:::
羅蘭.奧澤《在棉花田的孤寂》。(李佳曄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18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現象3:參與式展演蓬勃發展,體驗方式多元

後數位時代 「參與體驗」成為最真實的現實

回看今年的表演形式呈現,最令人有感的莫過於「參與式藝術」,不管是戴上耳機、五感齊發的行走體驗,在過程中參與投票、議題討論,或是以素人身分加入演出,多樣的參與體驗表演可說是蓬勃發展,蔚為風潮。表演藝術獨有的現場性與共時性,讓參與成為個人獨特的經驗,是這類型藝術深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回看今年的表演形式呈現,最令人有感的莫過於「參與式藝術」,不管是戴上耳機、五感齊發的行走體驗,在過程中參與投票、議題討論,或是以素人身分加入演出,多樣的參與體驗表演可說是蓬勃發展,蔚為風潮。表演藝術獨有的現場性與共時性,讓參與成為個人獨特的經驗,是這類型藝術深具魅力的特色之一。

強調觀眾參與、互動、浸潤的展演,今年蓬勃發展,使參與式藝術相關的詞彙成為熱門議題。現今的參與式藝術概念已大幅度橫跨了當代藝術、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範疇。在過往也不乏相關的討論,如在社區營造下的參與式藝術、行為藝術、環境劇場。強調觀眾參與的作品與藝術節,就有河床劇團「開房間計劃」(2011迄今);原型樂園《夜市劇場》(2014)與《跟著垃圾車遊台北》(2015);「公寓聯展2016—位移之城」《日常練習:消失的動作》與《從心設定》;與後來黃思農與再拒劇團的《其境/他方》(2017);超親密小戲節(2010-);321小戲節(2014-)。參與式藝術強調現地創作(site specific),從文本轉向情境式與空間體驗,不再只重視單向傳達創作者的想法,反而在作品中開放更多空間與詮釋給觀眾,透過主導權的釋放,產生更多有機的回應激盪。

如何創造參與式的體驗,成為關鍵

參與式演出往往具有以下特色:人數限定、小規模製作、重視個人體驗的獨特性、強調個體行動、強調參與的介面、帶動素人參與演出、參與的不可複製性、社群軟體APP的使用、重視遊戲參與、甚至開始結合手遊與實境遊戲。

在後數位時代,眾多百花齊放式的參與式藝術大旗下,如何創造參與式的體驗(Experience)成為首要關鍵,如何從參與的視觸(Haptic)連結到真實的現實(Reality)?也就是在多層次的真實與虛擬、現實與虛構之間創造新的可能。作為年度現象觀察,本文不從現有名詞框架,而是擬以體驗作為討論參與的核心,將今年度眾多作品依特性,區分為四種不同的體驗面向:

一、地方與場域空間的體驗

注重移動式的觀演體驗,如洪唯堯《人類派對》(2017),從看與被看的角度,透過兩種對應的空間設計,使觀眾透過參與產生自我映射。此外,二○一八年藝穗節舞蹈類首獎作品,即使我們生無可戀的《沒關係,白洞只是理論上存在而已》,展現舞蹈青春爆發力以外,在動線設計上,充分利用水源劇場與廊道空間,觀眾彷彿置身在人流中被人群(以及舞者)推著移動的錯覺。

明日和合製作所以導覽結合教育推廣,戴上聆聽裝置遊走於王大閎建築劇場的《走路去月亮的人:沉浸式參與計畫》;聲音聆聽結合移動還有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城市》的城市遊走;羅蘭.奧澤《在棉花田的孤寂》的聲音劇場;超親密小戲節的看戲踏街;再到黃/瑞/漢以桃園機場捷運沿線的《過站不下的心理時間》。從此類作品來看,參與不只移動,也關乎全(重)新的體驗。

二、議題性的體驗

以議題作為主軸,有強調藝術介入社區,與社區居民一同演出的《咱溝仔尾ㄟ》社區漫步劇場。臺北藝術節的英國克萊德製作《金錢眾議院》,在旁觀者的見證下,場內的「玩家」在限時內將共同決定如何使用這筆可運用執行的金錢;強調議題情境塑造的明日和合製作所《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與《山高流水之空中》,明確將觀眾參與作為演出形式的一部分。在應用劇場方面,OD表演工作室的實境實驗劇場《老童話》,則是透過劇場演練參與式與算,提出面對高齡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