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
-
新加坡
各大藝術節5月啟動 跨領域╱跨媒介作品繽紛上陣
今年各大藝術節如期進行,濱海藝術中心的「另藝派」(Flipside)於5月31日至6月9日進行,一如往年,為觀眾呈現雜技、偶劇、喜劇、肢體表演,有的藉此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有的進行關於人與科技的狂想。 今年「另藝派」以物件劇場居多:來自泰國的《Ta Lent Show》以家居物件進行即興表演;來自法國的《Stars in Our Eyes》以日常物件進行兩齣短劇,激發觀眾的想像力,引領觀眾一下遨遊宇宙、一下進入機器服務人類的未來世界。物件劇場使得人與物之間的界線模糊,讓藝術者與觀眾得以「跨越」,發現表演的更多可能性。「跨越」讓想像力得以馳騁,對生活更加敏銳。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SIFA)也於5月17日至6月2日上演,今年的主題是「他們宣稱」,邀請觀眾為所有與自己抱持不同信仰與理念的群體敞開心房。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藝術節多了「Little SIFA」,即為適合親子共賞的戲劇節目,包括偶劇、戶外演出、製偶工作坊。另外,今年也增設了「明天、明天」系列,邀請新加坡各劇團呈現小品演出(work-in-progress)。
-
焦點專題 Focus 楊澤X陳雅萍X龔卓軍
舞蹈作為一種社會教育與溝通,《薪傳》發爐的後續效應(上)
1978年12月16日,31歲的林懷民帶著5歲的雲門在嘉義體育館演出《薪傳》。 那是戒嚴、審查制度橫行的恐怖年代,前一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中壢事件等後續影響仍在發酵,種種因素都拉緊警備總部的敏感神經。按林懷民日後的說法,為了讓這支可能是第一齣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劇場作品避開被扣上「台獨」帽子的禁演風險,他「決定把首演搬到顏思齊墓的所在地,嘉義,向開台先民致敬遠離警總,即使事後被禁演,至少演完一場。當時我不知道,這個匆促的決定,會嚴重影響雲門日後的發展。」(註1) 首演當天早晨,遠方傳來台美斷交的消息,當晚的演出,有6,000人擠進體育館。根據量子物理學的多重宇宙觀點,人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帶領他進入一個全新的宇宙。歷史的巧合與林懷民強大的意念與選擇,讓《薪傳》這齣原本有「鼓吹台獨嫌疑」的舞作,走進了一個舞蹈能跟民眾、國家同舟共濟、感性發聲的宇宙,也象徵了一位憂國憂民的藝術家的誕生。雲門日後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他們走進地方、飛越國境,影響、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舞蹈家與觀眾,得到許多國際舞壇大獎與尊敬,成為台灣大眾最熟知的舞團。 今年,這件傳奇的作品將再度重演。但身為觀眾,我們還是得追問:為什麼我們需要觀看一齣首演於45年前的作品?對此,我們來到(另一個1978年宇宙中)《薪傳》原定的首演地國父紀念館,並邀請著名詩人楊澤、舞蹈學者陳雅萍、策展人龔卓軍同桌對談,不只聊70年代,也回探50、60年代,並延展到我們所處的現在,嘗試透過跨域的觀點理解《薪傳》,這件在特殊時空中生成與壯大的作品,並同時認識到在這個氛圍中的藝術家與觀眾,是如何定位自己跟他人、跟社會、跟世界的關係。 如果說《薪傳》是70年代的林懷民在混亂的世界局勢中,對前衛批判與訴說自己故事的時代趨勢的「吶喊與突圍」(註2),此刻我們身處疫病、戰爭威脅,資本、國家力量介入更隱微的時代,或許也能透過觀看《薪傳》,重新定位此刻所身處的位置,找到突圍的力量。
-
焦點專題 Focus 楊澤X陳雅萍X龔卓軍
舞蹈作為一種社會教育與溝通,《薪傳》發爐的後續效應(下)
主持 陳品秀記錄整理 張慧慧時間 2023/01/10 14:30-18:00地點 國立國父紀念館、布蘭梅德國下午茶館 Q:雲門以舞蹈為核心,其所帶領、推動的藝文活動,對台灣舞蹈、劇場、大眾之間,有什麼樣的影響力? 龔卓軍(以下簡稱龔):先回應兩位從發爐到當代檔案的討論。《薪傳》不能只看成一支舞,1978年的首演可以往後參照3個時間點:81年文建會成立、82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藝術學院成立。在這些重要的文化體制、補助系統成立之前,《薪傳》創造出移動性的舞台很難被檔案化;另一方面,雲門也創造出獨有的表演機制,1979年的《廖添丁》跨過了濁水溪到嘉義、台南、高雄演出,這涉及新的身體美學體制的建立。 從「發爐」角度延伸,當時還沒有文建會,雲門身體美學的建立值得思考。借用洪席耶(Jacques Rancire)的詞,沒有任何成熟補助機制的支持,當時雲門為何有能耐搞得出來這麼大規模的「感性配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 70年代,是許多文化團體的民間學習期,比如英文漢聲《ECHO》雜誌,與剛才提到的邱坤良靈安社的學習、雲門的家將身體學習,那是鄉土運動向民間學習的傾向期,但《薪傳》創造了一種很奇怪的流向,按邱坤良在80年的說法,雲門創造了一個「新的民間」,不只是在作品,而是在民間創造了一個移動性的舞台。 1978年,雲門有3次南部巡演,過了濁水溪以南。1980年4月19日因為《美濃週刊》之邀,雲門去了美濃國中演出,當時同時有農業圖書館開幕,林懷民與當地鄉民的交流,跟旗美高職、美濃國中合作。搭起舞台,把舞碼的片段帶到地方,包含〈渡海〉。演出造成轟動,美濃國中體育館聚集了近2,000人,很瘋狂。美濃演完,隔天,他們就去了成功大學,有人在現場看到大學生看〈渡海〉看得淚流滿面。 無論是民歌運動、美術運動、鄉土文學,所造成的感性、身體性的效應,是在那個時間點、地理位置,以及那個民間移動舞台,才有辦法給出那樣強烈的效應。那身體的感染力,讓我們看到一個新的身體美學,無法被壓抑的身體能量。 奇特的是,美濃演出後隔月,雲門又去了木柵、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9:跨學科激盪觸發,藝術家企圖翻轉思考
跨域知識為參照 尋索多重整合與辯證可能
在「跨界」已成日常,多元媒介與形式在表演藝術中同台並陳也司空見慣的今日,藝術家的「跨」,卻也跨出新的方向。今年已可見一些創作上借重另一知識領域重新思考創作的轉向,如出身學院體系的馬戲工作者向民俗儀式身體取經學習,舞蹈工作者接觸科學文本以激發創作思考等。可以看出藝術創作也在思考如何消除學科的界線劃分,培養在不同知識領域間比較、分析、整合、全觀的能力,回到知識總體以建構美學方法。
-
焦點專題 Focus
「點」石成金 無形的幕後推手
作曲家與燈光藝術家在舞台上是看不見的,音樂與燈光也都是一種摸不著的氛圍,但卻足以映照出創作者獨特的個人特質。作曲家趙菁文與燈光設計師鄧振威,兩人合作多次,台上是合作無間的好夥伴,台下都是喜歡「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者;一個從小品學兼優,一個是及格邊緣,兩個人的極端差異,在創作路途的理念上卻擁有著共向性。鄧振威從小也學音樂,所以很了解音樂的呈現;反而趙菁文接觸劇場後才開始慢慢學習接受燈光。 透過彼此,兩人消解了自身過去創作脈絡中的主體性,向對方領域提問,反思,碰撞,進而更了解音樂劇場合作中確切的跨度。因為對藝術的熱情與執著,讓這對跨領域合作的幕後推手,共同譜出新點子樂展的全新風景。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在城市流動 時間與空間今昔交錯
香港劇場工作者在創作上,對空間相當敏感,如近期的《消失的海岸線》即透過互動程式,帶領觀眾於遊走過程中,見到「官方」發展藍圖對照「新規劃」下城市的變化。另一由藝術家伍韶勁創作的跨媒介作品《廿五分鐘後》,則是把電車變成流動相機暗房,創作雖非關劇場但設計卻很有劇場感。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跨領域不受限 灑落天馬行空的幻想
跨界創作已經成為近年藝術創作最夯的趨勢,不論是戲劇、舞蹈、音樂、美術的跨領域合作,劇場與影像的交融,數位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相互滲透,皆在重新改寫與定義廿一世紀的藝術型態。由臺北藝術大學主辦的「關渡藝術節」,今年邀請了超過五十個國內外知名藝術團體及藝術家參與,逾百場的售票或免費演出,聚焦中介、跨界、跨文化的創作特色,跳躍式地打破界限與觀點,天馬行空的幻想灑落,十月的關渡天空很有「藝」思。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古典光影中的動態雕塑
跨領域藝術家克里斯汀.赫佐因深深對伽里尼的雕塑作品著迷,加上他一直期待合作的法國著名女舞者茱莉.吉柏終於排出空檔,他決定以《伽里尼1545在楓丹白露》為名,讓吉柏在量身打造的裝置空間中獨舞。靈感來自當年伽里尼呈現《楓丹白露的寧芙女神》的故事,赫佐讓吉柏,以緩慢的速度,系列性的肢體動作,從不同角度呈現自己,如同一座動態的雕塑。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液態社會中 變動不居的藝術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新藝術獎」,自二○○三年舉辦首屆頒獎以來,今年已舉辦了第十屆。十年以來,台新藝術獎透過提名、觀察團機制與評論,次年度以頒獎的方式推介國內具創意與突破性的展演製作,也一直跟著藝術家的創作趨勢調整評審的標準。而近年來在表演藝術上始終不歇的「跨界」潮流,更是觀察創作趨勢發展的重點。在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的相關活動中,亦舉辦了「表演藝術的跨領域與去領域」座談,透過觀察團成員的意見交流,為與會觀眾剖析此一創作趨勢的源由與意義。本刊特摘要與會者討論重點,以饗讀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個永遠反抗的前衛者
屬於美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蘿瑞.安德森,在反抗思潮迭起的一九七○年代,醞釀了她的反叛與創新。她以多元天賦從小提琴、鍵盤到歌唱,以創新思想將視覺藝術推廣於國際舞台,以反諷社會事件來表達對一個世界的不滿。她為了尋回美好價值而反抗當時凝聚野心與醜陋的社會,也為奠定自己歷史地位價值而反抗。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角度五:新科技對創作的影響
影音互動成要角 科技打破「第四面牆」
近十年來,「跨領域」的蓬勃讓藝術的創作與表演激盪出無限可能。在各類藝術邊界逐漸模糊的同時,科技與表演藝術的結合不僅是另類的「跨領域」,更使得新製 作更多元、更精準並且在某些程度上變得更簡單。不管是影像或聲音,藉由數位科技的互動性,讓觀眾的觀賞經驗,都大大超越了以往。
-
藝妙人物事
馭科技之風 飆舞藝術狂潮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方興未艾。藉由科技的媒材特性,可將藝術本質以新穎的創意表達出來。這種結合科技而興起的藝術稱為科技藝術(Tech-Art)、或新媒體科技(New Media Technology)、或數位藝術(Digital Art),以上皆可概稱為新媒體藝術。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林珮淳四月八日在兩廳院文化沙龍講座中,以「新科技.新藝術.新創意」為題,引介此互動性新藝術的特色、發展、與創作面貌。
-
專題
跨界創作的尊重與堅持
第二屆「狂想年代」舞展兩組「跨領域創作」的實驗性演出,不但凸顯了台灣多元的創作活力,也引發了更多美學上的思考。本刊特別邀請了狂想年代舞展製作人古名伸和裝置藝術家陳建北,分別從舞蹈和視覺藝術的專業領域,進行一場「狂想」之後的跨界對話。
-
異人館
在雲端上漫舞的全方位創作者
打從為《陰陽河》設計舞台之後,張忘從此一頭栽進了表演藝術界。小時候有自閉傾向的他,卻大膽突破制式舞台,在不同的場域中經驗各種表演與空間的挑戰,成為全方位的創作者,恐怕也是他始料未及。
-
舞蹈
那是她的太陽
試圖融入不同舞蹈形式、結合跨領域的企圖,値得鼓掌叫好。但是當觀者無法領略舞作内在精神與文字說明的關聯性時,是否舞蹈的解讀就全憑編舞者主觀認定?
-
研討會
表演倫理與政治
表演倫理對文化差異的認可及尊重常常在政治權力的共謀結構中被消融掉,結論不離老套抬出資本主義全球化及文化商品化這些抽象的代罪羔羊。表演與文化政治終究相依共存的事實讓眞理圖像更爲複雜難辨,但這樣「國際性」的對話場域終就提供了質疑的可能管道。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說音緣
近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界有愈來愈多跨領域的演出,戲劇界由於演出形式的拓展,向外吸收了許多人才,除了常常由明星擔任演員外,更常和流行樂界的創作者合作,擔任音樂設計或現場演唱。音樂在戲劇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此次劇場界導演及音樂界學院、非學院出身的創作者將分別談談兩者在合作上遇到的困難以及彼此攜手共創未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