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劇場工作者在創作上,對空間相當敏感,如近期的《消失的海岸線》即透過互動程式,帶領觀眾於遊走過程中,見到「官方」發展藍圖對照「新規劃」下城市的變化。另一由藝術家伍韶勁創作的跨媒介作品《廿五分鐘後》,則是把電車變成流動相機暗房,創作雖非關劇場但設計卻很有劇場感。
城市的改變對香港藝術家來說是最貼身的議題,同時對空間的敏感也是很多海外朋友對不少香港藝術作品的共同感覺。近年香港劇場工作者對走出黑暗的固有舞台別有想像,他們在城市流動的空間內探尋表演的可能性,也透過與觀眾互動的探索思考城市的變遷。
實地「體驗」的城市變化
「天台製作」是近年一個相當敢於創新形式的劇團,成立於二○一四年,聯合藝術總監艾浩家和李婉晶都是跨領域表演者及劇場工作者,艾浩家則擅於形體劇場及創作大型戶外環境劇場表演。二○一五年創作的環境劇場結合聲音導覽的創作《行為淪喪》在新蒲崗工廈附近開展其首次的嘗試,觀眾要先在手機下載一個與演出過程互動的聲音程式,隨著其指示體驗以街頭為舞台的觀賞過程。
這次《消失的海岸線》的規模比上次更具挑戰性,作品內容以油麻地的城市變化為核心,透過觀眾可預先下載(或借用劇團提供器材亦可)的手機應用程式「五維港」,讓他們進入「發展計畫」的情境,在設定的地圖和觀眾行走的特定範圍內,觀眾可見到「官方」發展藍圖對照「新規劃」下城市的變化,而劇團強調這次程式比上次的聲音導覽有更多互動元素。觀眾可以按照程式的標示選擇在不同地方聽訊息(包括故事、歷史和資料),在街上看到任何電話號碼也可以用程式撥號,有機會聽到劇團事先預備的百多條訊息,而程式亦會提示觀眾參與在不同地方進行的現場演出,或到訪設定的地點。
筆者借用了劇團的器材後與友人展開旅程,但每人手機所收到的訊息也不同(即旅程是個人的),事實上比較難以團隊方式參與;但每位觀眾看地圖的技能和對油麻地的熟悉度也不同,加上該地晚上「龍蛇混雜」,路上交通也是繁忙,劇團是否有考慮不同觀眾的狀況是很大的問題。筆者的器材中途開始無法運作也令人有點氣餒,即使和友人共用其手機,但要「追趕」(因程式會表示還有幾分鐘開始的)現場演出也產生了不少焦慮感,加上打了幾個電話號碼也是空號就很失落,最後累得連街上風景也無力欣賞,城市卻是真正地消失了。
封閉電車中的時空風景
在Art Basel展出的藝術家伍韶勁跨媒介作品《廿五分鐘後》,則是把電車變成流動相機暗房,創作雖非關劇場但設計卻很有劇場感,因為觀眾在密封的車廂上層帶上耳機,聽到極有表演性的聲音朗讀劉以鬯小說《對倒》(編按)內和電車有關的情節,即時的車外(對倒)影像則投射在車廂四周,中間預留小孔讓人「局部」看到街外情景,光線的透入也讓人彷有時光倒流之感,在車廂擺動的節奏間想像六○年代的香港。筆者當日的旅程從灣仔至上環,雖然作品對小說的處理不算深入,「對倒」也只限於影像的處理未有進一步與文本互動,廣東話的聲音朗讀也有瑕疵,但這廿五分鐘卻也有令人回味的之感。
編按:「對倒」一詞來自集郵術語,指兩枚相連但上下顛倒的郵票,這類郵票必須相連才有價值,一旦分開便平平無奇。劉以鬯小說《對倒》由對倒意境啟發,以雙線並行的架構及意識流文字,各自發展兩位不相識的男女主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