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皇冠藝術節

相關文章 31 篇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河左岸《賴和──迷走地圖第四部》

    持續地圖的迷走,河左岸邁入劇場歲月的第九年。 應第一屆皇冠藝術節之邀,河左岸劇團將於四月八日至十一日於皇冠小劇場演出《賴和──迷走地圖第四部》,並於結束台北演出後,巡迴南下到賴和的故鄕──彰化呈現作品。 賴和,人稱「彰化媽祖」,一生行醫助人,而在台灣文學上也有其不可磨滅的重要性。河左岸嘗試呈現一個歷史、文學、醫學之外的賴和。 異於文字歷史刻板陳述的二〇年代,陌生遙遠的空間,島嶼在曖昧地沈浮。河左岸抽取、運用賴和逝前一年餘所寫的三十九篇獄中日記,穿挿與一個九〇年代知識份子的對話,賴和小說中的角色也意象式出現,作品游移在虛構與紀實之間。慣用手法如投影、幻燈的運用,及照片、手稿作品的摘錄,讓觀衆進行現場閱讀。河左岸不定論賴和,希望引發更多的討論。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8期 / 1994年04月號
  • 陳緯琦(前)、何豪傑(後)演出《危險關係四重奏》。
    歐陸劇場

    殘酷的色情詩 海納.穆勒《危險關係四重奏》

    海納.穆勒的《四重奏》劇本起草於一九五〇年代,完成於一九八〇年,卻立即在東德遭禁,理由是「色情」。

    文字|鴻鴻、顧心怡
    第73期 / 1999年01月號
  • 皇冠藝術節「舞蹈異人世界PART II」
    即將上場

    第六屆皇冠藝術節

    一年一度的小劇場盛宴「皇冠藝術節」將於三月開始,此次推出四種不同類型的演出。 首先登場的是由服裝設計蔣文慈、音樂創作劉季陵、劇場導演鴻鴻及空間設計師高弘樹所共同創作的「台灣新『身/聲』代──前衛現代服裝音樂劇場」的演出,透過多元異質的跨界合作,共同發想出迥異於一般劇場、新世紀的表演型態。 繼去年歡樂怪童話《那後來呢?》之後,兒童劇場導演徐琬瑩,今年再度呈現一齣充滿想像、驚喜、變化萬千的人偶傳奇《我掉了一個夢》,由故事工場劇團演出。另外《旅行生活》則由皇冠劇廣場密獵者劇團演出,許正平編劇,傅裕惠導演。 《舞蹈異人世界PART II》是「舞蹈空間舞團」提供編舞者創作的園地,此次延續去年《舞蹈異人世界》第一部的創新精神,繼續窺探身體舞動的奧秘,由「舞蹈空間」舞者詹曜君、譚惠貞,及剛由美國知名後現代舞團「崔莎布朗舞團」返台的男舞者楊銘隆,共同攜手創作。詹曜君將在《紫橡木後的花園》中以女性觀察者的身分描繪出人性的惡與黑暗;譚惠貞從拒絕符號或意念將世紀分隔的概念,做出《週而復始的歌唱》、以及訴說女人說不淸數不盡的七情六《慾》;楊銘隆則帶來包含空間、切割及極簡主義的《城》。

    文字|本刊編輯部、舞蹈空間舞團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術節

    第八屆皇冠藝術節

    今年皇冠藝術節囊括五齣作品: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推出《當我們討論愛情》,由魏瑛娟、王嘉明、戴君芳分別執導〈文愛情戲練習〉、〈請聽我說〉以及〈火星五宮人〉三齣以「愛情」爲主題的作品; 《舞在一瞬間》是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之旅,由世界著名的「荷西.李蒙現代舞團」中首位華人舞者林向秀編導,台北電影節「最佳新導演」陳芯宜、著名音樂家林慧玲共同策劃製作; 《兩根辮子一對鬍子〉是舞蹈空間舞團的創作集錦,有詹曜君的〈霧信〉、黃蘭惠的〈獨白〉、孫梲泰的〈情愛復興〉;《床上的愛麗思》,是全方位創作的鴻鴻,在導演過多部電影和舞蹈之後,重回劇場的最新力作;《閣樓》則是世紀當代舞蹈團,透過編舞家姚淑芬與三位男性表演者,以男性扮裝、性別互換的表演形式,一窺男性沙文主義下女人的身體與身分認同議題的作品。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13期 / 2002年05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第七屆皇冠藝術節

    堂堂邁入第七個年頭的皇冠藝術節,今年從三月至五月,以爲期兩個月的時間,推出戲劇、舞蹈、偶戲等六齣劇場作品。 其中戲劇部分除了去年在「女節」表現優異的陳惠文將再度展現其驚人的音樂與肢體創作力推出新作《之間》外,還有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導演王嘉明發揮影像與空間想像力的Zodiac、密獵者劇團的新生代創作者姜富琴執導的《備忘錄》。以及專攻現代偶戲的無獨有偶工作室也將在藝術節中再度演出去年受到好評的《賣翅膀的小男孩》。舞蹈部分則有楊銘隆與美國「崔莎.布朗舞團」舞者艾碧.楊格(Abgail Yager)共同創作演出的《須臾時集》,將述說彼此的異國心情。香港編舞家陳敏兒與楊惠美的「雙妹賣舞團」(McMuimui Dancemble)也以肢體展現他們有關香港後九七心情的《瘋繼續吹》。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動藝舞蹈劇場探索愛情面貌的作品《情.約》。
    舞蹈新訊

    皇冠藝術節 端出兩道舞蹈好菜 港式《情.約》 台式《快樂鳥日子》

    第十二屆皇冠藝術節春天登場,繼徐堰鈴執導的《三姊妹》後,六月再陸續端出兩盤舞蹈好菜。由香港演藝學院一群志同道合畢業生組成的「動藝舞蹈劇場」,帶來探索愛情面貌的作品《情.約》,配樂使用大量港、台、日、韓的流行歌曲,歌詞內容恰與肢體形成反諷效果,以舞蹈來傳遞愛情中不可言喻的微妙情緒反應,荒誕誇張的手法,引發觀眾微笑共鳴。 身為地主的「舞蹈空間舞蹈團」,則由兩位優秀舞者陳凱怡、鄭伊雯領軍,集結舞蹈、京劇、體育各方好手,轉化腦中的天馬行空想像,共同創作出《快樂鳥日子》,以日常生活事件作為動作發展元素,再把小劇場改造成監獄、火場、隧道等空間,在充滿限制、危險、未知的環境中,經歷一連串充滿驚奇有趣的故事,挑戰身體動作極限。(鄭淑瑩)

    文字|鄭淑瑩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十號線》中身體性的場域,以貼身的牛仔褲與襪子構成,編舞家以最靠近身體的小物件著手,一面玩耍物件、改變符號意義成為象徵。(林韶安 攝)
    舞蹈

    回歸舞蹈本質的清新勇氣

    身體性的場域,以貼身的牛仔褲與襪子構成,一反今日劇場喜愛的大目標大論述,編舞家以最靠近身體的小物件著手,一面玩耍物件、改變符號意義成為象徵,城市、人群、地鐵車廂、行駛方向一面讓舞者真正成為舞台上的主角,焦點集中在舞蹈動作本身,光是這個樸素回歸舞蹈本質的策略,就是一個今日已經難得的清新勇氣。

    文字|謝東寧、林韶安
    第223期 / 2011年07月號
  • 舞蹈空間資深舞者董怡芬、鄭伊雯編創的《10號線》。(陳又維 攝)
    藝術節 第十六屆皇冠藝術節

    奇花異朵各繽紛 三十世代殺出新血路

    去年因著創作者年齡、資歷,偶然成就了藝術節「殺出純熟好手新血路」的主題,今年擬定策劃方向時,皇冠索性也循此脈絡,邀請四組創作者:舞蹈空間資深舞者董怡芬、鄭伊雯,「安娜琪舞蹈劇場」團長謝杰樺與新加坡新典舞蹈工作坊,詩人導演劉亮延與新團體狂想劇場,分別演出精采新作。

    文字|鄒欣寧、陳又維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洪于倫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旅美編舞家

    洪于倫 把詮釋的自由,送給觀眾

    雖然出身企業世家,但旅美編舞家洪于倫不愛提這事,強調自己是家中的「藝術家第一代」,獨立性格鮮明。從小在媽媽簡靜惠的引領下接觸藝術、學舞不輟,洪于倫後來卻專攻心理學,直到有一天重新想起跳舞的快樂,才又重回舞蹈懷抱,選擇現代舞起步,還在紐約組了舞團。去年應舞蹈空間舞團之邀在皇冠藝術節與舞蹈空間舞團合作,洪于倫也首度在台灣展現自己的創作成果。

    文字|鄒欣寧、許斌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長大的真人小傑,操作著小時候的小傑偶時,他對偶說:「小傑,不要哭!」彷彿對當時的自己說。
    新藝見/新銳藝評

    《房間》給我的三個驚喜 評飛人集社《房間》

    石佩玉的偶,能無形中拉近觀眾與舞台的距離,因為小,怕觀眾看不見,所以一定要在小劇場;也因為小,所以不能離舞台太遠。《房間》加入皇冠藝術節,充分發揮皇冠小劇場的空間,黑盒子的場域,就是一個房間的型態;與觀眾的近距離,也讓偶在劇場裡得以安身立命。觀賞偶劇,對觀眾和演員來說,是一種親密。

    文字|游資芸
    第197期 / 2009年05月號
  • 日本榴華殿劇團與台灣劇樂部劇團合作的《黑夜的白晝》,描述一種名為「兔子病」的傳染疾病蔓延,染病之人被強烈的孤獨感侵蝕,直至結束生命。
    即將上場 Preview

    回歸「小而美」,老字號再出發 皇冠藝術節 繼續實現創作夢

    去年宣告停辦震驚表演藝術界的皇冠藝術節,在沉潛一年後重新出發,回歸小而精緻的經營型態,繼續提供新生代創作者發聲管道。今年集結了五組新銳創作人馬,呈現劇場、偶戲、舞蹈的多元創作新貌。

    文字|廖俊逞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三姐妹》由劇場界實力派演員徐堰鈴跨行執導。
    戲劇

    非關契訶夫 攸關女同志 徐堰鈴的《三姊妹》 鬍子小姐來挑釁

    台灣劇場界實力派演員徐堰鈴跨行當導演,繼二○○四年顛覆《梁祝》故事中扮裝意象的處女作《踏青去》後,新作《三姊妹》再度挪借《白蛇傳》的三角戀,講述一對女同志戀人之間出現第三者後,三「姊妹」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糾葛。

    文字|鄭尹真、許斌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 柯林.歐佛與自創的多頭樂器。
    藝術節

    新銳創作者的NEVERLAND 皇冠藝術節 拒絕長大的創作者嗆聲

    「Kidult」這個由Kid+Adult混種而來的新興詞彙,所代表的長不大,或拒絕長大的成人心態,正好也可說明小劇場創作者,堅持以純真眼光看世界的角度。皇冠藝術節今年便以「Kidult」為訴求,邀請四組新銳創作人馬,分別以音樂、戲劇、舞蹈、偶戲等不同藝術形式,呈現生猛犀利的小劇場創造力。

    文字|廖俊逞
    第149期 / 2005年05月號
  • 古名伸舞蹈團《新地界爭霸》
    藝術節

    堅持多姿多采,拉長表演戰線 皇冠藝術節擴大規模慶祝十週年

    位在地下室的皇冠小劇場,好像是台灣表演藝術的小小實驗室,許多藝術家從這裡開始玩了起來。皇冠藝術節今年堂堂邁向「十週年」,特別擴大舉辦,從4月份到7月份,計有十一檔演出將熱鬧登場。五月份推出去年被台新藝術獎評為十大團體之一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新戲《哈囉.再見》,六月上旬則推出「密獵者劇團」創團十週年的作品《密獵者六四事件》與「古名伸舞蹈團」的《新地界爭霸》。

    文字|田國平
    第137期 / 2004年05月號
  • 舞蹈空間《東風乍現》融合東西方舞蹈動力美學
    百匯

    蘊發劇場生機的地下室 皇冠小劇場二十年

    對小劇場觀眾而言,皇冠小劇場是一本持續在書寫的歷史。知名的團體,不時會回來獻藝。你也會不時遭遇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創作者,在任何人意想不到的時刻,迸發出驚人的創意。這個地下室,仍然發酵著奇異的土壤,仍然不斷以「發生」在改變著城市的空氣。

    文字|夏小語、林鑠齊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將為皇冠藝術節十週年推出新作品。圖為該團去年作品《小小孩》。
    百匯

    標舉跨界,歡慶二十週年 關於第十屆皇冠藝術節

    皇冠藝術節前身為「皇冠迷你藝術節」,在皇冠雜誌四十週年時擴大舉行,轉型為「皇冠藝術節」。十年後的今天,鎖定「跨界合作」模式為主的策展方向,每月以不同主題呈現,演出自四月至七月分別舉行。 四月皇冠藝文中心會與「女人組劇團」合作,從女性議題、女性導演出發,將發表「二○○四年十全十、美女節聯演計畫」之八項製作。(參見嚐鮮篇) 五月則有舞蹈空間舞團運用機械裝置與舞蹈即興所呈現的《域之二》,除由藝術指導楊銘隆主導整體結構外,並將由所有舞者共同參與主題的創作與發展;而近年在偶劇及劇場藝術上表現傑出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也將針對皇冠小劇場的型態,利用充滿創意及使用環保材質的各類偶,製作以中、高年級兒童為對象的作品。 六月起,皇冠劇廣場密獵者劇團的三位主要導演鴻鴻、陸愛玲及傅裕惠,將各自發表一段半小時的獨幕劇,搭配下一週以結構即興為主的古名伸舞蹈團與比利時音樂家彼得‧蔡司(Pieter Thys)的現場即興音樂演出《新地界爭霸》。之後還有新生代頗具膽識與創意的「外表坊劇團」導演李建常,以與皇冠出版社相關的「書籍」來創作。 七月則由「水母漂集團」導演陳俊明,與舞蹈空間舞團的年輕團員陳冠霖,合作《訊息消失》。二○○四年九~十月則有兩檔六場的「小亞細亞網絡──創作大匯」。邁入第七年的小亞細亞戲劇/舞蹈網絡,這次將結合來自新加坡、漢城、東京、京都、北京、香港及台北的藝術家,分為舞蹈類及綜合類兩組,於今年共同參與為期四週的「創作與創意會議」(Creators Meeting)。

    文字|傅裕惠、韓兆容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汪其楣
    嚐鮮

    第三屆女節,展現女性旺盛創作力

    第三屆女節今年為共襄盛舉地慶祝第十屆皇冠藝術節,訂定「十全十、美女節」的主題。邀請美國知名的女性主義劇團「開檔褲」與六位國內女性編導,一起呈現各具特色的最新小品。

    文字|傅裕惠、郭英聲
    第135期 / 2004年03月號
  • 戲劇

    鴻鴻床上的愛麗思 第八屆皇冠藝術節皇冠劇廣場劇團《床上的愛麗思》

    導演選擇扮裝大師出場,確實加深全劇的後設韻味,讓這齣戲真正成為「桑塔格的《床上愛麗思》」,而不只是一齣名為《床上愛麗思》的西洋近作,這是值得讚譽的。但是,若僅停留在這樣的層面上,究竟是四兩撥千斤的巧思?或是避重就輕的迴避心態?大師出場,只怕毀譽參半。

    文字|周慧玲、林鑠齊
    第117期 / 2002年09月號
  • 留學期間,陳惠文經常與英國威爾斯當地的劇團合作。
    藝人館

    奔赴失落的地平線 尋找表演座標的陳惠文

    陳惠文並非台灣小劇場界的新人,相反地,她過去大半的演出歷史,正與解嚴後初期的台灣小劇場發展緊密結合。再次回到國内的舞台,陳惠文正努力調適自己的表演語彙,希望以不同的形式與溝通方法,持續她在國外的學習與實驗。

    文字|傅裕惠、陳惠文
    第99期 / 2001年03月號
  • 《紫橡木門後的園子》結合影像、空間、布材等多媒元素。
    戲曲

    從實驗累積成果 舞蹈空間舞團「舞蹈異人世界Part II」

    「舞蹈異人世界Part II」跳脫舞蹈空間舞團過去一人編舞的經營方向,不同創作人的舞作讓舞團的作品風格趨向多樣化。三位舞者出身的創作者,顯然對身體的展現特別感興趣,舞台表現卻各有看法。

    文字|王凌莉、白水
    第90期 / 2000年06月號
12下一頁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