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交響樂團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近兩千人的跨年狂歡 《古勒之歌》音樂廳幕後直擊
如何把四百多人、適得其所地安排在舞台上?如何掌握時間,讓演出可以準時在跨年倒數前結束,讓繽紛的彩帶適時落下?這一切都需環環相扣、甚至是奇蹟出現才能完成的任務。《古勒之歌》的跨年演出,台前是浪漫樂章,幕後卻是大汗淋漓的緊張刺激!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譚盾與朋友們」
冬天冷冽還沒消退,已想著該用什麼來迎接春天,NSO的「譚盾與朋友們」肯定是迎接初春的好選擇。譚盾顯赫的獲獎經歷毋需贅述,《臥虎藏龍》也好,網際網路交響曲《英雄》也好,無論你的成長過程、文化背景,全球的聽眾都能在他的音樂中找到倍覺親切的聲響;這也是他立足全球樂壇的絕學,視野寬闊、擅長拼貼各樣元素,自在穿梭於東西方文化之間,譚盾總能在作品中放入最多的聲音:東方的、西方的、樂器的、非樂器的,甚或輪胎鋼圈都能是他的創作素材。 這次他要親自指揮包括NSO在內,全球五個交響樂團的低音大提琴協奏曲聯合委託創作,光話題就已是亮點,而《大自然的眼淚》打擊協奏曲有感於中國與日本的震災而作,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擔任協奏,如不親臨現場,如何感受天地撼動? 喔對了,除了浩大聲響之外,譚盾充滿戲劇與熱力的指揮肢體,也很好看呢!
-
藝號人物 People 華裔指揮暨作曲家
譚盾 心中懷抱未來 超越沒有界線
以作曲的豐沛成就揚名於世,卻也以指揮專業風靡世界樂壇這就是譚盾,在創作上屢屢打造新視野的他,說自己:「我做任何演出,並沒有想到過東方與西方,也沒有太想過去,我想的是未來。我對世界未來的興趣遠遠大於過去。」他的未來沒有界線,沒有常規,隨心而行,處處可能是創作素材,他說:「我並沒有刻意追求新的作品素材,而是想誠實地去反映自己的生活態度。我的音樂就是我的生活。」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跨/新年音樂會—古勒之歌」
NSO的跨/新年音樂會,是古典樂迷及期望在這特別日子來音樂廳朝聖、沾染新年喜氣的觀眾們,每年期待的重頭戲。而在近幾年陸續演出過《貝多芬第九歡樂頌》、《布蘭詩歌》、《馬勒第二復活》、《阿依達》、《蝙蝠》等大型人聲合唱管絃作品後,今年推出了這號稱音樂史上編制最大、最難演出的《古勒之歌》,不管看熱鬧還是看門道的觀眾,都不容錯過這次台灣首演。 為了容納龐大樂曲編制要求的五位獨唱、一位朗誦,超過一百五十人的管絃樂團,及三組男聲四部加上一個混聲八部、總計兩百多人的合唱團,還特別將音樂廳前五排座位鎖住搭建延伸舞台,這樣複雜龐大的後浪漫派風格作品,卻是出奇地悅耳好聽。樂曲故事其實是愛情大悲劇,跟新年歡樂氣氛並沒有連結。賽門.拉圖爵士與柏林愛樂在二○一三年十月剛演出此作,慶祝柏林愛樂廳落成五十周年;在台北,NSO選在新年演出自有其道理。重要的是,這個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絕對是當地樂壇大事。 NSO二○○五年樂季曾規劃演出,卻因故取消,令人扼腕。樂迷們這次有機會能親身體驗、見證這作品在台灣的首演,千萬不要錯過!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跨年夜迎向新挑戰 超越浪漫新樂章
荀貝格的《古勒之歌》,是他耗費了十多年歲月才完成的巨構,也是他從浪漫風格轉換至「無調性」的創作見證;更因為編制除了特大型的管絃樂團外,還要三組男聲四部合唱,八部男女混聲合唱,五位獨唱歌手和一位朗誦,舞台上動輒塞滿四、五百人,可說是音樂史上最難演出的作品之一。而NSO將在跨年之夜迎向這艱鉅的挑戰,音樂總監呂紹嘉的帶領下,首度搬上台灣舞台。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我的祖國」音樂會
大提琴家蓋哈特 魔力琴弓詮釋東方哲思
將三度訪台的德國大提琴家蓋哈特,這回將與NSO合作,在「我的祖國」音樂會中演出韓國作曲家陳銀淑的大提琴協奏曲。此曲正是蓋哈特所委託創作,陳銀淑嘗試在大提琴上做出各種不同的音色,包括噪音和刺耳的聲音,但是內涵卻呈現了東方哲理,因此深得他的喜愛,也樂於到世界各地演出推廣。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布拉赫的貝多芬」
小提琴家布拉赫 一人兼三角的絕技挑戰
德國小提琴家布拉赫既是獨奏家也曾擔任柏林愛樂首席,並演奏兼指揮與馬勒室內樂團錄製過多張精采專輯。這次應NSO之邀訪台,他將獨奏兼指揮演出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以樂團首席身分帶領樂團演奏貝多芬的《第一號交響曲》與巴爾托克《嬉遊曲》,一人兼三角的挑戰,讓樂迷引領以待!
-
演出評論 Review
實力就是硬道理,有時更得靠運氣
樂團的實力是什麼?在本場音樂會的開場曲,西貝流士的《夜騎與日出》之中,呂紹嘉與NSO就作出了最好的示範。儘管尚在暖身,但從內外聲部平衡的織體,主題動機的揭示與穿梭,不僅代表NSO對於此曲已經充分掌握,也顯示呂紹嘉對作曲家了然於胸。
-
演出評論 Review
寫意聲響之內外
陳其鋼《逝去的時光》,聽似傳統,實卻充滿精細地堆疊與安排,匯流傳統與現代。演奏過程中,卡普頌凝神靜氣,持弓穩定,並巧妙地以肩背支持,不經意地發出巨大的呼吸聲響,足見他的戰戰兢兢。在創作抒情寫意的內外,在演奏詮釋的理性與感性之間,皆充分展現出細膩的鋪陳與紮實的訓練。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 首席絃樂團「弓絃上的莫札特」
輕靈樂音 跳躍莫札特的一生
NSO首席絃樂團邀來前維也納愛樂首席、知名小提琴家帕拉希克弗夫,一同以「莫札特」為題,演繹這位音樂神童精采的輕靈樂音。曲目貫穿莫札特的一生,從廿歲寫就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到去世前的《A大調豎笛協奏曲》,有如讀了一遍莫札特的生命旅程。
-
即將上場 Preview NSO「古典音樂穿越劇」 不要你乖乖坐著聽!
穿越時空 體驗「激動」的關鍵時刻
「一場音樂會觀眾除了聆聽外,還能有什麼其他反應?」音樂史上的音樂會,可不全都是大家安安靜靜坐著聽,尤其是某些樂曲的首演「關鍵時刻」!NSO「古典音樂穿越劇」由助理指揮張尹芳構思,挑選四首各時期的代表曲目,她將帶領現代樂迷穿越時空回到當年首演時,體驗當年觀眾的「激動」!
-
演出評論 Review
遲到的馬勒
在這場的開季音樂會中,近乎完美的呂紹嘉與NSO,卻險險敗在好整以暇的磨刀霍霍之上。話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來得早也好,來得巧也罷,我們慶幸還好當天馬勒只是遲到,但終究還是降臨在呂紹嘉的棒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夢幻組合氣象新 周年拚場展絕藝
對國內各大樂團來說,今年,無非是個喜氣洋洋的一年。北市國和臺灣國兩個國樂團適逢卅五和卅周年慶;北市交在音樂總監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的帶領下,已呈現一番新氣象。國臺交在藝術顧問水藍屆滿後,請來了大將簡文彬坐鎮;而國家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呂紹嘉即將約滿的最後一年,宣布首肯續任。生日的歡慶、新任音樂總監的就任總有一番轟轟烈烈、爭奇鬥豔的菜單,而得利的,總是張大眼睛、豎起耳朵的廣大樂迷們。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三:歌劇
史特勞斯繼續發燒 簡文彬再掀音樂會歌劇潮
理查.史特勞斯誕辰一百五十年的熱潮不歇,繼上個樂季NSO以《莎樂美》壓軸,北市交則是接棒在今年底推出史特勞斯的《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而簡文彬接掌國臺交藝術顧問後,就在新樂季推出三檔歌劇音樂會,除了大家熟悉的《蝴蝶夫人》,還有兩齣台灣首演:布列頓的《碧廬冤孽》及威爾第的《假面舞會》;加上NSO的《費黛里歐》與北市國的《孟小冬》,歌劇迷可有得忙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推薦焦點五:國人作品
定睛等待《舞詠曙光》 《埃及豔后》演給你看
樂團演奏國人新作,也是打造自己的未來經典與特色。新樂季中,NSO在開季音樂會將首演林京美的管絃樂曲《舞詠曙光》,該曲「多媒體」的標題,已令人期待現場的豐富畫面。另北市國的「音樂劇場埃及豔后與凱撒」中,將首演兩部年輕作曲家的新作:張瓊櫻的《舞之祭》和林金丞的《埃及豔后》,如何以打擊樂表現豔后與凱撒的故事?已引動樂迷的強大好奇心!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開季音樂會─馬勒第九」、「時間之流」、國臺交《蝴蝶夫人》
還有什麼比能在一個月內聽到呂紹嘉的馬勒、西貝流士,和簡文彬指揮的《蝴蝶夫人》更幸福的了呢? 每次在歐洲看到呂紹嘉的音樂會都有種想飛過去聽的衝動。二○一○年十二月,呂老師在哥登堡指揮馬勒《第九》,便讓我嚮往了半天。 呂 紹嘉對後期浪漫派的作品有很獨到的觀點,在縱向/橫向細密而理性的推演中,散發出冷豔的色澤與光彩。他的馬勒國人已相當熟悉,而西貝流士其實同樣精采。記 得二○○三年他在巴黎指揮西貝流士《第七》,把平常散漫而偏暖調的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帶出一種冷凝的金屬感;去年台北的開季音樂會,在獨奏家不穩的狀態下, 他仍將管絃樂幻化成壯闊的北歐風景。 簡文彬好久沒在台灣指揮歌劇了!充滿酒神性格的他,以長年在德國累積的Kapellmeister(駐院指揮)的實力來帶領國台交這支老牌樂團,這次的《蝴蝶夫人》當然不能錯過!
-
演出評論 Review
展現了新穎與想像的傳統製作
指揮呂紹嘉不時引領樂手力掀狂瀾,奏至酣處時,整個樂隊都像打了類固醇,連維也納愛樂都不見得能奏得更大聲。但也有無數時刻,樂音極致細膩,澄澈剔透,尤其是木管樂器。我必須特別提到的還有管樂全體、小號首席、長號,以及定音鼓。《莎樂美》光是樂團就足夠聽眾享受。
-
演出評論 Review
顧小失大的歌劇新詮《莎樂美》
導演最大膽的一筆,落在結尾的五秒鐘。當國王喊出「殺了這個女人!」取代莎樂美之死的,卻是莎樂美突然拔槍將國王射殺,而黑落狄雅在上方高舉雙手,士兵們向她致敬母親的地位被抬高,回應聖經原始故事:莎樂美本來就是接受母親指使而行動。但是這層關係之前既無篇幅鋪排,突然高舉兩位女性的勝利,而軍方又毫無猶疑立即支持王后奪權,這一切顯得勉強而欠缺說服力。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憶馬捷爾大師的震撼教育
指揮大師馬捷爾(1930-2014)以神童出道,八歲登台、十一歲巡迴全美國,十五歲以小提琴家之姿演出,卅歲就登上拜魯特音樂節,甚至一度接掌維也納歌劇院。在指揮台上七十多年間,指揮過將近兩百個管絃樂團、近七千場表演。錄製超過三百片CD,包含貝多芬、布拉姆斯、德布西、馬勒、舒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及史特勞斯等等經典名曲。在音樂上的造詣不用多說,在數學、哲學、美術方面也相當擅長。而最引人爭議的,是在二○○八年,馬捷爾因率領紐約愛樂前往北韓首都平壤,舉行一場史無前例的音樂會而躍居媒體頭條。 他曾應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之邀帶領匹茲堡交響樂團演出,也曾受邀客席指揮國家交響樂團(NSO),最後一次來台則是和紐約愛樂來訪。近年來他身體狀況不佳,曾在今年四月臨時請俄國指揮家葛濟夫飛到美國代打。六月才因醫師建議辭去慕尼黑愛樂音樂總監,七月不幸卻因肺炎併發症病逝,享壽八十四歲。為紀念大師風範,本刊邀請二○○六年曾受邀參加馬捷爾大師班的指揮鄭立彬,以及NSO首席李宜錦,回憶當年與大師的接觸,將當時的故事,娓娓道來。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打造宏大而細緻 脫穎國際的樂音
六月時序,是個一面關注NSO幾場樂季壓軸節目、一面引頸打探新樂季準備標注行事曆的時刻。幾道音樂總監呂紹嘉獲邀知名樂團演出的節目連結,總在樂團粉絲之間轉貼和討論,但在這些分享間,突然出現一條令眾人瞪大眼睛的訊息:他即將接任丹麥南日德蘭交響樂團(Sonderjyllands Symfoniorkester)首席指揮!該團又名南丹麥愛樂(South Denmark Philharmonic),是一個高水準的中型樂團,消息一出,讓忠實的樂迷們都異常興奮。而帶領NSO即將進入第五年,即使訪談中他為了尊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會而堅持不鬆口是否續任,但隨著時間的到來,答案也令人雀躍呂紹嘉終於應允續任音樂總監一職,五年新任期將從明年八月起至二○二○年止。在雙重的喜悅中,NSO將邁入二○一四/一五新樂季,感動的聲音已然規畫好,即將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