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法魯克.喬迪里與本地的藝術行政工作者分享經驗與思考。(張震洲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溝通與信念 讓藝術與現實找到平衡

阿喀郎.汗舞團製作人法魯克.喬迪里講座側記

知名編舞家阿喀郎.汗在今年的「舞蹈秋天」系列中演出其獨舞封箱之作《陌生人》,也因此機緣,兩廳院邀請其舞團製作人法魯克.喬迪里舉辦講座,分享其入行經過,及與阿喀郎.汗共事多年的生涯與思考。喬迪里在藝術家、政府資源、協同製作、場地、贊助商之間,學習不同的語言,轉譯給不同的人,用溝通讓所有部門一起前進。他認為,一個好的製作人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念,將做的事,跟自己內在深層的核心價值連結,他說:「因為你必須相信,你才有可能做到。」

知名編舞家阿喀郎.汗在今年的「舞蹈秋天」系列中演出其獨舞封箱之作《陌生人》,也因此機緣,兩廳院邀請其舞團製作人法魯克.喬迪里舉辦講座,分享其入行經過,及與阿喀郎.汗共事多年的生涯與思考。喬迪里在藝術家、政府資源、協同製作、場地、贊助商之間,學習不同的語言,轉譯給不同的人,用溝通讓所有部門一起前進。他認為,一個好的製作人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念,將做的事,跟自己內在深層的核心價值連結,他說:「因為你必須相信,你才有可能做到。」

十一月初,阿喀郎.汗舞團製作人法魯克.喬迪里(Farooq Chaudhry)在國家兩廳院辦了場講座,分享他跟編舞家阿喀郎.汗的工作經驗與對當前國際藝術市場的觀察。從短短的兩小時講座分享的過程中,法魯克談起過去廿年的製作生涯,對舞蹈依舊充滿熱情,他對製作人這個角色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而能夠逐步實踐在起初看似不可能,而如今的確屹立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成果。

這位出生於巴基斯坦,三歲才到英國的國際製作人,以作為外來者艱困的成長背景,體悟到製作人的必備能力,就是要有能夠跨越空間,進到別人的領域去理解他們,同時把兩種空間結合在一起。

遇見潛力人才,讓自己可走到尚未抵達之處

故事得從阿喀郎.汗與喬迪里這兩個不同「空間」,是如何開始產生連結說起。喬迪里十七歲對舞蹈產生興趣,大學時期創立了自己的舞蹈聯盟,畢業後,他在英國的舞團當過短暫的舞團經理,但旋即認識到自己更想成為一名舞者,因此在努力了三年後,他考進比利時羅莎舞團。數年後,因膝蓋受傷,舞者生涯也隨之終止,但他採取了一種積極的態度轉換自己的職涯,卅八歲時,他進入倫敦城市大學攻讀管理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後,他加入了一個訓練藝術經紀人的公司,喬迪里與他們簽訂了兩年的合約,公司說他必須去找可以跟他合作的藝術家。一九九九年七月,一位英國的編舞者打電話給他,告訴他有位非常有天分的舞者,希望喬迪里去看看他的演出,所以他到了劇場,看到這位廿四歲的舞者,他立刻打從心底愛上這位舞者——那就是當時還沒有什麼人認識的阿喀郎.汗。

喬迪里立刻就對阿喀郎表明他的欣賞,並且希望多看一些他的其他作品。四、五個月後,他們決定一起工作,喬迪里知道,他自己也可以走到過去尚未抵達的地方。

當時,阿喀郎沒有能力支付喬迪里工作費,而當喬迪里發現,他原來的公司無法看到阿喀郎在藝術上的潛質時,他就辭職與阿喀郎獨立工作。半年後,阿喀郎提出了一個新製作的計畫,但是當時並沒有任何的經費,於是喬迪里將他自己的房子賣出,以換取新作的製作經費。這個看似非常冒險的舉動,對喬迪里來說並非如此,因為他從心底堅信這是對的事情,他希望讓全世界看到阿喀郎的潛力。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