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喬望尼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在森林裡,誰有資格指責浪子?
德國導演古茨為二○○八年薩爾茲堡音樂節執導的歌劇《唐.喬望尼》,首演時雖然引發爭議,創新的詮釋卻已成為票房的保證。古茨的製作中,讓所有的劇情在一座旋轉舞台上的森林中進行,舞台上的林木高聳不見頂,大自然的巍巍之貌延伸到舞台的框架之外;霧氣冉冉,在枝幹間輕拂著蕨葉和鱗蘚,讓這座森林沒有固定的外貌,籠罩在一股神秘的氣氛之中。這個荒山野地的一角,若是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人會知道。那麼,唐.喬望尼一干人等來這裡做什麼?
-
狂飆繆思
無瑕的音樂
莫札特的音樂,尤其是歌劇,都在表達人類的無奈與等待救贖的希望,像他的三大歌劇《費加洛婚禮》、《唐.喬望尼》與《女人皆如此》。莫札特完全是以他一貫的天真無邪的音符去「描繪」這些觸到人類內心(soft spot)的深刻情感。中間當然也充滿了令人讚嘆的起承轉合,然而最後莫札特總是要給人一個光明的答案。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速寫莫札特歌劇
《後宮誘逃》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K.384) 劇情 三幕歌劇,故事背景為十七世紀的土耳其。女主角西班牙貴族康斯坦絲,在航海中遭打劫,與僕人布隆蒂及佩迪里歐一同被賣到土耳其後宮。男主角貝爾蒙特聞訊趕往營救,密謀誘逃大計,卻遭守衛歐斯敏從中作梗,事跡敗露即將受死,幸而原本有意追求康斯坦絲的蘇丹王大發慈悲,讓有情人終成眷屬,結局皆大歡喜。 創作背景 由劇場監督斯特凡尼(Gottlieb Stephanie)編劇,充滿當時維也納最流行的土耳其東方色彩;莫札特亦突破傳統義大利歌劇樂曲傳統,改以附有說白的德文說唱劇(Singspiel)寫曲,並要求演唱者同時扮演角色,建立歌唱與戲劇結合的歌劇形式。 首演時間 一七八二年七月十六日在維也納宮廷劇院上演,同年八月四日與康斯坦絲.韋伯結婚,熱戀中的莫札特刻意安排劇中女主角與妻子同名。 經典角色 帕夏(Pasha Selim)/土耳其蘇丹王──獨白者 貝爾蒙特(Belmonte)/西班牙貴族──男高音 康斯坦絲(Konstanze)/貝爾蒙特的未婚妻──女高音 布隆蒂(Blondchen)/康絲坦絲的隨身女僕──女高音 佩迪里歐(Pedrillo)/貝爾蒙特的僕人,布隆蒂的愛人──男高音 歐斯敏(Osmin)/賽林姆官邸守衛──男低音 發燒曲目 1.〈康斯坦絲,想到又能再見你一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莫札特歌劇的音樂特色
市場性與藝術性兼具
莫札特歌劇的音樂,通常與劇情及劇中角色特質亦歩亦趨,幾乎為歌唱家量身打造的音符,讓現場演出更有看頭;同時莫札特也會室內樂技法轉化為人聲重唱,或把新樂器引進歌劇中,綜觀莫札特的作品,要稱他為兼顧市場收益與藝術性的作曲家,實在一點都不為過。
-
特別企畫 Feature
哪些人 唱出令人難忘的莫札特之聲?
莫札特音樂最大的要求就是沒有雜質且充滿彈性的嗓音,如何以完美的技巧傳遞出如樂器般的精準音色,又能夠清晰地表達劇中人物的細膩情感,便成為考驗眾多聲樂家的試金石。兩百多年,莫札特造就了無數輝煌的瑰麗美聲,且讓我們從莫札特最具代表的歌劇角色中,細數近半世紀以來,那些令人難忘的莫札特名歌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攀向總體劇場的高峰
莫札特的歌劇戲劇性強烈,滿載精準微妙的人性觀察,跨越時代而不減其意涵之深刻。所以當代各種不同風格的導演都愛拿莫札特歌劇「開刀」玩出各式各樣有趣的新觀點。觀照那些刷洗經典塵埃的製作,自然能夠體會,當今歌劇的演出何以未顯疲態,反而較過去兩百年來的所謂全盛時期,匯集更多能量,直探「總體劇場」的高峰。
-
特別企畫 Feature
莫札特狂熱 台灣發燒
二○○六年一月二十七日,莫札特兩百五十歲的生日,更是全球樂壇的重大慶典,國際重要城市的音樂廳、劇院、交響樂團,莫不陷入莫札特狂熱中,盛大推出莫札特音樂作品。在台灣,兩廳院與NSO將從一月開始,以長達半年時間推出「二○○六阿瑪迪斯狂想世界」系列音樂會,由身為莫札特「頭號粉絲」的導演賴聲川執導歌劇《女人皆如此》揭開序幕,「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人聲莫札特」等六檔音樂會陸續登場,六月賴聲川與NSO再以《費加洛的婚禮》,來為莫札特年畫下美麗浪漫的句點。 《女人皆如此》挪到民初上海,《費加洛的婚禮》設定在清朝末年 繼《唐‧喬望尼》後,賴聲川再度與NSO攜手合作《女人皆如此》與《費加洛的婚禮》,完成莫札特歌劇三部曲。賴聲川認為,導演莫札特歌劇對他而言是一大享受與挑戰,「《唐.喬望尼》的經驗讓我確定一件事:不要相信劇本表面上所有的事。這些歌劇之偉大,絕不只是公認的偉大音樂,更是音樂與劇本之間的互動關係,音樂如何暗示劇本文字所不能或因策略關係不願表達的。」 賴聲川更從業餘鑽研的占星術中,觀察莫札特的命盤,發現他渾然天成地隨手即出的音樂創作。「一般相位若呈現七十二度,代表是創意的角度,一般人有兩三個相位呈現創意角度,即已充滿創意了,然而莫札特竟能在十一個相位中,都呈現創意的七十二度,證明莫札特簡直就是位獨一無二、不世出的天才音樂神童,音樂作品的創意無限,因而能時時予以一氣呵成的音樂,從他作品手稿中幾無修改的痕跡,足以應證這個看法。」 在導演詮釋上,賴聲川顛覆這兩齣歌劇給觀眾的既定印象,賦予獨特的解讀方式和導演手法。他表示,《女人皆如此》的場景挪到民國初年的上海,一個剛從封建枷鎖獲自由但立即頹廢的世界,讓被解放的男女關係自由而盲目地奔放出來。《費加洛的婚禮》則把場景設定在中國清朝末年作為對比,他深感這時代背景與當年莫札特的時代有許多神似的地方,和《女人皆如此》形成前後呼應的對比。 維也納愛樂管樂獨奏家連袂來台 除了歌劇,NSO四月也邀請「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多位管樂聲部首席,與NSO攜手演出,曲目包括莫札特的D大調第三十五號交響曲《哈弗納》,這首曲子是他定居維也納之後所寫的第一首交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兩個彼得,毀了莫札特?
莫札特想都沒想到,在兩百年後,他的名字竟然栽在兩個名字一點都不起眼的Peter手上,一個是英國劇作家彼得‧謝弗,一個是美國導演彼得‧謝勒斯。前者的舞台劇本拍成電影《阿瑪迪斯》;後者重新詮釋執導莫札特的三齣歌劇,場景搬到紐約大都會,演成現代都會男女的愛情故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入圍點將錄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標榜「藉由廣泛而長期的觀察紀錄,即時回應藝文生態的發展趨勢」,二○○四年的名單上透露了一些值得關切的藝術發展訊息。 例如藝術領域的跨界合作,在二○○四年頗見豐收。多件出色的跨界作品獲得提名,例如:《軍史館殺人事件》、《有情世界書法與空間的對談》、《城市漂旅-釋放與失落》、《柳‧夢‧梅》、《Click, 寶貝ㄦ》、《鬼姑娘的傳說》等。歷年以跨界創作為訴求的案例雖不缺乏,但常流於顧此失彼的拼貼拌炒;本次入圍的跨界作品,不單各領域藝術家能暢展所長,確實也交映了較前耀眼的光芒。 「台新藝術獎」凝聚各方人力和心力於藝術生態的紀錄、文化趨勢的觀察,目的除了反映過去,也著眼於探望未來。本屆入圍名單中出現多位新露頭角的年輕世代,不單純是因為他們聚顯了藝術創作的一些新趨勢、也因為這些趨勢同時隱有思想擴充的實質意義。
-
特別企畫 Feature
喔,戀人啊!
春天,是戀愛的季節 舞台上,搬演著戀人的故事 你會看到 愛情可能美好、也可能只是慾望的外衣 也說不定只是自以為是的虛擬實境 那來自四百年前 為情而死、為情而生的杜麗娘 牽著柳夢梅的手 在全本《牡丹亭》裡打造白先勇的青春夢 而十八世紀的愛情劈腿族唐‧喬望尼 就要在賴聲川與簡文彬的魔法召喚下 穿上時尚華服,魅惑二十一世紀的男男女女 當然更不能忘記,屬於此時此刻的 e化時代數位戀曲 指尖輕敲下《Click,寶貝ㄦ》 虛實之間,愛情的字典裡可還有「永恆」二字? 舞台是紅塵的的鏡子 戀人啊 你看見了多少熟悉的身影?
-
藝號人物 People 「藝術」與「修行」孰輕孰重?
賴聲川與修行
賴聲川跟佛法修行的淵源很深,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接觸藏傳佛教,他跟家人也都浸淫在宗教的心靈修持中。 採訪進行的當下,賴聲川的大女兒賴梵耘正在印度修行,賴聲川每天要跟她通電話,關心女兒做了甚麼樣關於生命的功課。約訪的前一個禮拜,賴聲川的妻子丁乃竺也開始閉關,這是他們很早以前就安排好的心靈活動。 於是每天早晨賴聲川起床後,在廚房做了早點,送到起居室樓上的工作間陪丁乃竺吃早餐,跟她聊聊每天領悟的心得。「我每天偷偷地把我太太的修行心得記錄下來,要等她出關了再給她看,」賴聲川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侃侃談著夫妻共同的心靈成長。 賴聲川也透露了最近妻子丁乃竺的大姊往生的過程,給他的人生體驗帶來的影響。我才猛然驚覺賴聲川家裡其實有一個簡單素雅的靈堂,奠祭著剛過世不久的親人,一切卻顯得那樣平靜祥和,似乎親人的過世並沒有擾亂了這個靈修家庭平靜的生活。 丁乃竺的大姊同樣也虔心修行,一個人在美國奧勒岡州的小木屋閉關了十四年,沉浸在全然的孤獨當中。過年前夕她回到台北,住在賴聲川和妻子的家中;有一天她說要好好睡一覺,就在睡夢中平靜地離世。賴聲川說到這段過程,語氣中透著一種孺慕,也帶著一種對於崇高修行境界的嚮往。 世界 在創作的低潮 藝術與修行已經成為賴聲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以前的賴聲川會去想,到底「藝術」與「修行」孰輕孰重?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堅決認為藝術最大,因為讓「內在」更豐富也是為了讓「作品」更豐富。現在他的看法則顛倒過來,認為「作品」只是一種外在的呈現,可有可無,重點還是在內心的「修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做戲劇了,其實觀眾應該為我感到高興!」賴聲川平靜地談論他的修行與生活。 處在塵世的紛擾與靈修的沉靜之間,賴聲川以往總是很小心,很少把自己修行的感想跟心得放進戲劇中,但是對於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處境,關懷卻是始終沒變過。二○○○年的作品《如夢之夢》,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賴聲川終於將他對人文的關懷及宗教哲理的思考融合,在七個多小時的演出中找到一個與觀眾溝通的介面,原先擔心長度、題材會與觀眾產生疏離,最後這些顧慮都因為演出的成功而一掃而空,賴聲川對於這方面嘗試的信心也因而增加。 說到這幾年的戲劇創作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當表演藝術成為一種閱讀
三月中,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鼓聲震響,旗海飄揚,這裡的顏色變得快,忽兒藍忽兒綠。雜誌社就在廣場地下,改版的過程裡,常常一籌莫展時,就跑上去看人,這裡,人人有信仰,但有的人的信仰,賞味期限是四年。 改版後的《表演藝術》雜誌的信仰是什麼?也是人的聚集。表演藝術不能沒有觀眾,它是一個在幕起幕落間存活的行業,在人在的時候,發光發熱,台上的人和台下的人產生情感超聯結。 《表演藝術》雜誌的另一個信仰,則是相信台灣有足夠多的優秀藝術家,正不斷地創造應有更多人享受的美感經驗,這些美感經驗來自藝術家們對當代生活的反映,通過語言、肢體、聲音、色彩、節奏、空間提供想像的開啟與撞擊。在表演藝術裡,「美」有多元選項,賞味期限可以持續很久。 聯結觀眾與藝術家,就成了改版後《表演藝術》雜誌最想扮演的角色。當表演藝術成為一種閱讀,我們提供的是在幕起幕落之外,藝術家與觀眾情感交流的延伸素材,包括演出前的導介、演出後的評論,以及各種幕後的故事。 製作四月的改版試刊,心情十分忐忑,一來春天正是表演的旺季,我們貪婪地在各大小劇場、音樂節目裡逡巡,難以抉擇有限的版面究竟該放下什麼,二來改變本身就需要力量,什麼才是一本《表演藝術》雜誌的樣子?爭論、辯論、討論,不絕於耳。 試刊號的主軸「哦,戀人啊!」是一個冷暖自知,莫衷一是的驚嘆號。從白先勇流連忘返的《牡丹亭》,賴聲川與莫札特首遇的《唐‧喬望尼》和創作社犀利女導演周慧玲的《Click,寶貝ㄦ》,藝術家們從各種角度製作「愛情」模型。 另外,正在創作顛峰的劇場導演賴聲川,首次挑戰歌劇,也是本月矚目的焦點之一。音樂與宗教像浪潮般沖填出這位華人世界最重要的劇場導演,穩定且永不過時的創作深度,「藝號人物」裡帶領讀者一窺賴聲川的音樂世界。 「藝次元曼波」是我們嘗試的跨領域人物對談,邀請了原本彼此只有三分熟七分仰慕的女性藝術家─羅曼菲與張艾嘉,暢談生命中的難關,燦爛的初春午後,兩位都修過很多「愛情學分」的女人,展現了讓旁觀者難忘的的自在與亮麗。 許多藝術家也把「第一次」給了本刊。遠在德國的陳玉慧以「歐洲人文筆記」,感性介紹歐陸表演趨勢;李立群的「演員庫藏記憶」是李立群的文字處女秀,對於這位「演什麼像什麼」的優秀演員,我們怎能放棄他五湖四海一生所累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如何解讀《唐‧喬望尼》?
男人不壞 女人不愛?
導歌劇?面對莫札特的《唐‧喬望尼》,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這回不能「即興」。他著著實實在空蕩的國家音廳裡沈思了一下午,巨大的管風琴突然像唐‧喬望尼一樣邪惡起來,佔據他整個視野。「這是一齣關於女人慾望的戲。」賴聲川說。劇中形形色色「受害」的女人,事實上卻是如影集「慾望城市」裡情慾自主的另一種典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劈腿一族的情愛人生
唐‧喬望尼這樣的男人,愛的不是女人,愛的是征服感。像一匹並不飢餓的狼,只喜歡咬斷頸動脈的淋漓快感,其實並不想進一步啃肉吸髓。就像肥胖的人未必真需要食物,唐‧喬望尼胡亂吃甜食,他從沒真正吃過純巧克力;在愛情裡流浪的人,從來不曾嘗過真正的愛情滋味。
-
嚴選
跨越濁水溪,走進後山裡
繼與戲劇界合作歌劇製作之後,三月NSO將與雲門舞集共舞《竹夢》,這讓NSO的觸角除了戲劇界以外,更往舞蹈界延伸。與他界合作,不但是NSO的練功之道,也為表演藝術界增添了一位實在的同伴,更讓國人漸漸感到:這是我們的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