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樂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百變爵士女伶
爵士樂從早期流傳在黑人中下階層社會的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期一躍成為中產階級品味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匯流,爵士樂的形式和風格越來越多,大樂隊搖擺、咆勃、酷派、硬式咆勃、自由、前衛、Bossa Nova、融合,每個階段都在社會、經濟、政治等大環境的交相撞擊下,創造出許許多多不同的爵士樂特色。其中,為廣大樂迷熟知的爵士樂手包括: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鋼琴大師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小號手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查特.貝克(Chet Baker)、邁爾斯.戴維士(Miles Davis)、歌手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和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這一連串名單列下來,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以樂器演奏來說,爵士樂幾乎是男人的天下,但要說人聲演唱,能名留樂史的似乎都是女人。 爵士樂,為何偏愛女「聲」?在洋溢著爵士風情的盛夏,本期的特別企畫提出了這個問題,並請到資深爵士樂評人深入剖析,究竟爵士女伶迷人的地方為何,能在男人當道的爵士樂圈獨領風騷,讓樂迷為之傾倒,成為票房賣座保證?從歷史演變、聲線表現、詮釋風格、舞台魅力、爵士女歌手有何能耐與男歌手分庭抗禮?當前走紅的爵士女歌手跟前輩們,又有何不同之處?此外,在眾多的爵士女歌手中,本刊也為讀者歸納六種類型,從自由揮灑的狂野唱功、柔情可人的甜美女聲、撫慰人心的鄉村民謠、低沉感性的慵懶嗓音、進階版的即興擬聲、以及才藝出眾的樂壇奇葩,只要你願意打開耳朵,必定能選到最合你胃口的爵士女聲。 台灣這幾年流行的「創意市集」,是許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將創意和想法付諸成商品,透過或設於街頭、社區或大型活動的生活風格場域,實踐從創意到創業的夢想。而在國外行之有年的「藝術市集」,又是什麼呢?本月在德國,將有一個專為舞蹈所舉辦的表演藝術市集「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這是個能讓藝術家與策展人交流的平台,許多表演者的心血在此被看見,從而踏上全球的舞台;但這也是藝術家理想與現實的殺戮戰場,
-
即將上場 Preview 在「音樂之父」頭上動土?!
絃樂與爵士聯手 用力「搖擺巴赫」
「NSO 3+1」及「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再度聯手,這回「好大的膽子」,將目標瞄準「音樂之父」巴赫,將巴赫知名的音樂小品改成爵士樂加上絃樂四重奏,把工整的巴赫變成自由又即興的搖擺巴赫!
-
藝@CD
非要等到老摳摳,才能演奏爵士樂?
如果每當聽到爵士樂,你總會想到泛黃的照片?黑白的電影?或是一杯陳年的白蘭地?其實爵士樂可不是老人玩的音樂,像藍調之音當年組成的Out of The Blue,成員可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卻有著高超的樂器技巧與流暢的即興演奏,現今也都成為當紅的大師級人物。
-
藝@CD
異國聯「音」 國樂也吹爵士風
爵士樂本就是包容性廣、即興性強的樂種,當爵士遇上國樂,勢必會讓兩者起奇妙的化學變化,讓聽者感受奇異的聆賞經驗。這次介紹的三張專輯王明華的《登峰造極爵士二胡》、高韶青的《爵士戀曲》與絲竹空爵士樂團製作的《絲竹空》,正是體驗這股新風潮的好選擇。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體驗日本時代的藝文風
現在去東京旅遊,「銀座」可謂必到之處,百貨公司、精品店、畫廊、餐廳和有名的歌舞伎廳應有盡有,好不繁榮。但是你能想像在日據時期的台灣,在當時的南北大城也都各有一條被暱稱為「銀座」的商店街嗎?你可知道那時的少年郎也和時下的年輕人一樣:看電影、泡咖啡店、逛書店,甚至還去玩賭馬、海水浴、打撞球?也許他們會對「清國奴」的稱謂感到反感,會對日、台不平等的待遇私下抱怨,但是卻也不可否認的,由於二十世紀初的台灣現代都市開始逐現雛形,許多休閒娛樂也開始趨於多元化,隨著西方現代戲劇(Drama)的引進,台灣的「新劇」也在這樣的氛圍中誕生了。本月份在國家戲劇院上演的《閹雞》與十月即將上演的《高砂館》,都是那時的「新劇」代表作,於是本刊就藉著這個機會,製作了「台灣新劇.復古流行ing」的特別企畫,帶領讀者領略日本時代下的寶島藝文風。 同樣是在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的留聲機,在當時也挾帶著爵士樂,飄洋過海地從美國新大陸一起進入了這個美麗的島嶼。這個被維吉爾.湯姆森(Virgil Thomson)形容是「自歐洲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最震懾人心的民間音樂」,以它通俗的熱情與演奏者可參與音樂創作的即興解放形式,與「新劇」一樣,在本地落腳、生根,並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混入了些許的上海風,而後更是伴著一九五○至七○年代的美軍駐台基地的與ICRT廣播的設立,JAZZ在台灣也更加地「搖擺」了起來。當然,近年來兩廳院一年一度的「夏日爵士派對」更是成功地將爵士樂推上了大舞台,成為台灣爵士樂迷絕不可錯過的盛宴。在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節目中,除了有知名的西方大師來台獻藝之外,還有日本的爵士鋼琴手上原廣美與台灣的Delta On the Main Street(DOMS)、絲竹空爵士樂團等一同加入,在本期的雜誌中,編輯部也準備了第一手的專訪與介紹。 在稱之為數位時代的今天,各種藝術創作也因為電腦的加入,而有了新的風貌。但你可知道,藉著電腦的軟體程式,編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現在就請讀者們趕緊翻開本期的【藝活誌】看看,說不定未來的舞台演出創作上,你也可以參與其中,畢竟在web2.0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不可能,也許哪天會出現有一支開放給網友共同完成編舞的舞作上演喔!
-
焦點專題 Focus 比美國人還暸爵士樂
日本人為何「瘋」爵士?!
日本人早已深深中了爵士樂的毒! 在爵士樂的版圖裡,除了紐約以外,我估計爵士俱樂部密集度最高的都市大概是日本的東京了吧!你一定耳聞過一間赫赫有名的爵士樂餐廳Blue Note,目前,這間爵士餐廳除了在紐約的本店之外,另外有三家分店,一家在義大利的米蘭,兩家在日本的東京及名古屋;還有聞名世界的東京爵士音樂節、大阪爵士音樂節、富士山爵士音樂節,這幾個幾乎算是日本全民運動的音樂節慶,差不多邀請過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每一位大牌爵士音樂家,當然不外乎日藉的爵士音樂家們,而隨著這些大型的音樂活動,也留下了不少在爵士音樂史上珍貴的影音紀錄。 如果這些還不足以讓你感受到日本人對於爵士音樂的瘋狂程度,那麼你一定聽過小野麗莎吧?先別管她是哪一類型的爵士,小野麗莎在台灣的唱片市場上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或許你還聽過秋吉敏子、日野晧正、渡邊貞夫、山下洋輔,還有即將到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演出的上原廣美,這些名字不僅僅是在日本、更同時也在國際爵士樂壇上活躍。而且,除了有以傳統爵士音樂聲名遠播的日藉音樂家之外,還有以融合爵士樂打出一片天的Casiopea、T-Square樂團,到現在非常具有日系風味的PEZ、Soil Pimp樂團等,都是在爵士類音樂中不可忽視的一些重要日本演奏團體。 跟歐美等其他地區爵士音樂的演奏風格相比,日本的爵士音樂家以「精準」著稱,不管是音準與節奏,或是音樂結構都有超凡水準的表現,這樣的演奏風格我想與日本的民族性大大有關聯,我們就姑且把這稱為爵士音樂裡的「武士道精神」好了。 為什麼日本人可以這麼瘋狂的愛爵士?為什麼日本有辦法出這麼多的爵士樂大師?我會說:「事出必有因」吧! 除了上述的眾多爵士俱樂部與爵士音樂節之外,以我的觀察,日本在受音樂教育的過程中,爵士音樂就普遍存在於其中了,不管是在一般學校的管樂隊裡(日本人對管樂團的瘋狂程度應該不少於爵士樂),或是專業的音樂科系中,對於爵士樂領域都有一定的接觸甚至有專門的課程指導,並且還會舉辦學生的爵士音樂比賽或是音樂節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走進日本的音樂書店中一看,許多最新的爵士音樂教材都已經翻譯成日文版,這樣一來對日本的爵士樂學習有著莫大的幫助;再加上日本人的「神奇包裝術」,把爵士樂手包裝成藝人一般的行銷模式,更讓日本對於爵士
-
焦點專題 Focus
打開心與音樂的疆界
一個被《華盛頓郵報》描述為「站在她領域頂端的一個閃爍著耀眼光芒的天才。她的魔力、永恆的歌聲、獨特的個性及演出的純粹力量,標誌著她是一位深具魅力的國際級藝術家。她是橫跨音樂界限,結合了爵士樂與流行樂的完美歌手。」美國爵士樂女歌手黛安瑞芙(Dianne Reeves)誠摯而精湛的歌聲與即興的演出,就像是血液中自然的流露,只要聽過一次,就不會忘記她所帶來的感動。
-
專題
魏廣晧 願當台灣爵士的扎根園丁
應邀擔任兩廳院夏日爵士音樂營教學策劃的魏廣晧,對爵士樂有一份執著的喜愛與熱情,鑒於台灣音樂學生對爵士樂的學習缺乏資源,台灣的爵士樂教育又落後歐美日韓許多,讓他決心要從教育開始,為台灣的爵士樂灑下種籽,深入扎根。
-
藝@CD
親和的樂音,領你踏入爵士國度
啟彬與凱雅,這對具有古典音樂背景的爵士樂界夫妻檔,在新專輯《Mr.比布》中呈現了十三首爵士樂曲,不但延續了之前「映象」系列記述台灣生活的特色,更延伸至歐洲的旅程與回憶;寫恩師的崇敬,也寫親子間的情感。
-
藝號人物 People Dee Dee Bridgewater
以心存感恩的天賦之聲,用JAZZ回饋世人
今年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二度邀請到來自美國、風靡歐陸的當代爵士名伶迪迪.布里姬沃特,為台灣的愛樂聽眾們展現她得天獨厚的璀璨歌喉。曾獲葛萊美獎最佳演唱人榮銜的她,是少數能曾有爵士大樂團演出經驗、承襲爵士優良演唱傳統的歌手,而她更參與音樂劇與歌劇演出,多元的經驗讓她的表演更具穿透力與動人的力量。藉由知名爵士樂節目主持人沈鴻元的訪談,我們更可以了解這位名伶如何看待她的歌聲與事業生涯,如何打造今日的成就!
-
焦點專題 Focus
Jazz爵士,就是玩音樂的樂高遊戲
爵士有啥動人魅力,讓這個從美國紐奧良鄉下發源的樂種,不僅紅到大都會還飄洋過海紅到歐陸?關鍵字就是「混血」,混血讓爵士隨時補充新元氣,不停用吸星大法抽來在地音樂特色讓自己青春永駐,永遠讓人如痴如醉!
-
音樂
聽大師級的老友 用絕世武功交心
先提醒想聽爵士鋼琴Jam的樂迷,奇克.柯瑞亞不會與蓋瑞.伯頓照著傳統的腳本走。伯頓不會讓聆聽者太輕,柯瑞亞不會讓樂迷覺得太重,放鬆感受,就能理解他們要傳達的溫馨情感。
-
專題
真誠煽動你的爵士狂想
搜尋!藝術部落客 BLOG已經成為最新的網路書寫模式,圖文並茂地揮發格主的才情創意,這個月《PAR表演藝術》就為大家介紹幾個勤於筆耕、下筆有料的藝術文化類格主,看他╱她們如何在網路世界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即興精神,八種風格
從花街柳巷的低俗旋律,到中產階級的品味象徵 從快樂搖擺的送葬音樂,到混血融合的爵士變種 從紐奧良爵士、搖擺大樂團、咆勃爵士、酷派爵士、自由爵士、融合爵士到當代爵士。 綜觀爵士歷史,即興精神永遠不死,八種風格各自表述 在這個屬於爵士的季節,本刊為讀者們找來爵士老鳥引路 十個天才問題、五十位你不可不知的爵士樂手、四十張爵士達人私房推薦碟 讓讀者掌握每個年代的爵士樂手、背景和風格,快速入門成為爵士達人 兩廳院的夏日爵士派對,今年四組超重量級的爵士人馬齊聚台北 樂迷不用跑到紐約,也可以親身感受現場與樂手聲息相通,原汁原味的爵士音樂 在音樂之外,關於爵士與文學,爵士與電影,爵士與城市,爵士與音樂劇 讓你發現原來生活中,爵士無所不在! 不管你愛爵士的理由是什麼,一旦愛上了,給我爵士,其餘免談!
-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於爵士樂的天才十問
Oh, all that Jazz! 到餐廳、咖啡館,總是會聽到爵士樂的搖擺節奏,生活中,爵士樂似乎無所不在,我們好像跟爵士很熟,其實好像還是不太熟。 爵士樂為什麼叫Jazz? 爵士樂為什麼都很「即興」? 爵士樂跟「藍調」有什麼不一樣? 夏天是爵士的季節,趁著「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的登場,我們邀請國內知名的「啟彬與凱雅二重奏」的小提琴家謝啟彬,來告訴我們爵士樂的「身世背景」,讓很想一起「搖擺」的你,拉近與爵士樂的距離!
-
特別企畫 Feature
爵士關鍵詞:音樂元素
1.藍調 Blues 一種有十二音節的曲式,由黑人靈歌和勞動歌曲演變而來。特殊元素有「藍音」、口語式的抑揚頓挫,以及非常富感情的表現方式。 2.散拍 Ragtime 結合了歐洲曲子與非洲黑人節奏,前爵士樂時期的一種混種音樂形式。 3.搖擺 swing 一種帶有黑人風格、活力充沛、熱力十足的音樂。起源於紐約餐廳,舞客們發展出搖擺的早期風格,後來逐漸演變成四四平均節拍的流暢輕快舞蹈。 4.切分音Syncopation 通常是在某一節彈奏出強音,另一節拍則強調弱拍。這種方式可使散拍樂聽起來更加活潑。 5.即興創作 Improvisation 在表演時的現場創作。演奏者由主題歌或曲調中擇一主題自行發展,卻不違離原來的主題,是爵士樂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是爵士樂的重要元素及重大挑戰。 6.呼喊與回應 Call and-response 一種爵士樂的搭配形式,一人獨唱與一組合唱輪番出現。其歷史可追溯到非洲與英國的教會崇拜。美國黑人教會在崇拜儀式上,牧師與信眾間的對話,可說是此形式的親戚。 7.對位 Counterpoint 二或三個可以單獨演奏的旋律,在同一個時間奏出,共同成為一個音樂元素。 8.交叉節奏 Cross-rhythm 同時以不對稱節奏演奏。例如:三連音對二連音。 9.獨奏 Front Line 一個樂團中的主要獨奏者,也就是Solo,通常是小號手。 10.漫步 Stride</str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紐奧良爵士
快樂搖擺的送葬進行曲
紐奧良爵士是在喪禮時演奏的音樂,就像是台灣的「西索米」一樣。但是聽過紐奧良爵士的人都認為它是種快樂的音樂,送葬音樂怎麼會快樂呢?原來紐奧良被法國人賣給美國後,黑人淪為奴隸,讓他們認為活著是件痛苦的事,唯有死亡才能解脫。所以喪禮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也難怪紐奧良爵士樂聽起來總是帶有快樂的感覺。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搖擺大樂團爵士
治療蕭條人心的仙丹妙藥
「搖擺」(SsssSwing),指的不是囂張遊街的惡少姿態,而是一九三○年代左右在美國興起,或說由路易.阿姆斯壯所創造的音樂「感覺」。「搖擺爵士大樂團」就是以大編制樂團演奏適合跳舞的搖擺爵士樂。而在「經濟大蕭條」的陰影下,搖擺大樂團爵士的搖擺樂音,神奇撫慰了戰亂與蕭條下無助人民的情緒。像是盞心靈明燈,陪著人民走過了大蕭條時期的死蔭幽谷,也暫時忘卻股票變壁紙的痛苦。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咆勃爵士
菜鳥帕克的苦悶,不再浮華的樂音
因為有自學與苦悶的帕克,而有了「咆勃」;因為「咆勃」的出現,流行浮華娛樂的爵士樂就這麼被轉了個彎,變成個複雜的藝術形式;到今天,爵士樂成了學院裡的功課,「咆勃」變成這門課的必修學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種精神.八種風格-酷派爵士
何以曰cool?就是爵士「酷」!
為什麼現代人動不動就說「酷」?「酷」(cool)不就是「冷」嗎?怎麼變成「很棒」的同義詞?一切都要怪爵士樂一九四九年邁爾斯‧戴維士與一群爵士樂手出了一張《酷的誕生》The Birth Of the Cool專輯,從此,這種比「咆勃」速度慢、旋律較為清楚的「酷派爵士」,改變了cool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