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姬.瑪漢
-
焦點專題 Focus 貝多芬啟發的舞蹈創作
光與暗影下的貝多芬 為音樂作品而舞的身體
在這一個貝多芬出生兩百五十周年的「月相」裡,有什麼仍在「暗影」裡?我認為,或許就是「身體」,一個阿多諾在察覺到主體的退隱時仍未能留意的「身體」現代舞蹈家為貝多芬的音樂所編的舞蹈,體現出的就是仍在暗影裡的「身體」。對我而言,這一些舞蹈家所編的舞蹈就是以「人的身體」直接去「演奏」貝多芬的音樂。露辛達.柴爾茲、姬爾美可及瑪姬.瑪漢三位舞蹈家分別為貝多芬的《大賦格》所編的舞蹈,體現出的就是她們在同一個「音樂作品」裡所感受到不同的身體。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編舞大師
瑪姬.瑪漢 在他者面容上川流不息的生命
曾以May B、《環鏡》等舞作驚豔台灣觀眾的法國編舞大師瑪姬.瑪漢,繼去年在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再度來台演出經典作品May B後,也將在今年TIFA呈現由其子大衛.曼布希演出的《臉》。不自我局限的瑪姬.瑪漢,以充滿好奇的藝術家之眼,探索一張張肖像背後的故事,每個人內心深處脆弱的靈魂,透過簡約的動作、迷幻的氛圍,《臉》帶領觀眾進入一種意識之外的探索、充滿想像的世界。
-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編導暨演員
大衛.曼布希 探索真實人物的存在風景
身為演員、導演、編劇,大衛.曼布希也跨足影像創作。從小在母親瑪姬.瑪漢的舞團中長大,舞蹈於他而言一點也不陌生,他也在母親的作品May B和《環鏡》重演時擔任表演者。這次的《臉》是他與瑪姬.瑪漢及舞台設計班傑明.雷布瑞頓共創的作品,擔綱表演者的他,為了建構每一個角色的身體性,他為角色打造故事、創造存在空間,讓他們在被創造的情境下變成一種虛擬人物。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振臂疾呼或隱喻鋪陳 舞說環保思維
環保議題看似如此入世、廣泛、條列式而且具象;肢體創作如此抽象,總是在創作過程中抽絲剝繭,由小而大地去渲染一種幾經蒸餾的意象、空間或時間感。 這兩件事,唯一的關連,也是最顯著、極重要的關連,是環保議題裡永遠無法被數據化的,屬於「人」的部分。特別是舞蹈藝術,這無論從發想、堆疊、實作過程到演出都離不開人的思想和軀殼的創作形式更是如此。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夏天,藝術與市民同樂
「巴黎夏季藝術節」今年屆滿二十歲,為期二十六天、三十個節目、一百二十九場演出,內容琳瑯滿目包含了音樂、戲劇、舞蹈、馬戲、展覽、工作坊、行為藝術不等,而且近一半的節目都免費。包括巴塔巴斯、喬瑟夫.納許、瑪姬.瑪漢都有作品參與。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二
法國舞蹈 馳騁無界限的文化曠野
里昂雙年舞蹈節的「聚焦舞蹈」研討會中,特地安排多齣法國最新舞作演出,好讓外籍專業人士一覽法國舞蹈的創作新貌。除了有老將瑪姬.瑪漢、普雷祖卡的精采新作,更有多位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呈現,面貌紛陳、形式豐富,從編舞家多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可說是多元包容的文化混融,造就法國當代舞蹈的繽紛多彩。
-
焦點專題 Focus
多元異類的擦撞 持續丟出的問句
什麼是法國現代舞?身為芭蕾舞歷史中的關鍵國家,法國在現代舞這一方場域中似乎面目模糊。但自一九八○年代「新舞蹈」以降,欠缺傳承脈絡的法國現代舞發展,也在許多編舞家的多元碰撞下,展現出豐美的面貌:或取材電影、文學與視覺藝術,或呈現感官層次豐富的奇觀戲劇性,或根本提出質問「什麼是身體?」藉由剖析舞蹈構成的本質,將舞蹈帶離表相上的完美呈現,引發現場觀眾創造力,一步步近逼身體這個象徵符號其後看不見的真相。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非舞之舞 跨界的思考
巴黎市立劇院三月份演出兩檔「舞」作:首度到巴黎演出的瑪姬.瑪漢新作《哈哈》,以及利周的《我的愛》。不約而同地,兩者都非以肢體之「舞」,反而以裝置藝術的表演概念,呈現舞台上的思考。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以假逼真 身體書寫的人生寓言
曾以May B、《環鏡》等舞作驚艷台灣觀眾的瑪姬.瑪漢,在這次的「舞蹈春天」系列中,將由法國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詮釋演出她的早期現代芭蕾舞作《灰姑娘》。瑪漢擅長以極限手法與日常慣性小動作營造各種不同的情緒狀態,作品戲劇性張力十足。這次的《灰姑娘》則可以讓我們看到不同風格,但依然是以身體書寫的瑪漢式人生寓言。
-
兩廳院達人
與藝術家面對面的「千手觀音」
我們常笑說,節目部是「藝術家」,能與藝術大師對談創作的形式與內容;節目部是「採購」,要有高度鑑別力及敏銳度,從國內外眾多藝術「菜單」裡,挑出叫好又叫座的節目;節目部也是「業務行政」,談價、簽約、核銷、請款、協調一手包。他們是接機、叫車、扛行李、訂房的「藝術家保姆」,同時也是「張老師」,每當導演創作遇到瓶頸、劇本難產,搖身一變當起心理諮商!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柔性政變
十月看完當代傳奇劇場的《等待果陀》,吳興國的表現遠比《暴風雨》裡好的太多。但青年演員盛鑑及演「垃圾」的丑角林朝緒和演暴發戶的馬寶山則令人刮 目相看。盛鑑剛「黯然」離開台灣最活躍的國光劇團一個從小坐科、在鼻青臉腫中長大的京劇演員離開京劇團,不是黯然是什麼?十五年前的吳興國不也是噙著 淚水離開。在傳統師輩眼裡,他們是叛徒。 離開之後,卻見戲曲演員海闊天空的新舞台。中國京劇名伶梅蘭芳說:「演員需要靈活運用程 式,不能被程式所困。」戲曲程式不是限制,但那個鼻青臉腫造就的紮實根基,只要靈活運用,卻讓傳統可開可闔,穿古通今,東西遊走。傳統的創新哪裡需要大破 大立,原來從梅蘭芳開始,傳統戲曲的柔性政變就不斷在每個時代裡發生推翻與被推翻。 因為即將登場的雲門舞集《狂草》、及王心心的「王心心作 場」,這一期我們製作了「傳統的現代啟示錄」,台灣這幾年在傳統的創新上走出了許多成功的案例,不管是傳統戲曲的現代化,或者結合傳統元素的現代創新,從 明華園到當代傳奇劇場,從雲門舞集到國光劇團,從漢唐樂府到霹靂布袋戲,塑造了台灣當代藝術既傳統又時尚的經典面貌。 我們用「柔性政變」來 形容這樣的轉變與創新,因為並沒有破四舊,只是不斷融入新的時代情感、時代節奏,傳統的在朝與在野可能都有喧囂或喝采,但我們看到每一個時代裡出現它的最 新,也有它被尊崇的古老。傳統不能逆時代而存,而時代面對傳統亦應謙卑。老祖宗的東西如果要「靈活運用」,就正如《等待果陀》節目單裡,年輕的盛鑑在這一 齣作品裡的體會:「唯有紮實的傳統基礎才是創新的後盾。」 西方的傳統藝術裡,最被我們熟悉的該是芭蕾吧,有趣的是,在柏林,古典芭蕾霸佔數 百年的歌劇院,今年也在歐陸頗具指標性的「八月舞蹈節」裡,出現後現代舞蹈企圖「攻城略地」的一場「柔性政變」。事實上,九月下旬法國當代舞團瑪姬.瑪漢 來台演出的《環鏡》也在柏林觀眾裡引起各式各樣擁抱與反對的意見:走路算不算舞蹈? 一再重覆算不算?《環鏡》究竟是不是一支舞蹈?新世紀以來的現代舞發展是不是遇到了瓶頸?在這些似舞非舞的作品裡究竟還有沒有新鮮事兒?我們在歐洲的作者 林冠吾,給這次藝術節的幾支重要作品如何顛覆傳統,作了詳細的描述與觀察。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場後現代舞蹈與古典芭蕾的失敗婚禮
每年柏林的「八月舞蹈節」不僅是德國最大的國際舞蹈節,也是夏日歐洲的舞蹈盛會,也是一探最新現代舞蹈趨勢的大好機會。今年主辦單位高舉「後現代與古典芭蕾交會」的旗幟,想要開創舞蹈的新局面。成效如何?評價又怎樣?旅居柏林的戲劇研究者林冠吾,全程觀察今年八月舞蹈節的動態,為你說清楚講明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透視瑪姬.瑪漢
《環鏡》還原舞蹈至純粹的生活面向, 生活中的細節與片段, 剪影成為舞蹈的動作, 在完全沒有拍子與節奏的音樂下,舞者默契一致的動作, 顯出了瑪姬.瑪漢舞團的功力, 舞台上豐富的色彩與複雜層次的佈局, 讓簡單的走路變化萬千, 瑪姬.瑪漢在這個狹長的表演區創作出一幅亮眼的繪畫。 瑪姬.瑪漢第三度來台, 帶來的不只是乾淨,純粹的作品, 她帶來歐陸舞蹈劇場的最新風尚。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九月的存在主義
這年頭誰還記得存在主義?上個世紀的藝文青年最崇拜的時尚名詞。 其實當初也沒有弄懂過,只是整個時代都在談著:「人為什麼活著?」、「人為什麼荒謬地活著?」,而那個時代正在遠去,哇哩咧,管他為什麼活著,現在的網路、MSN、部落格,讓你一次可以用十種身分去打發你的無聊,解決你的苦悶。 但瑪姬‧瑪漢這個月把存在主義風再帶來台北。在家先看了新作品《環鏡》的DVD,動作無聊到不行:吃東西、撿東西、調情、換衣、上班、洗頭、抱娃娃,舞者各走各的,在一片片的鏡面裝置裡虛虛實實、進進出出,配上一路隆隆作響的電子音樂,舞台上看似一再重覆以致催眠的效果,同時也正在堆累出對於「存在」意義反覆辯論的問句。越看心裡越沈,它在談生活裡的虛擲、毫無結構、莫名其妙,在鏡子裡,華麗的,低頭的、求生存的、機械般重覆的,都是充滿荒謬本質的「我」。瑪姬‧瑪漢的作品往往是一幅幅如雕塑般的眾生相,這些眾生,沒有出路。 在劇場裡,相隨的往往是瘋狂的本質,存在主義常在瘋狂與正常中辯論,但在戲劇的發展過程中,每個劇作家都曾著迷於「瘋子」。配合兩廳院實驗劇場九月份的「瘋狂菁英藝術劫」系列節目,我們深入探討了劇場裡「瘋狂」基因,正如執筆的戲劇學者林于竝所說:「因為『瘋子』除了擁有一般人所無法享有的「特權狀態」,同時舞台上的瘋狂也有可能是一種美麗。」 瑪姬‧瑪漢的精神導師是荒謬劇場大師貝克特(一九六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等待果陀》,十月份將由當代傳奇劇場的吳興國導演,第一次以中國傳統戲曲樣貌出現。貝克特傳記作者克洛寧(Anthony Cronin)這麼形容貝克特:「他有本事把最糟糕的事情變成好笑的事。」,《等待果陀》劇中兩位主人翁一直在等果陀,在等待過程中一直是又無聊、又煩悶,第一句台詞從「什麽事都做不成!」開始,整齣劇看似是喜劇,但最後卻是一場等不到果陀又走不掉的荒謬劇,最後的台詞是:「我們走吧!」但是他們不動。 將京劇帶往現代化的路上,吳興國從來不是「等待」果陀的那個人,我知道吳興國想做這齣戲已經很久了,拿著《等待果陀》這個劇本去和戲劇界的許多人討論過,擅長喜劇的李國修也是其中的一位,這個月的「異次元曼波」專欄,邀請了吳興國與李國修從喜劇開始展開「兩『國』論」。」</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前導介
《環鏡》:瑪姬‧瑪漢餘音裊繞的短篇小說
去年首演的《環鏡》UMWELT,舞台上放置了三層不重疊,二十餘面像門一般的鏡面裝置。九名共同發展創作的舞者,在不斷被強風吹動搖晃的鏡面之間遊走。分明就是取材自日常生活的眾生相,卻因為舞台裝置和現場聲響所轉化出來的空間,而變得戲劇化而且充滿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革命分子家庭的叛逆分子
曾經二度訪台的法國瑪姬.瑪漢舞團,又將在九月到訪台北,展開最新作品《環鏡》UMWELT的亞洲巡演。該團靈魂人物藝術總監瑪姬.瑪漢,也將首度隨作品來台。 本文節錄自刊於《表演藝術》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號(第廿六期)的〈給世人的一份禮物專訪編舞家瑪姬.瑪漢和May B〉,由曾任瑪姬.瑪漢舞團現代舞教師的旅法編舞家林原上親訪瑪漢本人,談及她如何學舞、開始編舞與創辦舞團的過程。本刊重新刊出,讓讀者在大師到來之前,先行略窺其人其事。
-
法國
衝撞生命,迸擊火花
《可能今天吧》舞者誇張地重複演出相同的情境與姿勢,表達了人類有時近似木偶般的突梯。瑪漢似乎在警示:當差距等於零,我們就不再是三度空間的活人,而是束縛在平面畫格的幽靈。
-
焦點
生命的過客 瑪姬.瑪漢的舞蹈藝術
在《May B》整部作品之中,音樂的多樣性,以及舞者動作的深刻度,在在讓我感到欣賞瑪漢的舞劇並不是沈悶的經驗,而是感受到一個有智慧的編舞家開啓了一個新的觀點來擁抱現實人生。
-
焦點
看她的舞,就像吃一道可口的地方小吃!
瑪漢在創作上有她個人的風格,在舞蹈動作字彙上,不借重花俏技巧,不依賴大動作,但每支舞的結構嚴謹細微,音樂性強,流暢淸楚,是一個對日常生活周遭環境觀察敏銳的編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