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王爾德

相關文章 14 篇
  • 演員班.維蕭在雷丁監獄牢房中朗讀《深淵書簡》。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朗讀《深淵書簡》 重現王爾德獄中風景

    當年王爾德因交往同性被判刑入獄,後來在倫敦近郊雷丁監獄服刑,在此仍不斷寫信給同性情人,這些信後來結集成《深淵書簡》。當年的雷丁監獄早已不再使用,目前規劃作為藝文用途,今年九月倫敦的藝術公司Artangel策畫系列藝術活動,在此舉行展覽、朗讀,更邀來多位知名演員朗讀《深淵書簡》,讓觀者體驗王爾德當時的孤絕,領略文字與藝術給人所帶來的感動和力量。

    文字|魏君穎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 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為王爾德的「Salome」所作插圖。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致命的美麗 《莎樂美》 La Beauté Fatale——Salomé

    「我想要」莎樂美甜甜地說:「他們馬上用個銀盤盛來」 (站起身來,微笑著)「約翰的頭!」 不管母親多麼震驚、繼父多麼極力想用珠寶江山轉移她的念頭, 「我要約翰的頭!」的語氣從甜美到狂野,堅定地在歌劇中出現了七次! 莎樂美,這個原本在聖經裡的無名人物,蒼白而沒有形象地存在著, 卻在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電影等轉換下,成了惡女的代名詞。 但究竟, 莎樂美的故事從何而來?作曲家又是如何看待女人? 女性情慾在音樂與文學下如何藉由莎樂美展現?角色的權力如何循環? 有女高音拒演,因為自己是「正經的女人」;但即將來台的女主角已演過兩百次! 本當是頹廢、淫穢的主題,為什麼NSO特聘的導演聯想到艾未未? 謎樣的女人,我們一起來解謎。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古斯塔夫.克林姆帶著濃厚世紀末頹廢風的Judith und Holofernes混同了莎樂美的斬首意象與女性肉體魅力的本質。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聖經》中無名女 蛇蠍美人惑人心

    莎樂美,這個原本在聖經裡的無名人物,由一個原本蒼白沒有顏色的形象,經過史學家有心的編輯,後人的想像,在藝術家、文人手下逐漸成形,成為一個有著鮮明形象和色彩的女子,從歷史人物走進故事裡,走進戲劇、繪畫、音樂裡,這個歷史上張冠李戴的過程,居然就這麼將錯就錯,成就了一個傳奇的人物,也成為藝術史上一個不可抹滅的美麗身影。

    文字|林慈音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牟侯油畫《莎樂美與約翰的顯靈》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她的愛恨情仇 藝術家的奇想繆思

    這個用銀盤承接著約翰人頭的驚悚畫面,因為是聖經故事,成為後來許多畫家描繪的主題。之後經由王爾德改寫,重新賦予聖經中毫無個性的莎樂美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她也有愛恨情仇,使她成為一個女性自覺的角色。莎樂美以其神秘怪誕的特質,透過文學、繪畫、戲劇、舞蹈、電影等等各種形式,不斷蔓生變形,成為藝術家們的繆思,透過他們的作品,讓我們探究那愛恨情仇的極致表現。

    文字|田國平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貢佐里《莎樂美之舞》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愛與死交纏 散放極端之愛

    莎樂美的血腥與色情,從文藝復興、巴洛克,跳躍到十九世紀的現代戲劇與音樂,從斬首意象的渲染,到聖人頭顱的悲劇性,莎樂美的人物典型,跳躍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慾的妖姬,在愛恨的情結交織中,散放誇飾慾望與嗜血的極端之愛。

    文字|鄭治桂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歐洲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詩與樂互文層疊 立體鋪展感官慾望

    王爾德劇本的形式與內容蘊涵詩意的音樂性,再經由理查.史特勞斯透過歌詞、調性、旋律、和聲、主導動機等手法的刻畫,突顯莎樂美的情慾抒發,而且在純器樂的〈七紗舞〉樂段,藉由舞蹈與音樂的交融下暗示莎樂美無法言說的情慾,最後進入音樂與戲劇張力的莎樂美獨白高潮,這些層層遞進的巧妙構思,在音樂與文學交融之下,成功形塑了莎樂美的情慾表現。

    文字|施金農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莎樂美》精采曲目之不可不聽

    主導動機帶路 管絃樂配器烘托情節

    來自聖經的故事情節,改編自王爾德的作品,《莎樂美》為理查.史特勞斯贏得歌劇盛名。擅長以管絃樂配器來展現戲劇氛圍的史特勞斯,在這齣獨幕四場的歌劇中,精心創作了許多精采段落,且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文字|歐頭
    第258期 / 2014年06月號
  • 王爾德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
    狂飆繆思

    藝術的鏡子

    王爾德在他最著名的小說《格雷的畫像》中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而我們在鏡子之前,總是會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就像那晚在舞台上那群隨著燈光顏色換不同舞衣的熱情舞者,跟著變化不大的音樂隨著起舞,他們要撩起的是我們那份要再一次好好在鏡子前望著自己的勇氣啊!

    文字|Zoe佐依子
    第163期 / 2006年07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經典解剖室

    從戲劇評論的無聊舉動說起──

    我第一次閱讀《不可兒戲》的印象是,這部人人譽為經典的劇作實在乏善可陳,純屬無聊之作,更不了解他何以如此狂傲。後來有緣拜讀他的小說The Picture of Dorian Grey才對他稍有敬意。真正體認到王爾德的鬼才是多年之後,為了評論一位學者對《不可兒戲》的評論,重新品嚐《不可兒戲》,才驚覺這是一部劃/跨時代的巨著。

    文字|紀蔚然
    第121期 / 2003年01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經典解剖室

    充滿機智的絕妙鬧劇

    一反老蕭的道德取向,二十世紀的學者已經承認《不可兒戲》的確是一齣鬧劇,並恭維它是集機智之大成的絕妙鬧劇。機智是禮儀喜劇最能賣錢的所在;機智也是王爾德在此劇大量堆砌的元素。劇中,不管是主角、或配角、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僕人,大家都是滿嘴機智。反諷的是,雖字字珠璣,卻大部分是「屁話」。

    文字|紀蔚然
    第122期 / 2003年02月號
  • 一九九一年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的《不可兒戲》,楊世彭導演、新象製作。
    經典解剖室

    充滿機制的絕妙鬧劇

    如果《不可兒戲》裡有「壞人」,那不是阻礙年輕人自由亂愛的Lady Bracknell或是假道學的Chasuble牧師。真正的「壞人」是將一切人事物界定得過分分明的二分法。全劇不只打破人生/藝術、自我/角色、身分/面具的二分法,尚且淡化城市與鄉村、遊戲與嚴肅、機智與俗氣之間的區別。

    文字|紀蔚然
    第123期 / 2003年03月號
  • 舞蹈 挑戰《莎樂美》之二

    跳著佛朗明哥舞的《莎樂美》

    二○○四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莎樂美》,擅長以鏡頭捕捉舞蹈美感的電影導演索拉,和阿依達‧葛梅茲及其舞團,拍攝了《莎樂美》這支難度頗高的舞作。這個從電影裡走出來的真實佛朗明哥舞蹈,將親臨台灣舞台。

    文字|田國平
    第142期 / 2004年10月號
  • 《美麗誘惑》
    藝@電影

    王爾德的辛辣 給你《美麗誘惑》

    改編自王爾德作品《溫夫人的扇子》,《美麗誘惑》將場景從十九世紀的倫敦拉到廿世紀二、三○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也盡量沿用原著對白,保留了王爾德遣詞用字辛辣直接的特色風味。

    文字|田國平
    第173期 / 2007年05月號
  • 《溫夫人的扇子》首演至今已屆百年。
    演出評論 Review

    「世態喜劇」喜從何來?

    一九九二年十月廿四日至廿六日在台北市社敎館演出的王爾德名劇《溫夫人的扇子》,劇本結構高潮疊起,對白風趣,但在演出方面,並未達到「世態喜劇」comedy of manners應有的喜劇效果。

    文字|司徒芝萍
    第2期 / 1992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維也納

    導演米洛.勞7月起接任維也納藝術節總監

  •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