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的讀書術
藝術家如何讀書?讀什麼書?這些書帶給他們創作上什麼啟發?編輯室精選7組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一窺他們的書單如何作為一盞盞路燈,點亮其創作與生命旅途。
藝術家如何讀書?讀什麼書?這些書帶給他們創作上什麼啟發?編輯室精選7組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一窺他們的書單如何作為一盞盞路燈,點亮其創作與生命旅途。
《愛的堅貞》或可作為布拉姆斯一生感情的寫照。他的終身未婚,不論是因為對第一次愛情的堅持,或是不信任自己對愛情能夠堅持,可能都糾結在這個課題上。
作為德國浪漫時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舒曼敏感詩意的靈魂,自然貫注在他的音樂創作中,而他與鋼琴家妻子克拉拉的愛情故事,更是造就他人生與事業的關鍵。今年適逢舒曼二百週年冥誕,藉此機會,也讓我們從各個角度,進入舒曼的藝術生命。
舒曼本來立志成為一個傑出的鋼琴家,但他那濃烈的追求方式,使得他的手指嚴重受傷,遭到不能再當鋼琴家的悲慘下場,但是他對鋼琴的愛還是不能抹滅,於是他寫了大量的鋼琴曲來圓自己的夢。雖然舒曼也寫了交響曲、室內樂等曲目,但他作曲的最大重心與成功,仍是在鋼琴曲上的發展和創新,而且對後世鋼琴曲風的影響和所有鋼琴家的考驗,都成了真正的「永垂不朽」。
克拉拉與舒曼,這對音樂史上少見的組合,無論在愛情與音樂理念上,給予當代及後進研究者相當感興趣的諸多議題,存在他們音樂當中的密碼,也逐漸一一被解碼。兩人作品中的密碼被解開之際,除了兩人的愛情故事,更彰顯了當時兩人的依存關係,這種依存關係超越一般夫妻關係,彼此互為對方的創作靈感,缺一不可。
舒曼自己曾說:「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自己並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位詩人(沒有人能變成詩人),命運總有一天會決定。」或許在那個狂飆運動的年代,浪漫有餘卻缺乏鋼鐵意志,才氣縱橫卻缺乏自我紀律的舒曼,是生不逢時的。但以今日的目光來看,那個優柔寡斷,愛好藝術,興趣多樣,同時更才華洋溢的舒曼,活脫是個文藝青年的教科書!
喬治亞鋼琴家薇莎拉茲給人的感覺一向冷靜、低調,即使手勢與表情動作不多,但並不表示她的內心不熱情,只是著重內在的她總將熱情藏在音樂之中。這樣的特質正好與舒曼深沈的特質相當吻合,音樂之外所蘊含的詩意,讓她的舒曼音樂在仔細咀嚼聆聽後,更可感覺到其中埋藏的細膩與韻味。
「天才與瘋狂往往有著某種程度的關連。」奧斯華以精神醫學教授與業餘小提琴家的身分探究藝術、天才與瘋狂之間的關連,而表現在舒曼等藝術家傳記裡。藉著精神醫學之便,奧斯華名正言順地闖入天才的神聖殿堂,窺探大藝術家的心靈活動。
看到舒曼的才華與瘋狂 《魔鬼的顫音─舒曼的一生》 極富才華的作曲家舒曼,右手寫曲,左手寫樂評,不僅為後代留下許多音樂遺產,也以文字挖掘了蕭邦、布拉姆斯等後進,貝多芬晚期的作品得以重新受世人重視,舒曼功不可沒。這樣一位天才,卻深受幻想症、憂鬱症、精神分裂之苦,甚至一度跳入萊茵河企圖自殺,他的一生最後結束在波昂的精神病院。 《魔鬼的顫音─舒曼的一生》(高談文化出版)由國舊金山大學精神醫學教授,亦是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家彼得‧奧斯華,親赴德國蒐集大量史料,檢視所有舒曼文獻所完成,企圖曾精神醫學的角度,重新解讀舒曼的一生,企圖找出到底那在舒曼腦子裡竊竊私語的,是誰? 舒曼的才華與瘋狂猶如天使與魔鬼,唯獨窺知兩端,否則參不透那智慧的結晶,而翻開此書之後,也許對天使與魔鬼又另有一番解讀?(林芳宜) 王建民熱,帶動運動社會學 詹偉雄《球手之美學》 以《美學的經濟》掀起追求美學風潮的詹偉雄,趁著國內瀰漫一片由王建民帶起的運動行銷熱時,出版他的運動社會學觀察《球手之美學》(遠流出版)。該書集結作者在《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所撰寫系列運動文章,從棒球、籃球、網球一直談到高爾夫球、足球,散佈字裡行間,俯拾即是的爵士樂、搖滾樂、宗教、電影、歷史、神話種種典故與譬喻,令人深感嘆服。 在此書熱烈的文學、文化情緒、流暢的文字敘事之外,隱藏在此書更底層的那雙「社會學的眼睛」。詹偉雄以其犀利的眼光,從階級、種族、性別、移民、全球化等角度,冷靜剖析「運動職人」這一特殊職業的倫理架構、社會流動、多元價值,從而讓人領略到「職業運動」背後的血汗辛酸,及其成就的艱難不易。(廖俊逞) 從十三歲開始迎向世界 日本作家村上龍《工作大未來》 《工作大未來》(時報出版)為日本知名作家村上龍於二○○四年出版,熱賣超過120萬本的暢銷著作。本書是針對十三歲以上的青春期少年所寫的這
一向被誤解為簡易、天真,且沒什麼驚人效果可發揮的海頓奏鳴曲,郎朗的詮釋在清晰高貴中,還能突顯出該曲經常被忽略的層次感與戲劇的起伏性。
這個主題模糊不淸的歌集,卻是一個最純粹的整體。把它們連結在一起的,不是故事,也未必是調性或任何明確的東西,而是一種難以言宣的氣氛。只有舒曼寫的出這樣的音樂。整個歌集浮漾在朦朧如夢的感覺之中。
藝術歌曲講究的是詞與音樂的結合,不但要以音樂勾勒出詞的背景氣氛與場面,要合乎詞的種類與格調,要重視朗讀時之語調起伏與節奏快慢,更重要的是爲此一特定的詩詞找到一個相稱的音樂形式以點明該詩主要的內涵。
近年來,國內樂團的精進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曾受敎於多位德國大師的簡寬弘,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舒曼的《萊茵交響曲》,顯露出德奧系應有的重量感,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台灣〕 第四屆中華蕭邦鋼琴比賽 蕭邦音樂基金會爲紀念鄧昌國所舉辦的「第四屆中華蕭邦鋼琴比賽」將於明年三、四月舉行,比賽分成人組及少年組,各取三名,成人組第一名可獲獎金五萬元,並可赴波蘭參加第十三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少年組第一名可獲獎金二萬元,也可赴華沙觀摩。報名期限於明年二月廿日截止,有關參加資格、報名辦法及指定曲目請洽(02)751-6127。 (編輯室) 向日葵劇團招收團員 以宣導智障服務觀念爲宗旨的向日葵劇團即將推出新劇。向日葵劇團由台北市身心障礙協會的義工組成;由於新戲角色繁多,劇團將再行招兵買馬,吸收對戲劇有濃厚興趣的朋友,年齡不限。經錄取之團員可接受一列戲劇課程訓練,課程包括「演詩劇場」、「後現代劇場」、「肢體即興」、「立體戲劇」、「小劇場現況」、「行動藝術」等,由金士傑、王墨林、黃英雄、鍾明德、古名伸、梁志民、陳彥豪等表演藝術工作者授課指導。報名至十二月六日截止,請洽(02)303-7629。 (編輯室) 〔大陸〕 人藝公演《蝴蝶夢》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十月把《莊周化蝶》(即《大劈棺》)的故事搬上舞台。這部由台灣胡金銓創作的《蝴蝶夢》,以現代意識來表現傳統故事,又以古老的內容來詮釋現代思想。導演林兆華、任鳴在二度創作中,從民族、民間演唱藝術中吸收營養,取得借鑒,說中有唱,唱中有說,說說唱唱,令人悅目賞心。劇中陳小藝飾兩個年齡、性格、身份完全不同的角色,莊周由濮存昕飾演,擔任音樂創作的是靑年作曲家郭文景。 (蕭勇) 北京劇本訂貨會 北京市文化當局最近在劇目生產方面進行改革,打破過去經由院團劇作家提供上演劇本的單一模式,公開向大衆徵集優秀劇本。日前,該局召開了1994劇本訂貨會,福建作家鄭懷興和上海作家李莉的《女道士和京兆尹》、湖南作家張林枝的《四毛英雄傳》、江蘇作家劉鵬春的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