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
-
藝號人物 People 英國編舞家
馬修.伯恩 引爆青年震盪,讓經典活出當代模樣
劇院群聚的倫敦西區,英國編舞家馬修.伯恩(Matthew Bourne)的名字代表著驚喜。將經典芭蕾舞作賦予當代的改編與詮釋,是他獨樹一格且風靡西區的標誌。1995年他推出全男性芭蕾舞者版本《天鵝湖》(Swan Lake),天鵝成為充滿攻擊性的強壯生物,王子更愛上男天鵝,對比過往的柔情詮釋,柴科夫斯基的音樂在有力的肢體表演下展現全新風貌,隔年就獲得英國劇場奧利佛獎;兩年後前往紐約百老匯巡演,更獲得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東尼獎導演與編舞的肯定,成為21世紀初的重要舞劇經典。 然而馬修並沒有在高峰停下腳步,而是放手展開一系列充滿野心與挑戰的創作,他成立的「新冒險舞團」至今已推出35部舞作,其中由馬修擔任導演與編舞的有13部,包括改編經典的《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2005)、《灰姑娘》(Cinderella,2010)、《睡美人》(Sleeping Beauty,2015)、《紅舞鞋》(The Red Shoes,2016)等,以及即將在今年巡演至亞洲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2019)。而集口碑與票房於一身的馬修,也在2016年獲英國皇室授予爵士的榮譽。 從小種下的創作啟蒙 1960年出生,成長於英國倫敦,裨益於地緣,馬修成長過程就常跟著父母造訪電影院和劇院,他回憶:「印象中他們沒有太多錢,所以我們總是坐在最頂層,最便宜的座位區。」然而馬修正式學舞的時間相對地晚,22歲才進入倫敦拉邦中心,畢業後跟著拉邦中心的過渡舞團(Transitions Dance Company)進行兩年的巡演。很多人以為他是先跳舞才編舞,其實不然,馬修早在5歲就開始頻繁參與社區、學校的大小演出,儘管沒有正式學過表演,但他從小就會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演出,「換個方式試試看」的念頭可說是他編舞的啟蒙,過程中他也一路自學舞蹈,直到長大才正式進入學校學習。而父母為他培養的看戲興趣,則是他從小就身兼影迷、戲迷,最終更投入劇場工作的重要啟發。 隨著他為電視、劇院和其他舞團的編舞工作變多,表演次數減少,最終他在1986年創立公司開始個人創作。如今64歲的他,依舊充滿熱情地表示,這是他一直以來最喜歡做的事,未曾改變。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
周子超 幸運男孩,與他的基本功
「我很幸運、我也蠻幸運的、是我很幸運」 幸運,總是周子超的開場白。爽朗的笑聲灑在每個語句的間隙,他所謂的幸運背後,是9歲進蘭陽舞蹈團首創的芭蕾專修班,16歲離鄉背井前往澳洲芭蕾舞蹈學校發展,11年前轉赴英國伯明罕皇家芭蕾舞團,現在是該舞團的首席舞者(Principal Dancer)。 這22年來,他未曾返鄉,「芭蕾是一個不能停的舞蹈。」他笑笑著說。 愛上芭蕾的男孩 和許多學舞小孩的動機相似,周子超也因為好動、喜歡跳舞,被送去學舞。「我永遠都會記得第一天,老師要看筋骨,做拱腰往後一彎,馬上就開始哭了。很痛!」但哭完,隔天就忘了。從此每週就盼著週末要去蘭陽舞蹈團跳舞。即便是當時唯一一名男孩舞者,在父母和老師的支持下,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特別。 剛開始和大家一樣學民族舞,恰好遇到舞團邀請俄羅斯籍師資開創芭蕾課程。老師一見舞團有男生,就把周子超轉往芭蕾班。而這男孩對芭蕾舞一見鐘情。 「芭蕾舞有老師在彈鋼琴,那種好舒服、好美的感覺,每一個動作都有呼吸在裡面你好像把自己放在一個夢中,在夢裡表演。」 芭蕾舞不容易,美麗的姿態得從每日反覆的基本功中煉成,但周子超甘之如飴。當他看見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舞者安東尼.道威爾(Anthony Dowell)詮釋《天鵝湖》的齊格弗里德王子,「我想:喔,哇!我也希望有一天做一個職業舞者。」 「在台灣可以跳,可是大學之後,大概會回去當老師我看到台灣當時是這樣子的循環。」要當一名職業芭蕾舞者,周子超在台灣沒有看見機會。所以他很早就決定要往外尋夢。13歲,他到澳洲維多莉亞藝術學院習舞。16歲,考入以芭蕾為主的澳洲芭蕾舞蹈學校。周子超沒有不適應,如魚得水。
-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首度來台演出《天鵝湖》
匯聚了頂尖芭蕾舞者的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The United Ukrainian Ballet)再次站上舞台,由前荷蘭國家芭蕾舞團首席女伶Igone de Jongh帶領,在2022年6月於倫敦舉辦的成團首演獲得前所未有的掌聲,其強而有力、堅持不懈的舞姿感動無數人。今年,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的舞者們也將造訪台灣,於4月29、30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經典舞作《天鵝湖》。
-
企畫特輯 Special
俄羅斯第一天鵝 優雅舞姿翩翩飛來
歌勒妮高娃被譽為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歷經失去胎兒、又再懷孕生子,現在再度復出的她,歷經生命轉折後,她的演出更有深度,「俄羅斯第一天鵝」將翩翩降臨,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為台灣觀眾帶來璀璨又深刻的經典《天鵝湖》。
-
舞蹈新訊
再探柴科夫斯基 余能盛挑戰《天鵝湖》
旅歐多年的編舞家余能盛,近年來數度著眼於其最鍾愛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舞劇以外的音樂創作,並試圖探索作曲家的情感深度、再將其濃烈的音樂語言 轉譯至芭蕾。今年度返台公演,余能盛首次詮釋柴科夫斯基最知名舞劇《天鵝湖》,保留四幕結構而濃縮精整,以更立體的性格、愈加緊湊的情節,引領觀眾重探湖 畔這虛幻交織的起伏波折。 台北室內芭蕾舞團成立近廿年來,朝向根植台灣的職業芭蕾舞團邁進,《再現華麗經典~天鵝湖》為舞團年度製 作,以創團以來的最大製作規格向核心舞作《天鵝湖》致敬。除了四幕布景、百套舞衣、四十五名國內傑出芭蕾舞者,更邀請布加勒斯特國家歌劇院三位首席舞者、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北、台中、台南場)、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高雄場)共同合作,樂團各由Dirk Kaftan、蕭邦享擔任指揮。不僅承繼了歐洲、台灣芭蕾舞者交流的良好傳統,盤旋轉盼間,更能激盪出《天鵝湖》的亮眼創新。
-
焦點專題 Focus
走進天鵝湖底—芭蕾伶娜的辛酸路
二月底於台灣上映的電影《黑天鵝》,除了因女星娜塔莉.波曼極具戲劇張力的演出被預言為奧斯卡影后熱門人選,以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為背景,揭開舞者幕後秘辛的題材,也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劇中的女舞者擔任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主角,卻被質疑無法詮釋慾望化身的黑天鵝,從生理到心理都遭受巨大的壓力影片內容跳脫了過去人們對《天鵝湖》芭蕾技巧重於角色詮釋的評價觀點,也令這支歷久彌新的舞劇再度燃起觀眾的熱情。 然而,真實世界的芭蕾舞者究竟需要承受哪些身心壓力?《天鵝湖》又是如何發展成所有芭蕾伶娜勢必挑戰的舞碼?電影上映同時,世界知名舞團也不約而同來台演出全本《天鵝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觀賞?請跟著我們,一同深入窺探伶娜、解構天鵝的世界。
-
企畫特輯 Special 領軍喬治亞國家芭蕾舞團訪台演出《天鵝湖》、《吉賽兒》
不朽的芭蕾伶娜 卅二鞭轉丰采再現
曾是波修瓦舞團第一女主角和美國芭蕾舞團首席舞者的妮娜.安娜妮婭舒薇莉,廿年前曾首度訪台主演《天鵝湖》,以兩度表演黑天鵝的卅二鞭轉絕技,成為台灣觀眾心中的傳奇。如今擔任喬治亞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的她,將領軍訪台親展天鵝公主丰采,超越芭蕾伶娜的年齡限制,再現舞台傳奇!
-
焦點專題 Focus 認識經典
解構《天鵝湖》—貼近經典的五條捷徑
不管你懂不懂芭蕾或有沒有看過芭蕾,你應該都對《天鵝湖》這齣舞劇不陌生不管是對柴科夫斯基淒美的音樂,或是天鵝舞者優雅動人的純白舞姿。這齣古典芭蕾裡經典中的經典,是如何歷經時代淬煉,在觀眾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我們又要如何去欣賞這齣不朽傑作?透過俄派芭蕾研究者李巧老師的專文引路,讓我們踏上了解《天鵝湖》的五條路徑
-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
經典與變奏—《天鵝湖》的八種版本
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自從一八七一年在莫斯科波修瓦劇院演出,也已經有一百卅多年,但事實上今日演出的版本是奠基於一八九五年,由佩堤帕及伊凡諾夫重新編排舞蹈,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基洛夫)劇院演出的版本。許多知名舞團、頂尖編舞家都曾詮釋過《天鵝湖》,以下就不同舞團門派推薦舞迷們聆賞各詮釋版本,一探芭蕾伶娜/王子的超凡舞技如何締造經典地位。
-
焦點專題 Focus 延伸聆賞II
絕美舞姿—芭蕾狂潮全台發燒
從二月底到四月底,無論是電影螢幕或劇場舞台,都可看見芭蕾女伶的身段與舞影,不管從窺探伶娜心事,或直擊台上唯美演出的角度,五花八門的精采舞藝,在足足兩個月內任君挑選!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繼續舞動
三月份台灣舞蹈界的盛事,無疑地就是碧娜.鮑許的舞作《水》將在2011台 灣國際劇場藝術節登場。這支二○○一年碧娜.鮑許旅行巴西時所編導,被英國《衛報》譽為其作品中最明亮、性感、令人愉快的舞作,是繼《康乃馨》、《交際 場》、《熱情馬祖卡》之後,第四度登上台灣舞台的鮑許作品。在本期雜誌的特別企畫中,除了聚焦在這支當初大師親自為台灣挑選的作品之外,更藉著訪問現任烏 帕塔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多彌尼克.梅希與羅伯.史登,讓關心烏帕塔舞蹈劇場的讀者,了解在大師離開後的舞團現況。 雖 然大師的殞落令人惋惜,但德國的舞蹈界亦不可能就此停下他們的舞步。所以編輯部將特別企畫的焦點放大,為讀者挑選了國人較熟識的莎夏.瓦茲,以及尤.法比 安、馬丁.施勒夫⋯⋯到現在德國舞壇的年輕人新寵鞏思袒莎.馬蔻絲等當紅的編舞家,以最新的報導帶領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少了碧娜.鮑許的德國舞蹈界, 還有誰繼續再讓世界驚艷。 此 外,不知巧合還是刻意安排,隨著電影《黑天鵝》的熱烈上映,台灣劇場界似乎也掀起了一陣芭蕾狂潮,陸續將有許多芭蕾的演出登場。但是在台下的觀眾很難知 道,在光鮮亮麗的舞星背後、卅二圈鞭轉的光環之下,她們為了站上舞台,成為一名完美的芭蕾伶娜,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本刊也特別企畫了「走進天鵝湖底 芭蕾伶娜的辛酸路」專題,以最受觀眾喜愛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為引子,為大家介紹這齣經典舞作,並帶出許多舞者不為人知的辛苦。
-
藝@電影
過年喜洋洋 電影院裡看表演藝術
二月通常是表演藝術的淡季,不過今年二月從過農曆年開始到三月,院線卻出現了不少與表演藝術有關的重量級電影。或是以芭蕾為背景探討人性的《天鵝湖》,或是直接讓你在電影中觀看絕美舞蹈的《公主的迷思》,還有以劇作家故事為主線的《唐喬凡尼》等等,都可讓你體驗舞台精采表演的魅力。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經典芭蕾改頭換面 考驗舞迷胃口
何謂經典?經典是不是真的可以百看不厭,還是也得適可而止?是不是要一字不改才算經典?還是可以有新的詮釋?紐約在六個月內,上演三個不同版本的《胡桃鉗》The Nutcracker和《天鵝湖》Swan Lake,強力考驗芭蕾舞迷的胃口。不同的舞團都排出相同的舞碼,顯然是證明經典不怕多,溫故可以知新!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國家音樂廳 第一次為小寶貝敞開大門
幼兒音樂會 讓寶寶與音樂一起齊步走
兩廳院在五月底舉辦了開館以來第一次的幼兒音樂會「寶寶齊步走」,將觀眾年齡下拉到零歲,邀請音契管絃樂團製作演出。現場有為幼兒與父母增加的貼心服務如保管娃娃車、提供哺乳與更換尿片的舒適空間。而設計活潑的暖場與正式演出,都讓大小觀眾驚喜連連。
-
特別企畫 Feature 獨家越洋專訪基洛夫舞團副總監
尤里.法提耶夫:我們跳巴蘭欽,也跳威廉.佛塞
對於歷史悠久的基洛夫芭蕾舞團,令人熟知的都是他們傳承了許多的古典舞碼、以精湛的技藝展現這些璀璨的經典,但時至廿一世紀,這個古老的芭蕾王國,是否也展現了精采的新風貌?本刊特地越洋專訪基洛夫芭蕾舞團的副總監尤里.法提耶夫(Yury Fateyev),一談基洛夫芭蕾的最新方向與團中舞者挑選訓練的種種。
-
特別企畫 Feature
風格恢弘大器 世界所向披靡
現今所謂的「俄式古典芭蕾」可說是狄德羅、塔格里奧尼、裴迪巴、瓦加諾娃等多位在基洛夫芭蕾任職的舞蹈家所創塑成型的,說基洛夫芭蕾舞團是「俄式古典芭蕾的搖籃」應不為過。上述舞蹈家將法式浪漫芭蕾加以融合創造,不僅發展出經典的舞蹈訓練體系,而基洛夫所訓練出的舞星與編舞家,日後也在西方世界,打造出驚人的創作,開創芭蕾新格局。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肢體舞動,跳出看得見的旋律
思考音樂與舞蹈的要素,更可深究兩者之間的關係。一般而言,音樂的要素為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音樂中旋律的元素來自音階,可以說是整個樂曲的輪廓,在時間流動的軸線上產生優美的弧線,就如同舞蹈中肢體於空間的流動,有無數線條的舞跡變化,這些動作的空間線條就像是看得見的旋律。
-
舞蹈先修班Beginners’ Class
關於芭蕾的天才十問
芭蕾這麼優雅,它一開始就是在宮廷發展的嗎? 跳芭蕾一定要穿硬鞋,還有翹翹的超短迷你裙嗎? 我們都知道《天鵝湖》、《胡桃鉗》,但除了優美的音樂與有趣的劇情外,我們還能怎麼欣賞芭蕾之美? 這個月剛好俄羅斯超級芭蕾天團聖彼得堡的基洛夫芭蕾舞團二度訪台,想必又會掀起一股「芭蕾瘋」!我們特地邀請耕耘芭蕾多年的台北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吳素芬,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引領為芭蕾迷醉的你,一窺芭蕾的前世今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俄羅斯的璀璨寶鑽
基洛夫芭蕾,跨越四個世紀的神話
令國內芭蕾愛好者引頸多時,多年來「只聞樓梯響」的基洛夫芭蕾舞團,終於要在今年十一月造訪台灣。這個從其前身「帝國芭蕾舞團」創立算起,迄今已經跨越四個世紀的舞團,被稱為「俄國古典芭蕾之最」,更是許多芭蕾巨星如尼金斯基、帕芙洛娃、紐瑞耶夫、巴瑞辛尼可夫、瑪可洛娃等的娘家。可是你知道「基洛夫」之名從何而來嗎?這麼多經典舞碼與熠熠巨星又是怎麼誕生的?「基洛夫神話」在此開講!
-
最PAR!
王子的自我追尋之旅
馬茲‧艾克讓一群男舞者英姿勃勃地主跳《天鵝湖》,但並未特意詮釋王子的同志情慾,而是針對王子的戀母情結與他不停追尋中的自我認同發揮,這裡的王子氣質陰柔,追尋的夢中白天鵝不是林黛玉型的病美人,而是身強體壯、實事求是的典型瑞典鄰家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