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
音樂
金鑽似的高貴音色
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以完美無瑕的音準、金鑽似的高貴音色還有醇美渾厚的泛音,將佩爾特「樂曲好似在時間不存在的區間裡運行,每件事都即將發生,樂曲卻永無完成之時」的特色發揮到神祕極致,最終還給予聆聽者屏息以待的昇華喜樂。
-
音樂
過譽作品的迷思
艾蓮妮.卡蘭德若的音樂作為電影配樂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她的善感與細膩使得音樂與影片呈現一致的質地。然而失去了安哲羅普洛斯的劇情意境之後,配樂回復為單純的音樂作品時,所有在影片中隨著樂音蔓延的氛圍,當天在音樂廳中遍尋不著,只剩令人難耐的窒息感。
-
音樂新訊
戰勝病魔 NSO前首席朱貴珠復出
因罹患癌症而暫停公開演出的國內小提琴家朱貴珠,以堅強意志力戰勝病魔之後,本月將召開復出樂壇的首場獨奏會。去年朱貴珠人生面臨重大轉折,不僅離開NSO樂團首席職務,隨即發現罹癌,讓她心情跌落谷底。如今,結束在NSO十八年的首席職位,已恢復自由之身的她,調養身體後再出發,暑假期間應邀到日本參加霧島國際音樂節,與NHK交響樂團首席、桐朋音樂學院教授、東京音樂大學以及東京藝術大學等教授一起合作音樂會,該音樂節已經有廿六年的歷史,她與好友大提琴家簡琇瑜是唯一受邀的外國人,朱貴珠坦然地笑說:「好像在國外大家比較珍惜我。」 這次獨奏會,她選擇最喜愛之作曲家舒伯特、貝多芬、布拉姆斯的作品,與聽眾分享她最珍惜的音樂生命。為展現有奏鳴曲之王稱號的貝多芬《克羅采》奏鳴曲,特邀活躍於歐洲與日本的傑出鋼琴家田部京子合作。京子曾獲慕尼黑ADR、Schnabel、蕭邦等國際大賽並,並出版二十多張唱片,在日本被認為是舒伯特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演奏家。(廖俊逞)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雲門舞集《竹夢》作曲家
聆聽佩爾特寧靜下巨浪噬頂的驚人張力
看過雲門舞集《竹夢》的觀眾,必會對那伴隨舞者一整晚時而寧靜沉緩、時而飛躍狂奔的身體的獨特樂音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佩爾特,來自愛沙尼亞的作曲家,被視為蘇聯繼蕭斯塔可維奇之後、少數能被西方樂壇重視的作曲家之一。今年是他的七十大壽,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將在兩廳院「世界之窗冰磚四國」系列演出中,以表演多首佩爾特的精采之作向大師祝壽。
-
音樂 安哲羅普洛斯電影的弦外之音
希臘當代音樂的繆斯女神—艾蓮妮.卡蘭德若
如果沒有艾蓮妮.卡蘭德若的配樂,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還會深動人心嗎?這是個無解的問題,但有了卡蘭德若,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會永遠銘刻在觀眾的記憶底層,卻是無庸置疑。卡蘭德若的音樂來自希臘的歷史、山川,彷彿走過千百年的廣袤記憶這樣的聲音,將由卡蘭德若本人,與指揮家簡文彬及NSO,親自帶到你的眼前。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不要自抬身價,也不要妄自菲薄!
成立已十九年的國家交響樂團,自八月一日起正式成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的一員,也擁有了法定的地位。面對樂團的新紀元,本刊總編輯盧健英與資深樂評人楊忠衡,在新樂季的一開始,深入專訪這位國家交響樂團成立以來最年輕的音樂總監簡文彬,談樂團的未來與規畫。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NSO新紀元
有一回,一位記者問我:「如果有一天能指揮維也納愛樂,你會演奏什麼曲子。」我說:「國人作品。」 為什麼?「遇到這樣的超級樂團,我為什麼要跟他們證明我也會指揮貝多芬?經由我和他們合作,能不能讓世界上更多人認識台灣作曲家?」 簡文彬
-
音樂 不讓歌劇女神退休,音樂總監親自伴奏
朱苔麗與簡文彬 打造「黃金美聲」
《諾瑪》中精采的演出原本可能成為朱苔麗的舞台告別作,但與朱苔麗私交甚篤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面對台灣樂迷的熱切期盼,卻不肯讓她輕易「退休」。為了讓她的義大利美聲再現,簡文彬難得親自下海,為朱苔麗伴奏,大力促成了這次演唱會的黃金組合。
-
音樂 馬勒「千人」之後的重量級挑戰
荀貝格愛情史詩《古勒之歌》 NSO首度搬上台灣舞台
荀貝格在《古勒之歌》中展現後浪漫樂派在編制上要求巨大宏偉形象的特色,雖然風格與前作《昇華之夜》非常相似,不過這是一首為一個非常龐大的樂隊和很多合唱隊,以及一些獨唱演員所寫的作品。這首作品總譜之規模和複雜程度超過馬勒和史特勞斯,表現之浪漫粗獷超過華格納。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NSO「發現蕭士塔可維奇系列一生死對決」
有人用文字寫日記,有人用照片寫日記,但世上沒幾個人能用交響樂寫日記;蕭士塔可維奇是絕無僅有的一位。因為他除了交響曲產量大(十五首)之外,這些作品也隱約記下他的人生歷程,以及前蘇聯政治、文化、藝術潮流的映影。 早年接觸蕭士塔可維奇,其作品還充滿神秘的氣氛。因為反共抗俄高壓未解,沒有人敢正大光明欣賞共產世界作品。由於這些作品的存在時空與今人如此貼近而敏感,以致身後留下許多謎團。老蕭到底是黑暗帝國幫兇,還是忍辱負重的自由鬥士?直到現在,仍像懸疑詭譎的推理電影,讓世人反覆玩味,呈現截然不同的詮釋。 簡文彬發現完馬勒,接著要破土翻掘蕭士塔可維奇,此舉確是大膽而出人意表。因為老蕭除了上述特質,客觀來說,在本地受歡迎和被瞭解的程度確是不高,多部作品在台灣更屬首演。不過換個方向看,不也正因如此才值得去「發現」嗎? 個人認為,音樂世界是與日俱變的,每部作品與展演,都帶給大眾一次經驗、一次成長。透過對這套作品及相關議題的關切,樂壇多多少少有所進化。本樂季首度邀請劉岠渭老師開出十場專題講座,透過劉老師有名的精剖細批,非讓這套作品真相大白不可。誠如蕭士塔可維奇遺言:「只要仔細研究我的音樂,就能了解真正的我,以及藝術家的我。」就從這個月開始,來趟前蘇聯音樂的發現之旅吧。
-
音樂
讓觀眾自由體會威爾第的「最後笑聲」
飾唱法斯塔夫的尤卡.拉斯萊能音質圓潤漂亮,狀態絕佳。其喜趣方面的表演頗為自制,不以誇張為尚,適度傳達出時不我予的無奈與悲哀,詮釋角度比較接近朱里尼的意境,面臨人生晚秋的聽眾應該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好個喜劇之王
法斯塔夫 Fantastic Flastaff!
他是顢頇可惡、縱慾輕佻的破落騎士 在女人堆中嬉戲玩耍,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滿足口腹之欲; 他是幽默風趣、機智浪漫的喜劇之王 情節笑料通過他的言行妙趣橫生,荒謬突梯叫人捧腹不已 他是莎士比亞的筆下最經典的丑角──法斯塔夫 向莎翁致意,威爾第晚年最後一部作品《法斯塔夫》讓莎劇丑角躍上舞台挑大梁。 這齣被譽為歌劇史上最出類拔萃的喜歌劇之一, 世界各著名歌劇院長演不衰的基本戲碼,國內首度全本搬演。 NSO找來搞怪出名的導演魏瑛娟,以狂歡嘉年華為名, 在音樂廰上演一場炫人目光的服裝秀, 還要讓指揮簡文彬和法斯塔變身雙胞胎。這戲法該怎麼變? 且讓我們聽聽「劇場女巫」魏瑛娟現身說分明!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芝加哥》 NSO馬勒第八交響曲
所謂的美國風味有時像臭奶酪,喜歡的人甘之如飴,討厭的人避之猶恐不及。《芝加哥》毫不保留地,把土生土長的美式趣味推到極端,勢必在觀眾群造成兩極反應。 嚮往演藝事業的女歌手,槍殺謊騙她的登徒子,結果卻因收買律師、並操弄媒體,而在獄中一夕成名。色情、暴力、欺詐、功利所有社會上血淋淋的陰暗,全被搬到舞台上當成嬉鬧素材。但在舞台之上,《芝加哥》卻是無比嚴謹,不要說豪華絕倫的爵士樂,演員肌肉就是肌肉、大腿就是大腿,扭腰擺臀都是太空梭規格,不容一絲瑕疵。也許正因如此,舞台簡單到幾乎只剩一桌二椅,可能設計者就是希望觀眾把注意力聚焦到演員的歌藝和肢體吧。 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是史上最龐大的作品。馬勒創作時真的想太多了,恨不得把腦裡能有的東西,全都打包塞進作品裡。偏偏他又有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能耐。他說:「你不妨想像無垠宇宙發出聲響的情形,那簡直不是人類的聲音,而是太陽運行的聲音了。」如果演得好,經過一個多小時醞釀,曲終可以帶來集體靈魂出竅般的效應。幾年前NSO曾演過一次,只見指揮尤里麥爾疲於奔命,效果並不理想,這回就看台灣之子簡文彬的吧!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哥倫•布雷高維克與NSO馬勒第六交響曲
在電影尚未誕生的十九世紀初,白遼士就以《幻想交響曲》昭告世人,原來聆賞音樂也是可以想像劇情畫面的。國家音樂廳在六月就有兩場精采節目,在此推薦給喜好在樂音中尋找視覺幻想的樂迷們。 電影配樂始終是樂團在和普羅大眾交流時最常被演奏的曲目類型,去年康澤爾率領NSO連演三場的「發燒電影院」深受廣大回響便是最佳例子,但是,整場由配樂家親自指揮個人作品的音樂會,在台灣就相當罕見了。 來自波士尼亞的配樂家哥倫.布雷高維克就將在六月五日晚上的「哥倫布雷高維克音樂會」中率領自己的專屬樂團演出他過去二十年的經典作品。而他音樂中濃厚的吉普賽風格,更是有別於好萊塢慣用的大氣勢管絃樂風,獨樹一格。 NSO的年度企畫「發現馬勒系列」即將進入尾聲。第六號交響曲處處充滿讓人驚喜的音樂轉折,是個人認為馬勒十首交響樂中最富有「劇情魅力」的作品。十二號下午的「搏擊命運的人」就將演出這首八十分鐘長的傑作,且再度請來肢體語言像在跳舞的井上道義(原來他小時候學過十年的芭蕾!)擔綱指揮,想必一定能將這首神經質的作品詮釋得更為精采!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一個指揮與八個法斯塔夫
魏瑛娟的劇場作品風格向來聲色奪人, 肢體與音樂互動頻仍,在她的手下, 《法斯塔夫》不但要聲樂家們既聲又舞, 還把指揮簡文彬也化為演員的一部分, 整場將成為一場熱鬧繽紛的大型時尚服裝秀。
-
音樂
小提琴奇才與作曲奇才的春日之約
二○○三年四月,明茲曾來台指揮NSO演出馬勒第一交響曲,並演奏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音樂中充滿了兩位作曲家年少時代的熱情思緒,及繁複多變的美感;今年與NSO再次攜手,演出明朗愉悅的孟德爾頌作品,要讓台灣觀眾感受充滿這位小提琴奇才的浪漫情懷。
-
音樂新訊
長號樂手的炫麗競技
四把長號能變化出多少表情?NSO銅管名家音樂會上,四位神乎其技的長號獨奏家秀給你看!來自美國的「Four of a Kind」長號四重奏與NSO銅管聲部共同演出兩場音樂會,第一場推出多首當代作曲家的長號協奏曲,第二場則展現巴赫、海頓、孟德爾頌等作曲家古典的四重奏曲目。 管樂合奏團可以說是本世紀才開始風行的一種演奏型態,這種集合眾多管樂器所成的樂團,源自於一七六三年由普魯士軍團樂隊的樂器編制,近年來則有許多管樂演奏家組成較為自由的編制型態,形成新的音響效果,管樂的演出風格也愈來愈多元開濶。 「Four of a Kind」長號四重奏由四位出色的長號樂手組成,團長阿雷希現為紐約愛樂管絃樂團首席長號,赫曼是一位活躍的室內樂音樂家,羅倫斯為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長號首席,波林杰則於一九八六年應費城管絃樂團音樂總監慕提之邀入團,除了每年參與百餘場音樂會外,還忙於錄音與國際巡迴演出。原本在不同樂團各據山頭的演奏家,同台競技,樂迷可望一飽耳福。(廖俊逞)
-
音樂
匠心獨運的新穎筆觸
蕭斯塔可維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由絃樂團、鋼琴和獨奏小號聯合演出,因其振奮的旋律和變化多端的氛圍而備受喜愛。去年剛贏得聖彼得堡浦羅柯菲夫鋼琴大賽銅牌的小將嚴俊傑,觸鍵晶瑩剔透,表情敏銳纖細,沙場老將葉樹涵的小號則吹出意氣風發的金管氣派。呂紹嘉將樂團控制得滴水不漏,無論爵士樂風節奏或窩心的抒情神韻,均無懈可擊。
-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精神科醫生
王浩威:把兩廳院當作生活煞車的地方
王浩威,兩廳院「異想卡」的代言人,也是一個忙著右腦與左腦並用的精神科醫生。對他而言,欣賞兩廳院節目,猶如從一成不變的生活常軌,暫時出走到一旁的小路,藉由短暫的離開,讓自己獲得全新開始的能量。
-
音樂新訊
年輕旅人之歌,唱出馬勒的青春煩惱
如果不懂馬勒,該如何入門,《年輕旅人之歌》是NSO當家指揮簡文彬的推薦。對於愛情,相信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年輕旅人之歌》一曲就是二十三歲的少年馬勒為愛所苦時的作品,當戀人琵琶別抱時,為愛人心碎,哀嘆、失望與難以言喻的痛苦,藉由創作抒發而出,偉大的作曲家馬勒也有少年維特的煩惱! 馬勒系列之「被遺忘的天使」,還將演出五首《呂克特之歌》和第四號交響曲。《呂克特之歌》堪稱浪漫樂派最後的壓軸大作,充分展現馬勒文學音樂雙修的天才;第四號交響曲則有別於馬勒大多數作品的屬性,在馬勒經歷了第二及第三號交響曲的激越澎湃後,呈現出恬靜、明朗、活潑與喜樂,不只為其第一段交響曲創作時期作結語,也為往後的交響曲內涵作形式與精神上的轉移。(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