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鳳
-
專題
我心平靜之所在
傳統藝術的綿延,其所仰賴的是現代創作者的推陳出新。且所謂的「新」,往往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身處現代,謹守初衷,卻無懼各種未知挑戰。然而,如活水一般泉湧不息的心,如何在其中得到平靜的能量呢?本次企畫邀請當代歌仔戲藝術家孫翠鳳與陳亞蘭,從「我心中平靜之地」出發,討論作為一名傳統戲創作者,在紛擾的世事,如何取得心理的安定?
-
專題
孫翠鳳 上台前一句「不能失敗」,讓她活出無限精采
歌仔戲是活的,是萬變的,對孫翠鳳來說,卻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 在這行當裡,多的是自小練功的歌仔戲演員,而如人所知,現為知名演員的孫翠鳳,卻是在婚後、二十來歲才加入明華園歌仔戲劇團、正式開啟戲路以旁人眼裡看來,這樣的起步簡直「太晚了」。偏偏,也這樣的她,給自己殺出了一條能文能武、無論小生旦角都難不倒的道路。能夠如此,除了仰賴她天不怕地不怕的練功性格,也歸功她在加入戲班以前,就勤於看戲的眼睛,「我坐在底下當觀眾的時候,知道哪樣無趣、哪樣會讓人目不轉睛,所以後來演戲之前也都要先說服自己,至少要演出讓自己覺得好看的戲。」 孫翠鳳是自己最嚴格的觀眾,因而打造出生生有力的靈魂。談起歌仔戲,她中氣十足,興奮非常,向我們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歌仔戲這一百多年來,沒有停止改變過。」
-
戲劇 心中有愛,就可以撐起一個家
《叫我林彩香!》向台灣母親致敬
2020年中,趣味家庭生活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開播,由鍾欣凌擔綱女主角,飾演婆婆林彩香,帶給觀眾許多笑中帶淚的觀影時刻,不僅拿下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與最佳男配角獎,後續也宣布第二季開拍,以及在2023年初推出電影《我的婆婆怎麼把〇〇搞丟了》。 在影視作品上,大家看到的已經是為了家庭、子女奉獻一生的婆婆,而春河劇團的新作品《叫我林彩香!》,則作為前傳,將場景拉回婆婆的年輕時代,看看林彩香是如何從女兒、妻子、媽媽等多重角色的學習中,成為懂得疼惜自己的婆婆。 重回婆婆的少女時期 舞台劇《叫我林彩香!》的出現,擔任編劇的柯志遠是靈魂人物。「喜劇很難,但《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用近乎荒謬的戲劇風格來談論嚴肅的家庭主題,而且演員們的表現行雲流水,拿捏得很精準。」早在電視劇上映時,柯志遠就對這部作品十分有感,也不禁好奇這位婆婆究竟有過什麼樣的遭遇,才讓她能用幽默、自我解嘲的方式去面對許多人生殘忍時刻。 於是,柯志遠決定透過創作來回答這個疑問,這是《叫我林彩香!》的開始,劇本從林彩香的少女時期寫起,根據電視劇劇情推算,此時是1970年代,恰好是柯志遠親身經歷的歲月,許多素材信手捻來,比方林青霞、楚留香等當時風靡20、30歲年輕人的人物,都成了劇本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1974年林青霞出道後,許多女生在她身上學到的是:『原來我可以有自己的樣子,我不是屬於某個家庭裡的誰誰誰。』」在柯志遠筆下,林青霞所傳遞出的女性形象,同樣對少女林彩香的成長帶來重要的刺激與鼓舞。而鼻子聞不到的楚留香,則成為劇中彩香母親林莊阿綢的特性。柯志遠還透露,沒有太多雜音、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70年代社會氛圍,也是《叫我林彩香!》的一大看點。
-
戲曲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
穿越古今聚焦本土 戲說百年信仰傳奇
將於九月下旬推出的明華園戲劇總團新作《鯤鯓平卷》,由編導陳勝國採集南鯤鯓地方傳說,有如卷軸般穿越古今兩百年,連環鋪陳故事,結合明華園擅長的神仙戲和台灣鄉土歷史,重現外台戲班常演的《囝仔公鬥五府千歲》。這回明華園精銳盡出,除了鐵三角孫翠鳳、陳勝在與鄭雅升,團長陳勝福苦心栽培的青年軍也擔當重任,陳昭婷、陳子豪、李郁真皆上台展現功力。
-
戲曲 明華園九十周年大戲 名角擔綱綠葉
《大河彈劍》 新生代嶄露頭角
「這是明華園的傳承元年!」作為明華園九十周年大戲的《大河彈劍》,雖脫胎自一九九三年首演作品《李靖斬龍》,也是主演孫翠鳳演前受傷、奮力上場的傷痛之作;但編劇陳勝國五度易稿、為演員量身設戲,讓孫翠鳳交棒徒弟李郁真,擔綱主演,其他名角甘為綠葉,展現陳勝福接任團長後對「傳承」的企圖與實踐。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明華園歌仔戲團《龍抬頭》
陳勝國舊作新編 重探「復仇」真義
明華園這次在TIFA搬演的《龍抬頭》,改寫自十二年前的《王子復仇記》,不同於原版著重宮鬥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呈現人性的自私險惡,編導陳勝國這次的改寫加重「復仇」面向、探討愛恨怨仇。《龍抬頭》由當家小生孫翠鳳、小旦鄭雅升與丑角陳勝在主演,三人皆有不少內心戲的詮釋。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明華園戲劇總團《么嘍正傳》
顛覆善惡二分 刻畫角色人性
明華園編導陳勝國寫完「八仙系列」,重返人間,他給自己的功課是,要將人性複雜的各種面向,赤裸裸呈現在舞台上,於是誕生了新作《么嘍正傳》。《么嘍正傳》敘述一群雖出身低微但重情重義的山寨嘍囉與官方糾葛的世代恩怨,由當家小生孫翠鳳、小旦鄭雅升、丑角陳勝在與第三代青年演員陳昭婷主演,四人分飾八角。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明華園「八仙傳奇」完結篇
糾葛於親情與義理間 《曹國舅》勸人為善
明華園睽違四年的經典「八仙系列」,繼長達六小時的《何仙姑》之後,將推出新作《曹國舅》,為「八仙傳奇」系列劃下句點。本劇仍由明華園三大台柱孫翠鳳、陳勝在與鄭雅升演出,劇情錯綜複雜,主旨正是在勸人為善,強調「福雖未到,禍已遠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與靈魂對話,與人相處
如果你以為《海神家族》這本小說如此動人,那麼在劇場裡,陳玉慧也會「利用」歌仔戲表演、而讓觀眾情緒被渲染得「血肉模糊」,那可是嚴重的「誤讀」。她問:「私底下,生活裡,妳真的覺得台灣人話很多嗎?」陳玉慧對照自身生活經驗,「台灣人的話,不多,所以,這齣戲絕對不會是話劇。」從語言反差的角度切入創作立場,陳玉慧想要用西方歌劇的結構,來呈現這齣充滿歌仔戲曲調的表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孫翠鳳、陳昭婷 一趟征服自己的旅程
從行當分明、程式清晰的歌仔戲舞台,走進必須放下身段、呈現真實的現代劇場,來自明華園的當紅小生孫翠鳳與她的女兒陳昭婷,如何在陳玉慧的手中,轉換性別與年齡,扮演一對不倫的叔嫂戀人?丟卻了傳統戲曲身段的「保護色」,孫翠鳳融合自己排演電視、電影的經驗來創作舞台角色,而陳昭婷則誠實地將自己的內在,全然攤在導演觀眾的面前。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要身段 從情感迸燃
為了試探膠著的肢體移動,導演想玩個關於「火」的練習。火在燒,是燒了痛著?心頭灼燒似焦?還是像火那樣,硬是吞噬了眼前周遭? 明華園的演員突然沿著石壁流動的山澗,走動、變形;隨著「水」,變換速度與節奏,變化表象的模擬。導演說,動作要從內在衝動而出;不要習慣、不要身段,這個衝動,是情感。
-
其他分類 馬政府國策顧問出爐 知名藝文人士入列
國策顧問必須放在體制運作中,才能發揮實效
總統馬英九於一月十三日正式核聘新任總統府無給職資政包括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巨大機械董事長劉金標等十三人,無給職國策顧問則有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孫翠鳳等五十八人,聘任期自今年元月起至十二月卅一日止,為期一年。無給職國策顧問共五十八人,藝文界人士包括明華園戲劇總團首席台柱孫翠鳳、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畫家李錫奇、畫家廖德政、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行政總監許博允、真五洲掌中劇團團長黃俊雄、中華民國聲樂家協會榮譽理事長申學庸。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台上 深情扮愛侶 戲棚下 慈母兼嚴師
他們的緣分不止一樁,或師徒,或親子,或工作夥伴 在藝術的領域裡攜手並行,在人生的路途上扶持前進 多重奏的緣分,是否也造就不同的藝術領悟?
-
戲曲
演出新訊:戲曲篇
戲中串戲,一窩旦各顯本事 國光慶生,演出熱鬧戲《大溪皇莊》 為歡慶成立九週年,國光劇團這個月特地選了結合歡樂、喜慶與熱鬧的武打場面的《大溪皇莊》來慶生。 故事內容倒是簡單:溪皇莊的一群壞人抓來一個好人關在溪皇莊裡,而一群好人計畫假扮成一個戲班子,混進溪皇莊中演出,再伺機救出好人。因為人物眾多熱鬧,排場大,因而取名《大溪皇莊》。 假扮成戲班子的有十名美女,各自亮相,一路趕至溪皇莊的路上,是本戲的一個重要段子〈十美跑車〉。而戲班子到了溪皇莊,演出的戲中戲成了本齣戲的壓軸,這〈戲中串戲〉,以往都是隨意發揮,不過這回十美用了各種地方戲曲,如京戲、崑曲、歌仔戲、黃梅調等來唱梁祝大匯演,最壓軸部分,則由國光的當家旦角魏海敏自由發揮。國光的一窩旦角全出,各顯神通,全力演出〈十美跑車〉與〈戲中串戲〉,武打場面熱鬧非凡精采可期。 川劇改豫劇,演《大劈棺》新版故事 豫劇皇后王海玲新作《田姐與莊周》 國光豫劇隊的年度大戲《田姐與莊周》,是由大陸知名劇作家徐棻女士與其高徒胡成德共同創作的劇本。仍由國家文藝獎戲劇類得主、豫劇皇后王海玲擔綱,並邀得國光劇團京劇老生唐文華跨界演出。 《田姐與莊周》的故事改編自傳統劇碼《大劈棺》,敘述莊周的妻子田氏愛上了風流倜儻、貌似潘安的楚王孫;莊周察覺到田姐有貳心,決定裝死試妻,具有法術的莊周得到精靈們的協助,試探田姐心意,並幻化為楚王孫模樣勾引田姐,又以腦疾復發需以人腦醫治給田姐出難題,誘使田姐決心劈棺取莊周腦袋。 莊周試妻的結果,他決定成全田姐與楚王孫的愛情,給了休書讓田姐恢復自由身,但田姐卻羞愧地無地自容,決定尋短。 王海玲飾演田姐,唐文華則將扮演莊周。這是國光豫劇隊繼二○○○年推出由川劇改編的《中國公主杜蘭朵》後,第二次採用川劇改編劇本,川劇改編豫劇在音樂方面有一級作曲家耿玉卿把關,同時也依劇情需要,保留川劇表演中具有特色的「變臉」與「噴火」等精采演出。 端午
-
戲曲
另類史觀,戲耍兒女情長
《鴨》劇明顯地以愛情為主軸,錯綜複雜的男女關係主導了《鴨》劇劇情發展,英雄豪情、壯士悲歌反而被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如此一來,《鴨》劇不但偏離史料、篡改歷史,更且是扭曲歷史,自創史觀,將草莽英雄傳演繹成愛情倫理悲劇了。
-
戲曲
戲,以及戲之外的
明華園要能夠荷擔更大的藝術期許,就必須將社會性、功能性、野台形式的演出,與藝術性、現代劇場形式的演出作一更明顯的「經營型」區隔,用更開闊的態度結合諸方力量來做藝術性的演出。
-
焦點
天價不抵自製 明華園新戲《燕雲十六州》
去年省敎育廳撥千萬邀明華園與台灣省交樂團合作一齣嶄新歌仔戲,幾經考量,明華園放棄了這史無前例的天價,自行製作,延聘大陸編曲家山風渡海跨刀譜曲,中廣國樂團演奏。
-
台前幕後
爲歌仔戲打世界江山
去年十月從法國歸來的明華園,今年又發表了進攻國際舞台(奧地利、美、日)以及深入本土社區(學校、鄕下、甚至客家村、眷村等等)的計畫。這個邁入第六十六年的歌仔戲團是怎樣經營得如此有聲有色呢?團長陳勝福在此透露些訣竅。
-
演出評論 Review
身後是非誰管得
《逐鹿天下》雖然也「以實作虛」,但其中對劉項事迹的剪裁點染和性情的刻畫誇張,出人意表的程度,眞是曠古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