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楼西剧场发起的「1+1青年导演戏剧制造计划」海报。(截自鼓楼西剧场微博)
北京

鼓楼西剧场不畏疫情培育小剧场人才

疫情的迭宕起伏,让表演艺术吃足苦头,创作力与演出活力大受打击。稍好的时候,因为国际团队进不来,市场对国内节目的需求大增,舞台表演似乎又见燎原之势,可惜好景不常。按目前情况看来,今年能够维持低度的演出质与量就不容易了。隷属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今年4月虽仍照常推出主题定为「歌咏华章」的歌剧节,很明显地是以中国歌剧为主,开幕大戏是10年前的旧作、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可以想见此次旧作新演居多。

疫情的迭宕起伏,让表演艺术吃足苦头,创作力与演出活力大受打击。稍好的时候,因为国际团队进不来,市场对国内节目的需求大增,舞台表演似乎又见燎原之势,可惜好景不常。按目前情况看来,今年能够维持低度的演出质与量就不容易了。隷属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今年4月虽仍照常推出主题定为「歌咏华章」的歌剧节,很明显地是以中国歌剧为主,开幕大戏是10年前的旧作、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可以想见此次旧作新演居多。

官方机构已然如此,民间单位的生存困境更大,但像蓬蒿剧场和鼓楼西剧场这种纯粹性较高的小剧场仍然不愿意就此罢休,蓬蒿虽然声调微弱,但小活动不断;鼓楼西则展现出逆流而上之势,2021年3月联手阿里大麦Mailive、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和江苏新时代集团,推出「1+1青年导演戏剧制造计划」。在承平时代,这种培育新人的计划不少见,成果不彰也见多不怪,但鼓楼西剧场在最不可为的时期,做了一件最令人期待的事。这个计划将由8位中生代导演:丁一滕、何雨繁、李响、邵斯凡、张慧、张彤、张一驰与赵淼,手把手地带著8位新人,教导加合作,从实作中吸取经验,同时也征集新剧本,培养编剧人才。最终希望有8部风格各异、充满个性的全新剧码能够在舞台上亮相。鼓楼西剧场在成立7年之后,从一个特色剧场升格为小剧场人才培养的平台,这对一个资源并不充裕的团队而言,非常不容易。

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歌剧节让人庆幸国家力量能够支撑表演艺术,但鼓楼西的不畏艰难,在百般的困境之下,仍然力求为小剧场的再崛起点燃生机,则令人佩服。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