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预期中共20大之后放宽防疫措施势在必行,但一夜之间的解放,却也使得表演艺术界欣喜得有点手足无措。这3年对民间表演艺术界的打击沉重且彻底,疫情后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尚待观察,但这种关注市场机制的力量相对于国有院团的非市场目的的演出来说非常重要。这几年国有院团的节目占据大幅被压缩的市场,虽然在制作上有足够的资源做到赏心悦目,但主旋律与红色题材的清一色内容,就艺术观赏及娱乐性而言,这种偏狭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3年隔绝的心理反弹,就具体展现在沉浸式演出的体验。沉浸式戏剧在疫情前就已经是最受关注的演出形式,创作者与制作方顺应大势的心理可以体会。「开心麻花」在2021年年初就推出了新空间系列喜剧,希望用不同于传统剧场的空间,翻转观众观赏的体验。首部作品《偷心晚宴》除了沉浸式体验之外,也根据剧情设置了互动情景,让观演者代入角色,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种方式见仁见智,端看文本与互动的机制是否为大多数观众认可。可惜的是疫情反复无常,演出无法持续,迄今还没见到真正有效的观众反馈和票房效益。但可以预见的是,处于主旋律与红色主题演出光谱另一端的沉浸式演出,肯定将会承接疫情后观众对表演艺术的期待。
疫情后乐观的估计,中国演艺产业的产值在2025年将达到68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高点。疫情期间对表演艺术的出路有各种的思考与试验,但囿于临场体验的本质,只能注满对疫情结束的渴望,表演艺术会不会迎来报复性的消费,2023年上半年就可见分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