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 Tsai
-
舞蹈 如果人生有B面,不管什么都给我多来一点
睽违4年 林素莲推出长篇《MORE MORE Paradise》
如果说人生的际遇千奇百怪,痛苦悲哀占了近一半,那日常与情感的B面,应该要是喜乐与欢快?由小事制作副团长林素莲编创,年度制作《MORE MORE Paradise》要在被关了无数窗的地狱里,试著撞开另一扇门,寻找光谱另一端的天堂。 小事制作与视觉艺术家庄哲玮相遇得早,始于2019年有章艺术博物馆的作品《宇宙的征兆》,以庄哲玮的服装秀为主轴,小事制作担纲舞蹈演出。《乐园》的灵感则起源于2023年松烟「原创基地节」,有了先前的合作经验,《乐园》的成型相对快速,庄哲玮以波希三联画《人间乐园》为灵感,以 AI 生成画作为背景,搭配重金属摇滚乐,小事制作的舞蹈带来一场喧闹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这场演出像是火苗,点燃艺术总监杨乃璇的想像,趁著与 IP LOCKERS 即将开启的密切合作,决定将《乐园》延伸发展,重新编创成2024年度制作。这一次的编创,她属意久未创作的林素莲。 说久不久,林素莲的上一次编创是4年前2020新点子实验场《从一数到五》,她不讳言那一次的经验是苦涩的,有伤的。她毫不犹豫地转身回去跳舞,带著创作的伤,却又在隔年碰上身体的意外,伤的是双腿,舞者的腿。尽管事过境迁,谈起那段日子总是低落,然而当她被指派新作编创时,林素莲选择逼自己回看跌倒后的那段日子,想著《乐园》,回望地狱。
-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葡萄牙编舞家
马可.达席尔瓦.费雷拉 以混融的舞步回探历史
马可.达席尔瓦.费雷拉(Marco da Silva Ferreira)一直在寻找某种更好的表达方式。 这名来自葡萄牙的编舞家,过去曾是游泳运动员,长期浸滞在水中。在这样几乎零互动、纯物理性的运动状态下,他总觉得心灵被禁锢,感受不到表达自我的可能,直到遇见舞蹈。透过舞蹈的身体运作,他头一次感到可以思考、展现情绪,可以感觉,也可以表达感觉。 从街舞到当代舞蹈,再到编舞家。身兼编舞家与舞者的作品《狂履》(CARCAA)由10名舞者与2位音乐家共同创作,透过葡萄牙传统舞蹈「脚谱」(footwork)为媒介,混融传统与当代肢体,以繁复有力的编舞直指当代议题,带动跨国界与跨世代的思辨与讨论,以及对己身历史的回望。 身体映照著国家 限制中对自由的渴望 回忆过往,马可认为游泳带给身体的疲劳远盖过悠游的美好,竞赛更带来无形的压迫与倦怠。因此在接触舞蹈时,他体会到截然不同的疗愈与自由。起初他并不认为游泳对他的身体有所影响,是过了很久之后才意会到,水中的练习不但带给他强大的核心,也提升了四肢的力量,帮助他跳舞时进行更好的发挥。对他来说,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水以外的地方也能如此有力地运作、发挥有控制的慢舞、展现抵抗地心引力的动作,才渐渐与过去厌倦游泳的自己和解,拥抱游泳带给身体的更多可能性。 曾经历长达48年独裁统治的葡萄牙,是到1974年4月25日,一场不流血政变才迎来民主与自由。今年甫庆祝完的「康乃馨革命50周年」,正是葡萄牙民主化的年纪,也是拥有自由的时长。相隔12年,1986年出生的马可,成长过程所经历与深受影响的,几乎是全面覆盖的美国流行文化,从MTV、流行音乐,到他当年最喜欢的编舞家 Wade Robson,都是曾为美国流行歌手创造潮流的重要推手。有趣的是,在他有记忆以来,上两个世代的长辈对传统文化总带有特殊的负面观感,对他们来说,那些是过往独裁统治时期「重新制造」的葡萄牙,是标准化与规范后的产物,打从心底不愿意与自己画上等号。 对压迫的反抗引出对自由的渴望,造就了如今葡萄牙的模样,也形塑了马可的成长过程。一直到他开始编舞,才真正回望过往,重新思考历史与传统对当代葡萄牙人民的意义。
-
舞蹈 是时候来找亚洲DNA了!
第2届 Dance Now Asia 串连4国开启舞蹈对话
汇聚了无数岛屿、语言、文化,长出了多元的身体、艺术与舞蹈风貌,「岛屿」型态让亚洲的国家各自独立也各自独特,却也因为过往的殖民历史,在追求西方舞蹈艺术之余,依然保有自己的文化容貌、内涵与自我。解殖之路漫漫,但隐藏在各岛屿里的文化能量,依旧是在千禧年后开始逐步修复、重塑;找到自己的身体,也找回身体的声音。 古迹转生 成为台湾舞蹈安身之处 近百年前,台北市中山堂于1936年完工启用,时名「台北市公会堂」;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中山堂成为重要的集会空间,拥有座椅与舞台的「中正厅」成为表演与发表演说的场地,「光复厅」则成为宴请宾客的主要空间。2019年文化部指定中山堂为国定古迹,建筑虽老,依旧是保有80年前的风华与韵味,并始终作为文化场地默默贡献一己之力,台湾重要的舞蹈家蔡瑞月、林怀民的职涯首演皆发生在此。 中山堂转型的讨论历时多年,最终决定以「舞蹈中心」作为转型目标,于去年(2023年)首办「Dance Now Asia 亚洲舞蹈艺术节」试水温,今年再度由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院长、Meimage舞团艺术总监何晓玫担任策展人,于9月27日至29日举办「2024 Dance Now Asia」,让如水一般的舞蹈艺术,持续点亮这座充满历史的古迹建筑。 作为10年转型计划的起步,何晓玫认为,让场馆藉著舞蹈节来理解与想像舞蹈使用的可能性与需求面是首要目标;其次,再藉著国际型 Festival 的机会纳入国际的舞蹈能量,创造交流之余,也奠定台湾舞蹈中心的广度与宽度,而 Dance Now Asia 就肩负著如此重责大任。 「亚洲的国家很多,岛屿更多,从文化、宗教、信仰到民族性都很丰富,各自长成独一无二的样貌。」随舞团巡演交流国际多年,何晓玫观察到亚洲国家就像一块未开发完全的瑰宝,尽管过往我们的舞蹈教育多是面向西方,但近几年彼此都有意识地回望己身,试著在西方的身体训练之外,向内挖掘,探询亚洲自己的DNA。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小事制作艺术总监
杨乃璇:尊重,让我们同等精采,创造更宽广的艺术能量
去纽约那一年,她看到女生擦口红很好看,就买了一支,5块美金。看著镜中擦上口红的自己,她很喜欢。回到台湾,她擦了大红唇膏去学校,一上课就被消遣,「妳今天是要去哪?」她耸耸肩说:「我今天就想长得不一样。」 那个「不一样」宛如一根刺,戳著每个人的神经,杨乃璇说,「那段时间在台湾最重要的日常练习,尽管不容易,就是要练习不畏惧他人的眼光。」 在外人眼中,风格与个性都十分鲜明的编舞家与舞者杨乃璇,近年刚发表的作品《Je suis en forme 我的老派,我的派对》,开场就打破舞台的第四面墙,将观众引导到台上,请大家让「身体」先看,感受自然的律动,加入作品的频率。杨乃璇与舞蹈同好于2014年合伙成立的「小事制作」,如今迈入第10年,成员来到16人,及一位舞团正职经理。团员舞风各有所长,半数有街舞背景,是一个团员之间平等经营与互助的「表演艺术合作社」。然而不同舞风混融下来,群舞合作和谐,个人亦保有自我,一字排开个个风格鲜明,拥有自己的模样与性格。 她笑说这应该是外界总是把小事归类「街舞团队」的原因,太有个性又太难定义了。重点并非舞风,而是他们展现出来的态度与性格。作为核心人物的杨乃璇是舞蹈科班出身,总是努力尝试不忘本,也始终没有往所谓的「标准」靠拢,而是竭尽所能地,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
特别企画 Feature 街舞舞者
洪翊博:就算是水,也还是名为洪翊博的水
小时候的洪翊博特别害羞,喜欢动身体,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讲话。小学六年级练到跆拳道黑带,后来不练了,他含蓄地说:「我喜欢Battle,但我不喜欢真的打到对方身体的感觉。」然而打开洪翊博近年的舞蹈影片,音乐一下就变身的他,在舞蹈Battle的场上无疑是一名攻击性强大的对手,不仅音乐对点精准,动作多元具水准,个人特色更是鲜明吸睛,「这种不用碰到对手身体,又能分出高下的比赛,比较适合我啦。」腼腆地笑容与谈吐,不带一丝攻击感,动作更是小心翼翼。 只有在舞蹈里,洪翊博才会化身Pobo,变身Battle魔王。 有弹性的身体,有故事的编舞 他不爱展现自己,但对于身体可以做到的事情充满好奇。早期的洪翊博一如充满自学力的街舞人,会在网路影音查找有兴趣的跳舞影片,边看边跟著学,YouTube、网路论坛是他的学习来源,相较于亚洲舞风,他更偏爱欧洲街舞舞者的影片,「他们很会拗身体,做出奇异的动作,可能跟当代舞的背景有关。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跳舞特色应该就是来自那里。」 算上自学的时间,27岁的洪翊博舞龄已超过15年。国中时妈妈带他去舞蹈教室,是他第一堂正式的舞蹈课,原先害羞闭俗的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帅气的Breaking,更意外地爱上Battle,不会造成身体伤害的比舞令他著迷。后来妈妈又拖著他去接触其他舞蹈风格,体验不同身体的用法,逐渐融合成洪翊博现在强烈的身体特色。 他的身体比一般街舞舞者来得更有弹性,也以充满细节的控制与故事性编舞闻名。从小爱看动漫的洪翊博,脑中无时无刻都有二次元的画面在奔跑,也顺著他的身体动能变成舞蹈动作的内容,也因此他特别擅长兼具逻辑与故事性的Krump。 「我拿著一把枪,射我自己的头,然后我闪开、接住子弹,子弹变成烟,我点火,吐气~」信手捻来的情节满满的细节,坐在位子上的他下半身不动,单靠上半身动作就能演完一场戏。每个动作都对在点上,精准得像是自带节拍器,也像是自带魔法的Storyteller。 漫画的笔触跟线条会放大角色的肢体感,像是用力、动态移动、表情变换,他会在跳舞的时候自脑中取材,揣摩角色的样态,在剧情推进间偷偷埋入内心的情感。「我不喜欢太正面的角色,像是《航海王》的鲁夫,或是后来变得太完美的《火影忍者》鸣人;我喜
-
艺号人物 People 英国编舞家
马修.伯恩 引爆青年震荡,让经典活出当代模样
剧院群聚的伦敦西区,英国编舞家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的名字代表著惊喜。将经典芭蕾舞作赋予当代的改编与诠释,是他独树一格且风靡西区的标志。1995年他推出全男性芭蕾舞者版本《天鹅湖》(Swan Lake),天鹅成为充满攻击性的强壮生物,王子更爱上男天鹅,对比过往的柔情诠释,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在有力的肢体表演下展现全新风貌,隔年就获得英国剧场奥利佛奖;两年后前往纽约百老汇巡演,更获得美国剧场界最高荣誉东尼奖导演与编舞的肯定,成为21世纪初的重要舞剧经典。 然而马修并没有在高峰停下脚步,而是放手展开一系列充满野心与挑战的创作,他成立的「新冒险舞团」至今已推出35部舞作,其中由马修担任导演与编舞的有13部,包括改编经典的《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2005)、《灰姑娘》(Cinderella,2010)、《睡美人》(Sleeping Beauty,2015)、《红舞鞋》(The Red Shoes,2016)等,以及即将在今年巡演至亚洲的《罗密欧与茱丽叶》(Romeo and Juliet,2019)。而集口碑与票房于一身的马修,也在2016年获英国皇室授予爵士的荣誉。 从小种下的创作启蒙 1960年出生,成长于英国伦敦,裨益于地缘,马修成长过程就常跟著父母造访电影院和剧院,他回忆:「印象中他们没有太多钱,所以我们总是坐在最顶层,最便宜的座位区。」然而马修正式学舞的时间相对地晚,22岁才进入伦敦拉邦中心,毕业后跟著拉邦中心的过渡舞团(Transitions Dance Company)进行两年的巡演。很多人以为他是先跳舞才编舞,其实不然,马修早在5岁就开始频繁参与社区、学校的大小演出,尽管没有正式学过表演,但他从小就会试著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演出,「换个方式试试看」的念头可说是他编舞的启蒙,过程中他也一路自学舞蹈,直到长大才正式进入学校学习。而父母为他培养的看戏兴趣,则是他从小就身兼影迷、戏迷,最终更投入剧场工作的重要启发。 随著他为电视、剧院和其他舞团的编舞工作变多,表演次数减少,最终他在1986年创立公司开始个人创作。如今64岁的他,依旧充满热情地表示,这是他一直以来最喜欢做的事,未曾改变。
-
舞蹈
有没有一个声音,能让我们认出彼此?
「唱一首小时候听过的儿歌,用你习惯的语言。」这是编舞家周书毅在新作《我所起舞的地方》给9位表演者的第一个练习。 表演者们分别来自新加坡与台湾,国籍明确,Asian Chinese(亚洲华人)。但要是将他们的血液交付基因测试,结果又好比八国联军;即便是唱一首〈小星星〉,彼此的惯用语版本也是大相径庭;更不用提多元混融的成长背景,以及文化身体。他们不是精挑细选的标准舞者,却是不厌其烦挖掘自身起源的创作表演者。
-
舞蹈 姚淑芬在疫情中酝酿成形的全新舞作
《日者》 与印尼文化激荡出的一场祭典
延续近年对亚洲当代身体的探讨,编舞家姚淑芬与世纪当代舞团于2014年开启《驱动城市Dance In Asia》跨国串连计划,以当代舞蹈为引,开启跨文化的认识与交换,在疫情爆发前夕的2019年,将她们带到了印尼梭罗市(Solo)。 传统舞蹈肢体为符码,堆叠爪哇文化元素 初来乍到,姚淑芬观察当地舞者的传统舞蹈与身体训练,发现了一种有别于现代舞柔软的肢体流动,「有点像皮影戏,没有太多柔软的线条去串起动作与动作之间,反而是明确的点到点连接。」视觉画面与身体动态接近武功,讲求舞者的呼吸与基本功,对团内的舞者实属不易。而姚淑芬却在当下决定,要让台湾舞者学习交流。这套从最初就累翻舞者的训练,直接在发展起步撞上疫情,整个编舞计划延宕了两年。却也意外地让舞者多了两年的时间训练累积,从身体呼吸、肢体肌肉运用到文化的认识,渐渐地在这两年内逐步到位。 从不预设立场的姚淑芬,这次也不例外。尽管深受欧美舞蹈影响,她对东南亚的文化脉络依然好奇,也发现尽管印尼舞者多信奉伊斯兰教,当地的传统舞蹈却有不少佛教的肢体元素,更有许多融入爪哇民间,成为人民的日常举动,充满仪式感。因此她决定汲取传统舞蹈的肢体为符码,堆叠爪哇文化元素,发展出《日者》的编舞与剧场美学。 当时人在梭罗的姚淑芬也没闲著,工作之外一个人到市场闲晃,看到枝条束成的小物颇得眼缘,便兴冲冲地买回来。后来才知道,这是民间以棕榈枝制成的扫把「Palm Broom Stick」。Palm Broom Stick成为《日者》的重要道具,当舞者手持印尼扫把,用著传统舞蹈的身体,在烟雾与萨满般的吟唱间起舞,「整个画面就像我们的传说,这支舞就是一场祭典。」印尼舞者Luluk说。而民间用来扫除脏污的扫把,亦是祭典中扫除天地宇宙间不好物质的法器,就这样成为《日者》重要的道具。
-
舞蹈
带你看见心里的那道光
「人们常来淡水看夕阳,却多半在太阳落下就转身离去。」对郑宗龙来说,那一刻,好戏才正要上场。「留下的一道光,会让云层染上美丽的霞,布满整片天空,那才是最美的时刻。」
-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回应
滞留岛舞蹈剧场:打好舞作地基,创作与资源需同步经营
作为深耕南台湾的舞团,滞留岛舞蹈剧场的诞生别具意义。团长兼艺术总监张忠安因先天眼疾,在就读北艺大舞蹈系时恶化,伤退回到屏东老家。他没有放弃,舞蹈是深埋体内的热情与动力,也是他回应世界的方式。他先在从小习舞的舞蹈教室打工,尔后开始编舞,靠著编舞向外拓展视野、参加比赛得奖,最终在2010年成立滞留岛舞蹈剧场。张忠安的舞蹈,从起跑点就步步限制,先天的、后天的接踵而来,但创造让他得以实验身体上、形式上,与脑袋里的各种可能,让他自由。 关注社会议题,奠定舞团发展脉络 滞留岛的起步虽不晚,但走得并不轻松。张忠安关照真实社会的议题,他不逃避,试图透过编舞搭起共感的桥梁,唤起观众的共鸣。 舞团最初是借助屏东县文化处的演艺团队扶植,撑起基本运作;接著自2018年起年年入选国艺会「TAIWAN TOP 演艺团队」补助,以一年一作的速度,稳定推出作品,成为南台湾不容忽视的一股创作能量。张忠安从没忘记将关照的眼光向外扩散,投注社会现况,自2016年《Lost in Grey》开始,接连透过舞作探讨精障族群的处境、新住民与移工、以及劳工的议题。将日常中的「限制」转成舞蹈艺术,向大众抛掷议题弹。2019年滞留岛进驻台江文化中心,张忠安顺势将轨迹延伸到台南,以此为基地,扩大舞团的触角,同步寻找资源,接续往后的创作。
-
焦点人物
郑宗龙:顺著云门的身体脉络,让 AI 编舞
维持著两年一度的创作速率,郑宗龙的新作《波》已在上半年悄悄宣告。这不只是郑宗龙与日本科技艺术家真锅大度(Daito Manabe)的首次合作,也是他首度尝试透过AI运算编舞。在这波人工智慧的浪头上,身体与虚拟的关系是什么?在机械创造中,人类的创新又有什么独特意义?编舞家将透过《波》给出他现阶段的答案。
-
特别企画 Feature 33岁,2005年加入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热舞社
在限制中找自由
生在千禧世代,1990年次的编舞家张可扬在考上建国中学之前,著迷于当年红遍全台的嘻哈团体「麻吉」,国中就曾与友人相偕找老师学舞,也一路追随熟识的学长加入建中热舞社,开启中午练球、放学练舞的高校生活。从司令台、操场到校园后门,都有他们青春的身影;舞蹈打开了他对自由的想像,街舞细节的雕琢更启发他对身体自由的思考,也一步步将他带往规训外的人生。 「跳街舞时,修动作是很雕琢的。」眼神专注,张可扬拿自己的身体示范过往学长雕琢舞蹈动作的模样,多一点要调回来、歪一点要调回来,「所以跳街舞的人习惯看著镜子里的自己练习,」他边说著,眼神不忘示范,「但这样子练舞的我们,离开镜子后对著大众,眼神也依然对焦著远方的空气。」而他形容的「标准姿态」,是高中时期一心向往的帅气。尽管彼时因为念书、练球、练舞、与社团「朝阳」的课外活动四头烧,让他坦言每件事都无法给出100%的自己,但也因著自由的尝试,让他对往后人生的选择有了更开放的心胸与想像。
-
特别企画 Feature 62岁,舞蹈家
古名伸:有地方就可以做梦,拥抱斜杠的无限可能
才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退休、领了国家文艺奖,舞蹈家古名伸一点也没闲著。去年才和戏剧导演李小平联手演出了《星图》,北中南跳了一轮,今年4月才结束最后一场公演;一回头,她年初又顶下经营7年、位于大稻埕尾端的老屋咖啡「走马啡」,找了一群舞者进来兼职,煮咖啡、做甜点,也筹办活动;二楼装修成排练室,窗户正对著大马路,平日午后仍是一室静谧,她取名为「跳舞兰」。 这位爱喝咖啡的舞蹈教母,用一间咖啡店加一个舞蹈空间,将此生两个挚爱结合,问起在跳舞兰都做些什么,她捞起抹布就开始擦玻璃,「这就是我在这里最常做的事。」 转念,享受斜杠带来的新鲜与未知 投入一辈子的舞蹈教育,古名伸总是看著迷惘的年轻舞者来来去去。过去她的责任是将这些年轻人训练到位,优秀地送出校门面对世界的舞台;然而退休后的她,站到学校的另一端,这才真正看见舞蹈生态的困境。 她细数,台湾每年有200位舞蹈毕业生,10年就有2,000个,小小的岛拥有这么多的专职舞者,该说是台湾舞蹈教育太成功吗?她苦笑说,「这些舞者,没有市场。」没有一个平台能真正养活他们,舞者也不会放弃跳舞,那这2,000个舞者该如何消化?成为她近年反复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她眼睁睁地看著年轻舞者一个个斜杠了无数的工作,有人取得堆高机的执照、有人拍广告,「说到底,房租要付、舞还是要跳;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活到这个年岁,她总算是「认得」了这个事实。 过去的她总是将舞者推向舞台,如今她认清,舞者可以四处打工、游牧跳舞,也可以去开堆高机、演戏当明星,「舞蹈可以是生活中的空气和水,不一定要成为职业。」这么一转念,斜杠不苦了,反倒充满新鲜、未知与无限的可能性。而她仿佛收到老天的召唤,顶下走马啡、开了跳舞兰,试著用自己的力量,成为这些年轻舞者的斜杠中继站。 有地方就可以做梦 「无论到哪个年纪,开创都是必要的。」 打从接触即兴开始,古名伸就深为「未知」著迷。当舞者都在控制重心,接触即兴却逼著她放掉、将重心放在别人身上,「你甚至不需要双脚著地,却能知道座标在哪,太新鲜了!我好想知道身体可以变怎样、还有什么事会发生!」即便过了数十载,说起
-
特别企画 Feature 安原良☓林芳宜☓施如芳☓陈品秀☓傅裕惠
别话当年了,我们就是「当年」
即将在今年满30岁的《PAR表演艺术》(编按)杂志,历经两厅院不同时期的行政变迁,在杂志社纳入行政法人体制前,杂志社员工甚至被挂名在印刷厂下,而非两厅院的正式员工。历年来的编辑除了分属不同专业领域,也多充满个性,藉著手上的笔与杂志这个载体,分享自身对整个表演艺术产业的观察与批判,不仅是台湾最具指标性的表演艺术刊物,也对30年来身处期间的表演艺术工作者们,带来深远悠长的影响。 也因为是台湾第一本,头10年的编辑思考完全不受两厅院的限制,宛如独立杂志般,大肆运用编辑的观察与独特的视角,书写他们眼中的当代表演艺术现状与报导,必要时更不吝给出犀利的评论,成为那个年代独树一格、也是唯一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杂志。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5位历任编辑,包括安原良、林芳宜、施如芳、陈品秀与傅裕惠齐聚一堂,回顾当年的珍贵记忆。如今5人都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独当一面的专业工作者,当年青春的冲撞与困难,如今聊起来都带点甜,笑闹间,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台湾表演艺术产业这些年的旅途风景。
-
跨界对谈 林正宗X林宜瑾
从地方民俗提取创作的身体
马戏导演林正宗的台味马戏《手路》在3月底木栅忠顺庙前刚轰轰烈烈落幕,编舞家林宜瑾接续在4月底返乡于云林西螺福兴宫广场演出《吃土》。两人是「松烟Lab新主艺」计划前后届的学姊弟,认识已久,尽管分据马戏、舞蹈的创作领域,然而活用身体、转译传统的创作脉络与成果都是有目共睹。我们邀请两位创作者分享走入庙埕、传统文化田野的心路历程,看原生文化如何回应他们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层层翻转他们在体制规训中的世界观。
-
特别企画 Feature 谢杰桦
肉身经验是人类最珍贵的资产
作为一个非典型编舞家,谢杰桦有著建筑与舞蹈创作的双重背景养成,而贯彻这两项兴趣的,则是他对人类肉身与空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