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森
-
专栏 Columns
北京现状与大陆小剧场的演变
《底片》是一出既有可观性,又具一些前卫性,而且不再告诉观众什么才是人生正确的道路。令人觉得,正像台湾所走过的小剧场运动,年轻的一代终于找到自己的声音,不管这声音是否是幼稚的,颓废的,或不具任何意义的,可贵的是不再重复官方的统一腔调。
-
专栏 Columns
戏剧中的肢体说了什么?
肢体语言虽然在戏剧中有其作用,但是局限性也太大了,不可能单独依赖肢体的动作完成一出具有深度的作品。否则有舞蹈、哑剧足矣,何苦还要戏剧?
-
回想与回响 Echo
琤琮曲音难掩瑕
《四世同堂》改编成曲剧以后,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曲剧夸张一点、反常一点,并无大碍,因为观众的注意力常常为演员的声腔所夺,不会太计较逻辑及像真的问题。缺点当然是难以改变原作的失实之弊。最可惜的是,因为匆匆交代故事、介绍人物,反倒忽略了小说《四世同堂》中那种对北京气氛的营造,作为一出以北京为背景的地方戏,使人觉得「京味」不足。
-
专栏 Columns
何谓「文学剧场」?
如今加上「文学」两字的「剧场」也者,不过是改编小说而已。如果小说算做文学,故从小说改编的戏剧称做「文学剧场」,那么非从小说改编的戏剧就不算文学了吗?如此,将如何看待在西方比小说更为古老且早就作为文学主体的戏剧呢?当代文学人所撰写的剧作又该如何称呼?
-
专栏 Columns
拟写实主义美学的程式化
据我的观察,「拟写实主义」的戏剧也渐渐形成了一套美学程式(或成式)。剧情有主题、有高潮;人物有正反、有善恶;对话最好切合人物的身分,但至少也要口语化、有意义,且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舞美要似真而不逼真,有时强调风格化。演员的表演混合史坦尼拉夫斯基和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半生活化,半夸大化。
-
专栏 Columns
当代戏剧的历史纵深
台湾当代戏剧的历史纵深,一方面直接上承六、七十年代的新戏剧,其与五十年代的反共抗俄剧、日剧时代的新剧运动以及文明戏以降的中国大陆话剧,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因为广义的华文新剧是西潮冲击下的产物,那么另一条历史的纵深便伸向西方,至少要上溯到欧美的写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目下众说纷纭的后现代主义的戏剧。
-
专栏 Columns
孤儿情结与边缘意象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副刊编辑余林在评郭宝昆的剧作时,特别捻出「边缘人」的心态作为郭作的特色。郭宝昆也自称为「文化孤儿」。台湾曾经被「祖国」所抛弃,所割舍,不怪有「孤儿情节」;新加坡的华人是自愿离弃唐山,投奔一个新的「乐园」,怎会也有「孤儿情节」?
-
专栏 Columns
夕阳的魅力
豫剧和国剧的表演艺术就像夕阳的光辉一样,深具令人难舍的魅力,但是少年人,有几个懂得忧愁的滋味,有几个像小王子似地爱看夕阳呢?
-
专栏 Columns
第二届华文戏剧节的几出华文剧
去年十一月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华文戏剧节」包括了学术硏讨会和各地剧团的演出。这四场演出,三出是香港本地剧团的作品,一出来自新加坡。
-
专栏 Columns
从「荒谬剧场」到「荒唐剧场」
「荒唐剧场」是道地的美国土生土长的做戏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长处,譬如说它致力于破坏「艺术」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与权力的关系,视艺术为一种娱乐的源泉,而非促进社会进步的载体。
-
专栏 Columns
戏剧与教育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新学制,模仿西方,把体育、音乐、美术列为必修,不知何故独独遗漏了戏剧,致使中小学中没有戏剧课程,各级师范学校中没有戏剧科系。如果我们同意通过戏剧的模拟,不但可以获得极大的乐趣,而且可以收到学习的更佳效果,那么从幼稚园到大学的通识教育,戏剧课程应该是绝对必须的。
-
专栏 Columns
话说职业演员
当我听到原「华灯剧团」的演员邱书峰声明从此下海为职业演员,就如听到某人宣称立志要做职业作家一样,不免为他捏一把冷汗。「华灯」是业余剧团,书峰这十年的戏龄也是业余的。现在从业余演员投身为职业演员,真是了不起的一种跳跃,何况是在台南这么一个从未见职业演员的地方,又何况这职业是自给的,而非受雇的!
-
回想与回响 Echo
凤凰花开凤凰城
「台南人剧团」正在尝试破茧而出,走向半职业或职业剧团的规模,成为台南市各剧团的龙头和榜样。我们在付出热切的期望之余,也就不能如既往般地一味鼓掌叫好,应该到了以切磋的态度予以督促改进的时候了。
-
专栏 Columns
读剧与演剧
老舍的剧作,多半在尚未完成时就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读过,使老舍可以有机会边听边改。《茶馆》的台词所以写得如此之「溜」,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读剧」多少有些关系。「读剧」在台湾,已经被戏剧(甚至一般读者)遗忘太久了!
-
专栏 Columns
潜伏在心灵中的「魔」
对于处理心灵中的「魔」,大概不外两种模式:一是压抑,一是疏导。我国传统上采取前者,一心拥护孟子的性善说,否认荀子的性恶说,以隐恶扬善的手段企图把恶封杀于无形。古希腊人采取的是后者,所用的方式主要是「悲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悲剧可以引发起哀怜与恐惧,使观者的情緖得到发散。」
-
回想与回响 Echo
《京戏启示录》启示了什么?
屛风表演班的《京戏启示录》演出后,大家都认为表露了作者李国修的真感情,技术上也超越了屛风以前的作品。但是,《京戏启示录》真的隐晦难解吗?恐怕未必吧!
-
专栏 Columns
武侠话剧的可能
在我国传统的戏曲中,凡是打斗的场面,都以程式化的舞蹈来代替。国剧中视为四大要素的「唱、念、做、打」的这个「打」字,本来曾吸收过武术、杂技、舞蹈的种种因素,而形成国剧特有的武打的程式,自成行当。如今话剧欲在舞台上呈现武打场面,既不能套用国剧之程式,又无法把拳脚师傅的武功搬上舞台,非要另辟蹊径不可。这恐怕正是话剧剧团不敢轻易尝试的道理。
-
专栏 Columns
集传统之大成,开未来之新端
其实,所有开新端的作品,也并非完全抛弃传统,毋宁是在既有的成绩上针对某一方面予以创建、革新。要想集大成,首先必须对过去的传统有所把握才成。我们也有一个不薄的传统,除了将近百年的现代戏剧之外,还有数百年的传统戏曲及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地方戏曲在那里,再加上我国现代戏剧所继承的那一个久远的西方传统,这一切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西方的当代新潮。
-
专栏 Columns
潜在的戏剧观众
台湾潜在的戏剧观众实在为数不少,特别是跟小剧场一起成长的这一代。问题是我们的小剧场自一九八〇年起,到底成长了多少?这二十年来的小剧场,一味强调肢体的表演,忘了还有剧本这一环,没有一个小剧场真正重视过剧本的研读。结果在肢体上未见成功,先丢失了灵魂。这样如何能与同代的观众一起成长呢?
-
大陆剧场
介绍乐美勤的《留守女士》
过去几十年中的大陆的剧作,多半都是属于狭义的「为政治服务」的作品。一直到八〇年代以后,大陆的剧作家才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乐美勤的《留守女士》算是一部摆脱开狭义地为政治服务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