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上「文学」两字的「剧场」也者,不过是改编小说而已。如果小说算做文学,故从小说改编的戏剧称做「文学剧场」,那么非从小说改编的戏剧就不算文学了吗?如此,将如何看待在西方比小说更为古老且早就作为文学主体的戏剧呢?当代文学人所撰写的剧作又该如何称呼?
最近在报上看到「文学剧场」一词,觉得有些奇怪,难道戏剧不是文学吗?如果是,是否也有非文学的戏剧?
要厘清这个问题,当然得从中西戏剧之别来著手。我国古代的戏剧的确未被接纳入文学的殿堂。非但戏剧,甚至连小说也被排在文学之外。戏剧一向被视为民间的技艺,比起文学的层次来要低得多。元代的杂剧在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现以前,也未被文人重视。当然像明代的李贽、清初的金圣叹可能是例外,二人都曾大大推崇小说和戏曲。但不要忘了,他们两位都是叛逆型的文人,而且都因言论不当遭到社会的严厉制裁。所以他们并未影响到一般社会上对戏剧及小说的观感。王国维是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清末学者,对戏剧的看法自然与前人不同。
来自西方的戏剧文学传统
我国人对戏剧的改观,应该是受到西潮冲击的五四一代及以后的事。清末的京剧虽然十分兴盛,但罕见染指京剧的文人。五四以后就大不一样了,像胡适、郭沫若、丁西林这样的教授、学者都不以写作戏剧为忤,而且还要大力提倡。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当然是西潮的影响了。
戏剧在西方的社会发展史上虽然地位也曾起伏不定,有时受到重视,有时又遭受迫害与禁止,但基本上被认作是文学的重镇,却是从希腊悲剧开始就决定了的。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花了多年的精力与心血撰写专论悲剧的《诗学》一书,足见当时希腊知识界对戏剧的重视。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告诉了我们,希腊悲剧在当日希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希腊悲剧在戏剧节的竞赛中首要比的就是剧作的文学性。如果没有出色的剧作,就认为不可能有出色的演出;更进一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无须演出一样可以发挥其悲剧的功能。这种强调文学性的戏剧一直传递到西方现代。试想,倘若从英国文学中剔除了莎士比亚的剧作,从法国文学中剔除了莫里哀的喜剧与哈辛的悲剧,英法两国的文学会成为什么面目?
只有到了现代,在有些向往东方「演员剧场」的剧人(像法国的阿赫都、波兰的葛罗陶夫斯基等)的大力推广下,西方剧场才开始尝试挣脱文学的范系,企图强调其表演艺术的特色。但是仍不能替代具有久远传统的戏剧文学。
在我国的传统中的确有些非文学的戏剧。通常以演员的表演为主体的戏剧,文学性自然非常淡薄,遇到全以演员身段表现为主时,应该说是舞蹈,实与文学无干。我国五四以降的文人作家,一心向往西方「作家剧场」的深刻意涵与严谨结构,才企图建立现代戏剧的文学性,故长久以来剧作成为作家之事,而非剧场人之事,遂使我国的现代戏剧也进入了文学的场域。我们一提起文类,总忘不了在诗、散文与小说外,加上戏剧一项。
重觅文学奶水的现代剧场
然而当代的剧场,却因多少受了阿赫都徒子徒孙的感召,拐了一个大弯,回归到我国旧有的「演员剧场」的传统,反倒实行起剧场人的集体创作,类似「幕表戏」的做法,不愿与文学挂勾了。八〇年代,「兰陵剧坊」的成就是强调了戏剧中的肢体语言,挽救了过去演剧界重「文」轻「体」的弊病。矫枉难免过正,使后来的小剧场时常有「体」而无「文」,换句话说演出一些徒有肢体动作,而欠缺内涵的节目,令观者感到不知所云。多年的小剧场活动,似乎与文学渐行渐远,流为纯视听的表演艺术。令人惋惜的是戏剧斩断了文学的奶水后,显出发育不良的种种征候,形同孤立于文学之外。像过去曹禺、夏衍、老舍这样的文学人,如果放到今日,势将感到在剧场中无用武之地了。如今忽然有人重新想从文学中吸取养分,看中了在读者中已有口碑的一些小说,加以改编,冠以「文学剧场」之名,以俾有别于跟文学无干的表演艺术剧场,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现象。
前因后果虽说相当清晰,但是「文学剧场」之名仍使人觉得奇怪。因为如今加上「文学」两字的「剧场」也者,不过是改编小说而已。如果小说算做文学,故从小说改编的戏剧称做「文学剧场」,那么非从小说改编的戏剧就不算文学了吗?如此,将如何看待在西方比小说更为古老且早就作为文学主体的戏剧呢?当代文学人所撰写的剧作又该如何称呼?其实,当代剧场中有些由剧场人集体创作的作品(例如赖声川领导的集体创作群),不是最后也整理成文学的形式出版了吗?足见即使企图挣脱文学范系的剧场人仍不能完全忘情于文学。那么「文学剧场」之名中的「文学」两字,到底何所指呢?
文字|马森 戏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