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剧场」是道地的美国土生土长的做戏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长处,譬如说它致力于破坏「艺术」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与权力的关系,视艺术为一种娱乐的源泉,而非促进社会进步的载体。
三十年一波戏潮
观察西方的文化,常会发现每隔十年总会有些新事物的产生,而每隔三十年(一代人)则不免会有新思潮、新风格的变动。这一方面表明西方人不肯墨守成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旺盛的创发力。
在戏剧方面也不例外,上世纪中期开始的写实主义戏剧,流行不到三十年就遭遇到非写实与反写实的挑衅。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史诗剧场等从下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都采取超越写实主义的姿态,一波波地展现著各自的丰采。二次世界大战后五〇年代初期崛起的荒谬剧,更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震撼了西方的剧坛。同时萌发的残酷剧场,借鉴东方剧场之长,企图动摇西方长达两千年的「作家剧场」的传统,对西方的当代剧场诸如贫穷剧场、生活剧场、环境剧场等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过去在文化领域中引领风骚的多半是欧洲国家,美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财力丰厚,但在新思潮、新艺术上不免相形见拙,不得不唯欧陆的马首是瞻。例如以上所举的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谬剧场、残酷剧场等均由法国开其端,表现主义、史诗剧场则发源于德国,贫穷剧场为波兰人所首倡,只有生活剧场和环境剧场产自美国。但后者终为美国扳回一城,再加上美国已有的剧作家诸如奥尼尔、怀尔德、田纳西.维廉斯、阿瑟.米勒、奥比等的成就,使我们对美国未来的发展不能小觑。
以其雄厚的经济力、发达的科技、普及的教育,美国在表演艺术上可说是后来居上。纽约百老汇的众多剧院吸引了不少欧洲的菁英,好莱坞更是执世界电影业之牛耳,故美国自也具有引领风骚的资格。如今果然不负众望,继荒谬剧场后,在美国终于形成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新流派,称作「荒唐剧场」(Theatre of the Ridiculous)。
美式「作」风的荒唐剧场
什么是「荒唐剧场」呢?据美国的《表演艺术杂志》Performing Arts Journal主编苞妮.马冉卡(Bonnie Marranca)言,「荒唐剧场」是一种以表演自居的采取谐仿古典文学形式或重构美式大众娱乐的戏剧结构,用以对政治的、性的、心理的、文化的范畴加以无政府主义式的摧毁。它的表征是忸怩作态、娇柔造作、异性装扮、奇形怪状,以达到浮夸的视觉效果。像荒谬剧场似地,它的来源也可以上溯到奥佛来德.杰瑞(Alfred)的荒诞剧作《鸟布王》Ubu Roi,但它不像荒谬剧场以存在主义思想为基础,也不带荒谬剧中的悲剧气息。它的嬉闹倾向,倒是为传统的丑角提供了新的版本。它跟美国的俗文化、大众传播是一致的。如果纽约市长可以扮作玛丽莲梦露去参加宴会(其翻版是台北市长扮作麦可杰克森),如果美国总统可以在办公室中对白宫的女实习生脱裤,还有什么不可以在舞台上做的呢?因此「荒唐剧场」是道地的美国土生土长的做戏方式。它形似低俗,但是也有些长处,譬如说它致力于破坏「艺术」以及高尙口味的迷思,揭露性与权力的关系,视艺术为一种娱乐的源泉,而非促进社会进步的载体。在态度上,荒唐剧作家是玩世不恭的,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毋宁脱离了实证主义,把世界看作是建立在虚象之上的无所系泊的短暂空间,飘泊在一个永远不断膨胀著的幻觉的黑洞中。此一流派的代表作家有杰克.斯密斯(Jack Smith)、若纳德.塔沃(Ronald Tavel)、查理.陆德兰(Charles Ludlam)、肯乃斯.白纳德(Kenneth Bernar-d)等。
正像「荒谬剧场」开始时并无一定名称,直到一九六一年马丁.艾斯林(Martin Esslin)的《荒谬剧场》Theatre of the Absurd一书出版,才将尤乃斯柯、贝克特等人的剧作定名为「荒谬」,马冉卡和达斯孤朴塔(Gautam Das-gupta)也仿艾斯林之例,于一九七九年出版了一本《荒唐剧场》Theatre of atre the Ridicu-lous,企图把杰克.斯密斯在外的以上三人的剧作定名为「荒唐」,此一论说已引起了一些注意。一九九八年的扩大增订版,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加上了斯密斯的作品,而且放在第一位,可见对他的重视。至于「荒唐剧场」是否会像当日「荒谬剧场」似地形成一阵风潮而进入戏剧史的主流,端视以上所举的剧作家的作品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批评界和观众间所引起的反响而定。
根据以上的描述,如果我们来检视最近几年台湾那些贴上「后现代」标签的小剧场的演出(特别是留美归来的年轻人的作品),实在也不乏「荒唐剧场」的影响,只不过未用「荒唐」之名而已。当后现代剧场泛指一些难以定位或命名的前卫演出令人感到迷惑的时候,「荒唐剧场」至少是一种易于定位或命名的后现代现象。
文字|马森 戏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