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慧慧
焦点专题 Focus 近未来.表演艺术图书馆 如果在2030,一间表艺图书馆

每一回「驻馆艺术家」的选择,都在影响未来的典藏面貌

从艺术家驻馆的「现在」作为「未来的档案」的观点来看,双方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创意的开发与未来文化资产的创造。

从艺术家驻馆的「现在」作为「未来的档案」的观点来看,双方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创意的开发与未来文化资产的创造。

「艺术家驻馆」不是新鲜事,此番文化生产机制在近年来也成为各大表演艺术场馆的营运策略,机构们期待创作者能以其动态的、异质的身分,激发各种化学变化,对当下社会提出多元的观点,诸如性别、种族、阶级等时代议题进行诠释与创造,连结机构与民众,推移出改变与反思的空间。

但回过头来说,机构执行艺术家进驻计划首先要问的是:「为何需要机构需要艺术家进驻?」 、「双方的合作利基为何?」、「机构该成就艺术家的创作,成为艺术赞助机制中的一环?」、或「艺术家作为机构回应时代挑战的策略,有其社会责任成为转译者、沟通者?」,在理想的情况下,机构与艺术家若能缔结良性交流的伙伴关系,不管是其作品或相关计划,都应能为当下时代与其机构本身留下档案与注脚。两厅院表演艺术图书馆作为国表艺中心旗下的唯一图书馆,这笔「投资」可说是直接影响了「近未来」表演艺术的资料库典藏面貌。

从艺术家驻馆的「现在」作为「未来的档案」的观点来看,双方的合作关系最重要的是创意的开发与未来文化资产的创造。然而,创作经常总在不同世界观的光谱上游移—— 一端是青蛙视角,一端是鸟瞰景象。有时,艺术家偏向往自我深井的内在探索,有时,他们推向贴近社会的觉察,也因此,国家级表演艺术场馆如何选择驻馆艺术家是个门道,某种程度上也代表著机构所重视的价值观与认同 —— 当我们把场馆视作公共空间,机构应该投资、培养什么样的「公共人」创作者,成为机构回应当代社会的应变策略?双方应如何协商、提出其美学观点,并累积未来的文化资产?

国家级表演场馆存在的价值与使命在疫情过后,正面临加速的挑战,场馆不只是演出节目的中性空间,也得提出反思与批判的观点,回应不断变动的社会现实,而驻馆艺术家的选择,直接考验著机构的视野与智慧,长远来看,2030年的表演艺术图书馆累积的档案,将会具体而微地呈现机构的思维与视野供后人检视。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