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城市的声音—夜之大稻埕篇」以那卡西与酒家菜重新诠释怀念的老声音,口耳并用回顾大稻埕的精采故事。(2017大稻埕国际艺术节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2017大稻埕国际艺术节

从「西」开始 关注在地、接轨世界

二○一五年首办的「大稻埕国际艺术节」,今年来到第三届,主办单位将「与在地连结」视为核心,将创作者与大稻埕紧密串连,让驻埕艺术家运用当地素材进行创作并记录其过程。另外,也透过邀请国际艺术家的参与,让在地与国际接轨,体现「愈在地 愈国际」的策展理念,活动则包括了主题节目、户外才华市集、系列讲座及变装游行四大项目。

二○一五年首办的「大稻埕国际艺术节」,今年来到第三届,主办单位将「与在地连结」视为核心,将创作者与大稻埕紧密串连,让驻埕艺术家运用当地素材进行创作并记录其过程。另外,也透过邀请国际艺术家的参与,让在地与国际接轨,体现「愈在地 愈国际」的策展理念,活动则包括了主题节目、户外才华市集、系列讲座及变装游行四大项目。

2017大稻埕国际艺术节

《下人》

10/6~8  19:30   10/7~8  14:30

《四气五味》

10/20~22  19:30   10/21~22  15:30

台北 纳豆剧场

 

「缝 盗 声 程 游 : 稻埕发声」

10/15  14:30、19:30

「大稻埕遇见吉人声 × 天生如此」

10/20~21  19:30   10/21  14:30

《找天抽空和嫲嫲抽一口烟》

10/27~28  19:30   10/28  14:30

台北 思剧场

 

「大稻埕在地舞蹈剧场计划」

10/13~14  19:30 台北 永乐广场

《女神我》

10/20  20:00 台北 森高砂咖啡馆

《我歌我城.河布茶》

10/26~29  19:30 台北 新芳春行

「属于城市的声音 夜之大稻埕篇」

10/28  18:30 台北城大饭店

INFO  www.tttifa.com/

一九二○年代的大稻埕被称做「戏窟」,也是台湾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由永乐町、太平町、港町所划分的大稻埕市街,是台湾当时最繁荣热闹的区域,百货商行影厅戏院样样俱全。时光变迁,金融热区因市政规划由西转东,大稻埕虽曾露疲态却又踩踏出一条新路,活力依旧,重燃近百年前的灿烂。由Bookstore 1920s、褶子剧团(思剧场)及蒋渭水文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结合许多深耕大稻埕的在地文化单位于二○一五年首办的「大稻埕国际艺术节」,每年十月在大稻埕全区举办各式艺文展演,用表演连结在地,让艺术在大稻埕街屋产生交流,成为创作者的展演及交流平台,并让更多人认识大稻埕这曾是北市之心的古老城区。

重返大稻埕国际水路  再现百年前戏窟风华

第一届凭著热血冲劲,一切好玩至上也颇受好评;第二届求创新,采艺穗节模式媒合团队与本地空间,短短数周、几十场演出齐发。两届活动虽颇受佳评,但主办单位却担忧:这样的模式是否只是轻扫却无深耕,并无延续或积累。于是,迈入第三届的艺术节将「与在地连结」视为核心,将创作者与大稻埕紧密串连,由艺术节寻求住宿及创作空间资源,让驻埕艺术家运用当地素材进行创作并记录其过程。另外,也透过邀请国际艺术家的参与,让在地与国际接轨,体现「愈在地 愈国际」的策展理念,活动则包括了主题节目、户外才华市集、系列讲座及变装游行四大项目。其中,变装游行以大稻埕最风华的「狂骚二○年代」为主题,将在大稻埕十连栋、沿著迪化街走向化身为「时空剧场」的永乐广场,主办单位并邀请数组脱口秀、漫才表演者扮装成当时的擦鞋匠等职人,邀请群众一同扮装、重现那段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热闹岁月。

艺术节主题节目则分为「策展企画」及「特邀演出」。策展方面,由国际策展经历丰富的现任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邓富权主导「驻埕艺术家计划」,邀请作品跨足影视、剧场、产品设计、行为艺术与时装设计的菲律宾艺术家Leeroy New、擅长营造怪趣又压抑氛围的新加坡绳索艺术表演者Daniel Kok与大稻埕在地文化碰撞崭新火花。而以派对为形式,逼视全球资本主义的身体政治议题之作《女神我》,则是由曾参与第六届台北双年展并获台北美术奖首奖的余政达策划,透过艺术家独特的身体经验,在欲望已死的消费边界下思考生命与存在的意义。「缝 盗 声 程 游:稻埕发声」则由金音奖得主「泥滩地浪人」乐团团长、主唱兼制作人陈思铭担任策划,邀请长居台湾的音乐家澎叶生(Yannick Dauby)、Nigel Brown以及声音艺术表演者张惠笙,以声音记录大稻埕的日常「声像」。「属于城市的声音—夜之大稻埕篇」则由音乐家兼自由创作者杨蕙瑄策划,以那卡西与酒家菜重新诠释怀念的老声音,口耳并用回顾大稻埕的精采故事。「外籍摄影师镜头下的大稻埕摄影展」由摄影师林道明策划,邀请国内外摄影师及街头摄影团队来到大稻埕拍摄,用摄影之眼全是大稻埕其地其人。

剧场小农卜卜剧场  在马国沙巴州自给自足

另外,「特选节目」则包括与素人共舞的「大稻埕在地舞蹈剧场计划」、与在地商家合作的「大稻埕荒物展」、由本地出身的舞蹈团队以中药为灵感的《四气五味》等节目,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的「卜卜剧场」的演出《下人》。本戏改编自惹内经典剧作《女仆》,剧情指涉并针砭马来西亚社会现况,并结合许多亚洲传统表演元素,如能剧、京剧、印度的喀地雅弹(Koodiyattam)等配以具西方现代剧场的表演节奏。剧团创办者也是此戏导演兼演员的程守明表示,这样的融合始终是他追寻表演方法的药引,让元素融为一炉进而突显欲传达的主题:「马来西亚成立才五十多年,却是由许多民族聚在一块,保有各自的语言和信仰,这其中的融合、冲突或矛盾,是我创作想像的来源。」程守明表示,马来西亚的掌权者多把努力放在如何「同化」而非持续多元化,形成许多社会怪象,「马来西亚就像一个大型的集体创作,创作土地很肥沃。」

相较于西马来西亚,身处东马的沙巴州,艺文资源并不充足。《下人》的另一位演员是程守明的学生,但她却在新加坡留学,「也就是说,只能在她放假时排练,所以我们真正见面排练的时间非常短,结果短短两天我们就把戏给排了出来。」程守明的例子,也呼应了他的想法,他认为在马来西亚从事剧场创作是「孤立的」、环境严苛、资源匮乏,政府几乎没有补助或只有些许选择性的补助,演出场馆等软硬体设施不足,以致走进剧场的观众多是亲友票,始终难以触及更多观众群,「倒是宗教或慈善演出比较容易找到观众。」

即使环境艰困,仍有许多马来西亚的创作者不断摸索实验创作。卜卜剧场的原版《女仆》本由两女角担纲,程守明换成一男一女饰演,原因也和马来西亚剧场现况有关,他说沙巴是个「没有剧场、也几乎没人懂剧场的地方。」在这里一切都得重头开始,程守明反而更能专注在自由地实践自己的创作理念,创作及演出之余也训练演员,「我们团员几乎都是业余演员,最常面临的困难就是演员因工作无法巡演,为了克服难关得有许多方法因应——如果我自己演呢?如果其中一个女仆是男的呢?如果我们把『姐妹』关系转化成不同种族的两个仆人呢?许多的『如果』成为了最后的《下人》。」虽然不得不向环境妥协,但往往也因这样的情势所逼,激出了更惊喜的成果。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