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奥泰罗是男高音一辈子的光荣,光是唱准那些从少年维特式的痴情,到大力参孙式的癫狂,就会折损一条好汉的老命。
《奥泰罗》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1992年9月18日〜22日
国家剧院
奥泰罗专杀男高音
戏台上《奥泰罗》充满传奇,戏台下何尝不是。杜明哥四十一岁首次饰演奥泰罗,之前的一个剧码是《波西米亚人》,汉堡剧院总监李伯曼请大家务必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这位天才男高音,「可能是最后一次」的鲁道夫。言下之意,奥泰罗必毁了一代大明星。所幸十七年来,杜明哥在台上演出不下百次,《奥泰罗》剧终的匕首只刺死剧中人,丝毫未伤及男主角嗓门。
帕华洛帝五十六岁才初试奥泰罗,去年为庆祝芝加哥交响一百周年团庆,和萧堤搭档巡回演出及录音。帕华洛帝一直需要心理建设,太多声乐老师和剧评家恐吓男高音,这不是贸然一试的角色。杜明哥的成功经验,同时带给他砥砺与挑战,焉有首席义大利男高音唱不好此角色的道理。义大利老前辈Martinelli一生演过五十几出歌剧,并在大都会留下极传奇的现场录音,不就是五十一岁才接手这个角色。
唱好奥泰罗是男高音一辈子极大的光荣,英国乐评家Ernest Newman恭维他们那一代的最佳奥泰罗男局音Frank Mullings,不就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任何有天份而音色美好的女学生,都有可能演好黛丝德莫娜,但只有伟大的演员才诠释得了奥泰罗」,显然这个歌剧难角,非要「奥立佛劳伦斯那一级的」才上道。五〇年代最佳奥泰罗,义大利男高音莫纳哥,一生演过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最后选择奥泰罗戏服陪他人敛,这个他饰演过四百二十七回的角色,几乎夺去其葬礼风光。
小心翼翼的沸腾
还有太多太多关于奥泰罗台上与台下的轶闻,一直绷紧我欣赏此剧的期待。缺席的观众,显然是这次演出里最差劲的角色,市交近来几出歌剧,演出水准都值得满堂喝采,卖座却不如「社教馆时代」一票难求,到底歌剧人口顶著什么样的脾胃?
一个「忠实的剧评」,直捣黄龙的任务,就是检查奥泰罗这个角色加温的过程。从爱到侮慢,奥泰罗对黛丝德莫娜发火的那个High C,可有吃紧甚或撕裂。不管表情诠释水平如何,光是唱准那些从少年维特式的痴情,到大力参孙式的癫狂,就会折损一条好汉的老命。我听的九月二十日那一场,男高音赛巴斯提恩的状况极佳,更令我回忆起之前他扮演《游唱诗人》的杰出成绩。
特别是在二重唱、四重唱的场面,由演员之间的衬托对比,更容易显现赛巴斯提恩的音质音量皆优。与其说奥泰罗是一头狮子,不知说他是一只鲑鱼,他被险恶的鱼夫挑拨玩弄,自绝于乾涸缺水。奥泰罗的悲剧感,其实建立在纯洁多于凶猛的个性,最佳的戏感,必须于暴烈痉挛中呈现圣洁虔诚。所以第四幕奥泰罗在黛丝德莫娜入睡前晚祷后进场,弦乐高达五个半八度的反差,小提琴和低音提琴的极端对比,最能烘托此种冷热张力。观众几乎不太懂「小心翼翼的沸腾」是什么状态,因为他们都被催眠了,但指挥和演员得淸楚。
从上回《乡村骑士》,我们就感觉得到,陈秋盛颇能掌握义大利歌剧优美的弧度,虽然市交弦乐高音的华丽感,还没到销魂的地步,但已有特殊个性。此番令人堪慰的是,奥泰罗唱腔里多猛爆的乐句,乐团的总奏在时间和情绪上,搭配都很投契。国内乐团遇上外来明星时,最尴尬的现象便是,在同一旋律线条,明显出现不同的气质与表情,再粗心的听众都不难察觉歧异。邀请大牌洋将担纲是有其必要,但听众得感觉出乐团与明星互动,每次都展现进步的成绩。
可遇难求的其余角色
每一个倒楣的伊亚果,最适当的按语,就是「尺寸小了一号」,像搭配帕华洛帝的努奇,搭配赛巴斯提恩的德瑞克。照威尔第的原意,面露恶相的小人会引起别人的怀疑,骗不了任何人,伊亚果最好喜怒善变,但不形于色,他最好高大、薄唇、阔额、壮背……。威尔第甚至一度想将歌剧命名为《伊亚果》,除了有别于罗西尼的同名歌剧外,当然也认定这个角色的主导性。德瑞克的戏型和唱腔偏「细」,我猜测陈荣贵会有很不同的效果,和赛巴斯提恩演对手戏时,自然容易被吞掉,不过他的〈信经〉唱得很出色。
佩莉葛里尼的黛丝德莫娜似乎扁平了一点,显然要融贵族与天真于一气,可遇而不可求,这个角色的鲜嫩感,难道真要「有天份而音色美好的女学生」?牧川典子的爱蜜丽亚是外籍演员中较逊色的,国内似乎不难找到这样水平的次女高音。台北爱乐合唱进步程度不及市交快,很叫人心急,不过在几次磨戏后,场面调度好多了,不再出现合唱团演员的木讷尴尬。
由于柴菲雷里/马捷尔、卡拉扬两种实景歌剧影碟版本,此地颇为通行,难免抢夺舞台制作的光彩。尤其柴菲雷里的电影版,海岸和城堡实景运镜,加上考究的打灯,提升此剧的复杂性,镜头说了许多缠绵的话。不过,我也看了柴在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平面剧照,显示舞台的囿限。蔡秀锦的布景和灯光,气氛和空间感都不错,第一幕的海滨雷雨,大致喧宾而不夺主。第二幕花园的回廊效果甚佳,平面景片有立体实感,柱子的运用也呼应迂回剧情。终幕床的位置确实不好摆设,柴菲雷里的「大都会版」移去帷幔和床顶,效果似乎更好,更像一副棺柩。等到古典和写实的基础更稳固以后,也许可以一试更激进与表现的手法。此外,节目单的中译歌词,特别提出致意,如果这成为每次歌剧演出惯例,日后合辑出版,也是歌剧迷的福气。
文字|庄裕安 医师、作家、音乐评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