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一位报界的朋友因「体质」不适,再拾旧爱,重返杂志的行列。
报纸与杂志先天的性质不同,提供了读者不同的思考空间。报纸的立即性,杂志不及;杂志占的优势便是其辽濶腹地所能提供的广度与深度。换句话说,杂志的先天体质是偏思考性的,无论对读者或编者而言。
因此如何编一本有关「表演」,这样一门瞬间艺术的杂志?事前报导的资讯性与教育性功能当然必须达到,但事后的评论更是一本杂志平衡「宣传广告」的负责态度。因此在《表演艺术》里,前一期的〈焦点〉与后一期的〈演评〉就如同杂志的呼吸一般,维持著精神的脉动。
但是,〈演评〉却是杂志最难「表演」的一部分。舞台上的演出不是单一元素,一家之言唯恐失之公允,二元论断更是大忌,如何呈现不同观点,让读者从其间了解论者的美学观,同时亦可拓展日后观赏的角度,是编者「表演」的动机,但面临如何避免特定读者群──看过演出者,则更是编者的一大挑战了。
在〈演评〉中,针对一场演出我们希望提供的不只是一个观点,甚至不只是一篇评论,我们更大胆地让演出者出场「对话」。这样的安排或有交集,或无,但它能够引起读者(不限看过演出者)的回想与回响,而产生演出者、论者、读者、编者四角错综的情节,完成一场心灵交会的共同演出。
前一阵子,甜蜜蜜地下小剧场的演出闹翻了天,而彼德.舒曼先生受官方的邀请来台「补天」,其间报纸媒体轧上一角,轰轰烈烈的共同大秀一场,如今戏幕落下,围观看热闹的人潮已散,媒体工作者、演出者、路人甲、乙沈淀了心情、理出思绪,在杂志的舞台上与读者做一次真正的心灵交会。
编者在台前幕后不断地穿梭验证,为的是拉近表演艺术与读者间的距离,培养读者的「第三只眼睛」,在镜框舞台的演出中,看到更深一层的用心。
在这一期的〈台前幕后〉,本刊同仁一路跟监歌剧《卡门》的制作,从布景工厂到装台、彩排、演出,希望读者能随著我们的脚步闯入幕后一窥舞台演出的奥秘。
另外,在儿童节的四月里,编辑部同仁亦改变身段、腔调,亲自彩妆登台为儿童们演出,介绍表演艺术中伟大的创作者与作品,并且随著成长的轨迹,追踪、采访了几位老少爱乐族人,回忆他们的古典经验。
林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