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逃一死的诗人面对一股无法战胜的恶势力。(Anthony Crickmay 摄)
新浪潮 新浪潮

关于「残酷的花园」

英国编舞家克里斯多佛.布鲁斯(Christopher Bruce)与蓝伯特舞团(Ballet Rambert)

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在一个血迹斑斑的斗牛场中,那脸色苍白的男孩,那群鬼魅似的黑衣人,他们正等待著既荣耀又血腥,既美丽又残酷的斗牛仪式的展开。

《残酷的花园》Cruel Garden,此名称来自法国艺术家Jean Cocteau的一幅画,画中的斗牛被系满彩带的斗牛刀刺满了背部,乍看下却像丛美丽的花……。

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在一个血迹斑斑的斗牛场中,那脸色苍白的男孩,那群鬼魅似的黑衣人,他们正等待著既荣耀又血腥,既美丽又残酷的斗牛仪式的展开。

《残酷的花园》Cruel Garden,此名称来自法国艺术家Jean Cocteau的一幅画,画中的斗牛被系满彩带的斗牛刀刺满了背部,乍看下却像丛美丽的花……。

环绕西班牙诗人罗卡的舞剧

《残酷的花园》是根据西班牙诗人弗德烈克.葛斯亚.罗卡(Federico Gar-cia Lorca, 1898-1936)生平的作品以及他传奇性的一生为联想的一部长达两小时,具有超写实色彩的戏剧舞蹈作品。

本世纪最负盛名的西班牙诗人罗卡,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除了写诗之外,他同时是位业余的剧作家、傀儡爱好者,以及杰出的音乐家(专精钢琴及吉他)。罗卡曾担任大学剧团的艺术指导,也曾到美国、古巴及阿根廷演讲并帮忙当地的剧团上演他的剧作。他经常与西班牙当时最前卫的知识份子及艺术家来往。著名的超写实画家达利(Dali)就是其中一位。在政治方面,罗卡是西班牙共和政体的支持者。一九三六年八月十九日,也就是在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几个星期之后,罗卡被暗杀了。他的死至今是个谜,尸体下落不明。然而,由于罗卡一生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投入,以及他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所遭受的杀害,使得他对许多人而言,成了追求自由、艺术以及反对传统压迫的表征。

《残酷的花园》由林德西.肯(Lindsay Kemp)构思,克里斯多佛.布鲁斯(Christopher Bruce)编舞,卡罗斯.米兰达(Carlos Miranda)整理音乐及编曲,来福.柯戴(Ralph Koltai)设计舞台。首演于一九七七年七月五日的伦敦Round House,由英国历史最久的舞团蓝伯特舞团(Ballet Rambert)演出。编舞家布鲁斯并担任剧中主角「诗人」一角。

主人翁「诗人」由编舞家主演

在幕开启的那一刹那,舞台上所呈现的是一个血迹斑斑的斗牛场。这是一个满月的夜晚。一个脸色苍白却有著鲜红嘴唇的男孩缓慢而小心地爬上了木围墙,进入了斗牛场中。在深蓝色的月光下,男孩跳了一段独舞,舞蹈中透露了某些默剧的特质,加上那时而出现,难以捉摸的笑,使得这段独舞给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感觉,像是种无法触及的美。苍白的男孩,此时,仿佛是那月亮的化身。

随著男孩独舞的结束而进场的是几位脚著皮靴,眼戴墨镜,身穿宽大斗篷的黑衣人。他们出现于斗牛场上方的观看台。在伫立了片刻,如幻影般消失后,诗人罗卡的故事即将展开。

以斗牛士角色出现的「诗人」

诗人以斗牛士的装扮出场。先自我介绍式的跳了一段西班牙风味浓厚(同时又融合芭蕾及现代舞技巧)的独舞后,他的对手──斗牛也随即出现。在他们这场激烈的抗争中,斗牛士(诗人)演出了第一次的失败死亡。接著〈吉普赛人〉及〈咖啡厅〉这二景于舞作的中间部分出现。

下一景〈血婚〉则是根据罗卡的作品Blood Wedding而来的。在这一景中编舞家布鲁斯刻意营造了一种类似梦境的迷幻景象。新娘和新郞在戴著面具的情况之下,跳了一段缓慢的双人舞。在此,诗人的角色由前面个性阳刚的斗牛士变成柔弱无力的新娘。然而,在新娘的动作中,除了时常显露出女性阴柔的质感外,像傀儡似地被操纵及类似基督受难倾斜半躺的动作也一再地重现。就在新娘摘下面具,发现已揭下面具的新郞即是原先的斗牛后,诗人再次被毁灭。

之后,出乎意料之外地,舞台由先前灰暗沈重的气氛下瞬间转换成纯白而轻松的一个空间。诗人此刻又变成了美国二〇年代著名的黑白片默剧谐星白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而基顿正愉快地骑著脚踏车(这是根据罗卡一出荒谬剧的剧本中所描述有关伯斯特.基顿与他的朋友,在一个下午愉快地在费城的郊外骑脚踏车)。

至于罗卡于一九二九年在美国看到社会经济萧条及黑人被压迫的种种情形而产生的不安,使得他写下了许多苦涩的作品。这些作品和下一景中的一段狂烈的黑人舞蹈,有某些程度的呼应。到最后,终究难逃一死的诗人,面对著一股无法战胜的恶势力──一群凶狠的斗牛。斗牛士演出了最惨败的牺牲。

在剧中担任「诗人」一角,又同时是编舞家的克里斯多佛.布鲁斯无论是在观众或评论家的眼里都是位无懈可击的表演者。精湛的技术加上感染力强的戏剧掌握,使得布鲁斯在当时获得「英国当代最优秀的戏剧舞蹈演员」的美誉。蓝伯特学校训练出来的布鲁斯,于一九六三年加入蓝伯特舞团,很快地就跃升为主要舞者,而由于舞团于一九六六年在风格上做了极大的改变,由以往的古典变成现代,使得舞团发掘了布鲁斯的编舞潜力。此后,布鲁斯替蓝伯特舞团编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并于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九年担任该团的副艺术指导。布鲁斯也为伦敦节庆芭蕾舞团(London Festival Ballet)编舞,并与欧美的许多大芭蕾团合作过,亦曾任美国波士顿芭蕾舞团之艺术总监。而自一九九四年起,布鲁斯重新回到蓝伯特舞团,目前任艺术总监的职位。

成功运用马赛克式拼凑组合

在《残酷的花园》中,为了表达诗人罗卡作品中的一些意象,以及他戏剧性的一生,布鲁斯运用了超写实的手法来贯穿整个舞剧。在舞蹈动作方面,除了采用了传统的西班牙舞、古典芭蕾及现代舞的技巧之外,像爵士舞及踢踏舞的动作也被运用在内。在音乐的处理、安排及编曲上,米兰达也采用了类似和布鲁斯的多样混合方式。这包括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传统西班牙民歌(罗卡生前整理出来的)、三〇年代美国的爵士乐,现代音效的运用(如枪弹声、穿靴子走路时所发出的踩踏声),甚至米兰达自己用英文及西班牙文朗诵罗卡的诗的录音也成了音乐的一部份。剧中更安排了一位唱佛拉明歌的歌手,来饰演〈咖啡厅〉那一景中的女老板,有一段气氛悲伤凄凉的演出。舞台上的设计,为了配合及加强舞蹈的部分,则著重于写实与超写实手法上的运用。至于舞者的服装及化粧则持有强烈角色化及个性化的戏剧效果。

从布鲁斯的编舞到米兰达音乐上的处理乃至于舞台、服装、化粧上的配合,《残酷的花园》呈现出一种马赛克式,拼凑组曲的剧场效果。然而,在这样的一种组合方式之下,作品并没有显得零碎杂乱。相反地,由于各部分巧妙的经营及配合,作品不但看起来统一、完整,风格也因此突显。

对于观众而言,《残酷的花园》无论在视觉或是听觉上都是一个感官性强且具震撼力的作品,而这样一种独特的美学感受,在往后布鲁斯的作品中几乎成了他独有的特色及风格。

 

文字|李静君  云门舞集首席舞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蓝伯特舞团简介

蓝伯特舞团(Ballet Rambert)是当今英国存在的舞团中历史最优久的。由玛莉.蓝伯特(Marie Rambert, 1888-1982)女士创立于一九二六年。在这之前,蓝伯特女士早于一九二〇年就建立了蓝伯特舞蹈学校(The Rambert School),所以后来舞团中大多的舞者及编舞家都来自此校。事实上,舞团刚创立时并不称为Ballet Rambert,而是玛莉.蓝伯特舞者(Marie Rambert Dancers)。到了一九三〇改称芭蕾俱乐部(Ballet Club),而一直到一九三五年才改为今日的名称。

舞团在早期除了跳一些古典芭蕾舞剧中的选粹外,大多选用英国本土编舞家的作品,因此造就不少优秀的编舞家。其中最负盛名的属弗德烈克.阿席顿(Frederick Ashton)和安东尼.都德(Antony Tudor)。直到六〇年代蓝伯特舞团已累积出相当丰富且极具特色的中型古典舞码。

然而,在一九六六年,由于经济及多方面的危机,迫使蓝伯特舞团做了一个极大的转变,那就是舞团的风格由古典变成现代,这样的一个变化使得舞团几乎抛弃了所有以往的古典舞码(除了少部分都德的作品留下之外),而寻找具有现代风格的新编舞家。舞者在训练方面则加入当时美国主流派的现代舞技巧。舞团中舞者人数由原本的数十位裁减为十七位,而每一位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独舞者。

在这样一个转变中,许多有潜力的新一代编舞家因此产生,由于不同于以往的训练方法,别于传统特质的舞者也一一辈出。更主要的是,对于舞蹈观众欣赏角度的开发,蓝伯特舞团在培养视野更宽广、接受力更强的新一代的观众上,功不可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