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专栏 Columns 专栏

「乐评家」与「音乐水准」

决定一位演出或创造者命运的是群众,而不是一两位乐评家。一位好的乐评家,是一位能引领读者对音乐演奏批判思索方向的人。群众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知识的丰富与否,才是决定音乐演奏水准高低的基础。

决定一位演出或创造者命运的是群众,而不是一两位乐评家。一位好的乐评家,是一位能引领读者对音乐演奏批判思索方向的人。群众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知识的丰富与否,才是决定音乐演奏水准高低的基础。

「乐评家」在国内是一个意义含混的名词。通常一位音乐工作者在报章杂志上写过几篇文章之后,「乐评家」的头衔很容易就随之而来。近十年来,常常听到许多对音乐演奏水准浮滥的抱怨。有人认为原因之一是国内缺乏真正的音乐评论人材,甚至有人认为乐评制度的建立是提升演奏水准的灵丹妙药。

国内的乐评制度的确需要建立,但却决不是提升演奏水准的灵丹妙药。「乐评」是一种专业,是一种「智力」的显示,是一种「分析」的行为;是以音乐的演出、或对一首新曲为「主要」分析对象的专业。这种专业实际上与新闻媒体无法分离。因此「乐评」看起来要比一首作品的演出或新曲的发表,对社会似乎更有影响力。一场音乐会祗能直接地对参与的观众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然而一篇「乐评」,除了能对曾在场的观众产生影响以外,也同时对不在场的观众发生影响。

然而,从音乐历史上看,从来没有一首伟大的音乐作品,或一位伟大的演奏家,曾因为一篇愚蠢凶恶的音乐评论而一蹶不振的。同样,也没有一位演奏家或一首新作,能单靠乐评家的「吹捧」而能创造出一生的事业,或成为伟大的乐曲。一篇佳评,顶多祗能影响演奏家极短的时间。在国外许多获得名乐评家极佳赞美之辞的演奏家,几年后却失去踪影。一篇恶评,同样也顶多祗能影响一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短暂的时间。美国指挥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多年来从未在纽约《哈罗德论坛》Harold Tribune得过好评,但是伯恩斯坦仍然拥有一个辉煌传奇的事业;《春之祭》首演后的恶评如潮,也仍然无法削弱这首作品的杰出伟大。祗有音乐家的本身,才能创造自己的事业。

左右音乐演奏水准高下的,事实上与听众音乐素养的高下有绝对的相互关系。十九世纪间,当欧洲音乐家、演奏家从「宫庭」走向「民间」之际,欧洲民间社会中就已普遍存在着「业余音乐家」(amateur musician),这些「业余音乐家」平时能弹善奏,多半以演奏或聆听音乐做为休闲活动,目前许多「经典名曲」实际上在当时是为这一批广大的人口而做的。因此依靠音乐演奏或创作为生的「专业音乐家」(professional musician),如果在音乐知识及乐器演奏修为上,没有「特异」于那些普遍存在的「业余者」,就不可能在音乐的领域中讨生活。而「超技者」或「巨匠」(virtuoso)名词的产生,是指那些修为能力高于一般「专业演奏家」的「超级特异艺能者」。职业的「专业演奏家」在那一群普遍存在,对音乐具有判断能力的「业余者」之前演奏,水准要是低落,那里能够立足?在国内,「学音乐」所指的都是朝向「专业」之路的音乐教育,「业余者」如凤毛麟角,加上一般音乐知识教育不足的情况下,音乐演奏水准浮滥而缺乏管制,也就不难理解了。

决定一位演出或创造者命运的是群众,而不是一两位乐评家。乐评家顶多祗能散播一些观念使读者思索而已。一位好的乐评家,是一位能引领读者对音乐演奏批判思索方向的人。群众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知识的丰富与否,才是决定音乐演奏水准高低的基础。乐评家本来就不具有改造或提升演奏或创造水准的能力。

 

文字|张己任  东吴大学音乐系主任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