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宝昆(新加坡实践剧场 提供)
焦点 焦点

新加坡当代戏剧巨匠

郭宝昆

郭宝昆自称是「文化孤儿」,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剧本集取名为《边缘意象》,显示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体会,以及对于新加坡文化现状的了悟。虽然新加坡并不处于任何源远流长的文化的中心,可是,却是中华、印度、回教与欧洲等伟大文化汇集的地方。

郭宝昆自称是「文化孤儿」,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剧本集取名为《边缘意象》,显示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体会,以及对于新加坡文化现状的了悟。虽然新加坡并不处于任何源远流长的文化的中心,可是,却是中华、印度、回教与欧洲等伟大文化汇集的地方。

第三届华文戏剧节新加坡实践剧场《夕阳无限》

7月29〜31日

台北新舞台

舞台上,一个男子叙述著一次奇特的葬礼:他的祖父生前定制了一个特大的棺材,准备下葬时家人才发现棺材太大,无法放进规格统一的坟洞。为了使祖父能够顺利下葬,他向坟场管理人员要求挖大坟洞,可是在交涉的过程中,他体验到管理人员缺乏弹性的官僚作风,也体会到人在体制化的社会中,被规范、定型,失去个人特性的危机。

这是郭宝昆在八〇年代写的第一个重要作品,《棺材太大洞太小》。一九八五年在名为「喜剧之夜」的演出中,《棺》剧是四出喜剧小品之一。其他三出短剧已经没有人记得了,可是《棺》剧却在新加坡不断重演,甚至在马来西亚、香港、中国、澳洲等地演出。今年六月的新加坡艺术节,《棺》剧连同郭宝昆的另一个单人剧《单日不可停车》,更是以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文(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分别上演,显示郭宝昆在新加坡戏剧界的地位,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在语言社群分化的新加坡社会,郭宝昆是少有的、同时被各个族群接受与尊崇的艺术家。

超越囚禁的孤独

为什么在谈到郭宝昆的时候,要特别标示出八〇年代呢?因为,郭宝昆在一九八〇年,从囚禁中被释放出来,开始一个全新的艺术生命阶段。

郭宝昆于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农村,十岁到新加坡与在南洋经商的父亲团聚。他的成长时期,正是新加坡反殖民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五〇年代。一九五九年,他到澳洲工作,后来考进雪梨的国立戏剧学院。一九六五年,郭宝昆回返新加坡,并与舞蹈家妻子吴丽娟,创办了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后来改称实践表演艺术学院)。接下来的十年,郭宝昆编导了多部戏剧,却也时常遭到禁演的命运。这个时期的作品,如《挣扎》、《喂,醒醒》,与新加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的背景密切相关,而且受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郭宝昆的眼里,戏剧演出是为了改造社会、参与斗争。

一九七六年,郭宝昆以政治犯的名义被拘捕,在没有审讯的情况之下,被囚禁了四年半。最近,他接受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的访问,第一次深入谈起这段经历的感受。他说,在那种绝对孤独的处境中,一个人将重新认识自己的弱点与长处,并得以发现真正的自我。同时,他也体会到文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支柱,而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所探讨的生命状态,往往比起现实中的更深刻。

今天,新加坡观众对于郭宝昆的认识,几乎没有六、七〇年代的部分。那个政治理想狂飙、社会使命感膨胀的时代所产生的戏剧,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对立关系,现在看起来,是把人单纯化、二元化了。

「新加坡剧场」的诞生

从《棺材太大洞太小》开始,郭宝昆的作品以大量的讽谕手法,表现个人在体制压抑下的无力与个人特性被磨灭的无奈。《傻姑娘与怪老树》中想法特别的姑娘不被人们理解,与一棵长得古怪的老树成为朋友,而老树却遭遇被铲除的命运。《郑和的后代》以明代太监表面上是威风八面的航海家,而内心经历被去势的痛楚与挣扎,暗喻现代人精神阉割的困境。八〇年代以来的郭宝昆,虽然在作品中仍然表现了不少生活面貌、社会现象,可是,他所要挖掘与探讨的,却是更深层的、内在的精神境况。正因为这种超越语言、文化、族群的关怀,使郭宝昆的戏剧受到国际注意,在亚洲、欧洲、非洲各地不断上演,他的剧本也被翻译成多种语文出版。

郭宝昆被视为「新加坡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家」,已经成为新加坡各个语文源流剧场的「公共资产」。直到八〇年代初,郭宝昆其实还只是活跃于华语戏剧圈子。《棺材太大洞太小》是他完成的第一个英文剧本,自此以后,许多作品除了华语演出,新加坡其他语文源流的剧场也采用他的作品。以《李尔王》一剧闻名的新加坡英语导演王景生,就曾以英语演出了郭宝昆的《老九》、《郑和的后代》等剧。

突破了华语社群的圈子,郭宝昆的作品中,明显地表现了对于新加坡多元语言、多元文化现象的兴趣。一九八八年,《寻找小猫的妈妈》演出造成艺术圈子中的轰动,而且是第一个使不同源流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戏。剧中出现了新加坡所有重要的语言与方言,集合了各族演员,是一个新加坡现实社会的微缩再现。这种做法挑战了新加坡语言社群分化的现状,标志著华语剧场、英语剧场的分界已经打破。新加坡第一次拥有「新加坡剧场」。

九〇年代以来,郭宝昆对于这种多元性的剧场特别有兴趣,《〇〇〇么》、《黄昏上山》、《芽笼人上网》,以及这次在台北上演的《夕阳无限》,都是以多种语言演出,表现了各种语言共存共生的微妙现象。

剧场电力供应站

郭宝昆自称是「文化孤儿」,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剧本集取名为《边缘意象》,显示了他对于自己处境的体会,以及对于新加坡文化现状的了悟。虽然新加坡并不处于任何源远流长的文化的中心,可是,却是中华、印度、回教与欧洲等伟大文化汇集的地方。各大文化,其实也汇集在郭宝昆的创作中: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文化,可是,他却拥有每一种文化。这使郭宝昆的作品,充满对现实的焦虑与失落,却又表现了文化的沉重与深刻。

另一方面,作为血缘上与原始文化意义上的华人,郭宝昆在华人戏剧界里有著特殊的位置与作用。早在一九八三年,在郭宝昆的策划下,举办了华语戏剧营,中国、台湾与香港的华人戏剧家齐聚新加坡。整个八〇年代,新加坡成为华人戏剧汇集的地点。曾经到来的包括中国的黄佐临、余秋雨、高行健,台湾的吴静吉、赖声川、刘静敏,香港的杨世彭、荣念曾等,为新加坡华语戏剧界带来新的冲击,也为各地华人戏剧家带来交流的机会。

参照于八〇年代以前,现在的郭宝昆仍然不减对社会的关怀,仍然抱著改造社会的理想,只是方式与态度大不相同。最受瞩目的是,由郭宝昆构思、倡议的「电力站艺术之家」于一九九〇年的落成。电力站是新加坡第一个多元化的艺术中心,而且完全由民间管理与主导。郭宝昆担任第一任艺术总监长达五年,开创了多个意义深远的项目,例如以「记忆搜寻」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强调实验精神与原创力的「粗生剧场」、一年一度的反思艺术与文化现象的研讨会等等。电力站里的「健力士剧场」,是新加坡第一个黑箱剧场。从戏剧发展的意义来说,新加坡的小剧场正是以电力站的开幕为起点的。

环视今天的新加坡戏剧界,新一代各语文源流的重要导演,大部分出身自八〇年代郭宝昆的导演课程。郭宝昆除了是编剧、导演之外,也热中于剧场教育。今年四月,他宣布已经步入三十五周年的实践表演艺术学院,将在二〇〇一年开办一个新的表演课程。该课程为期三年,最大的特点是在表演训练方面:要求学生深入研习当今亚洲四大古典戏剧体系,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印尼;另外,还有西方的古典与现代戏剧。这个课程,将是郭宝昆跨文化、跨语言理念的另一个实践。

 

特约撰述|柯思仁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