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用不同的表演风格进行「戏剧扮演」与「生活真实」的辩证。(戏班子剧团 提供)
戏剧 演出评论/戏剧

多层变奏的上乘喜剧

戏班子剧团《东施眼里出西施》

这出戏从一桩春秋故事,变奏为公演前的彩排戏码,再变奏为角色的错置,再变奏为真实与戏剧的类同与混淆,最后再变奏为崭新的对位,结构层次均错落有致。

这出戏从一桩春秋故事,变奏为公演前的彩排戏码,再变奏为角色的错置,再变奏为真实与戏剧的类同与混淆,最后再变奏为崭新的对位,结构层次均错落有致。

戏班子剧团《东施眼里出西施》

6月9~14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九年来,戏班子剧团集结了一群主要从文化大学戏系影剧组毕业或在学的校友,翻译、改编、创作、演出了许多角色扮装与爱恋题材的戏剧作品,一般来说,口碑都还算不恶。该团在今年六月中所推出的最新作品《东施眼里出西施》也不例外,甚至于在编剧技巧上,应该还可以好好嘉奖一番──同样是玩「戏中戏」的戏剧技巧,这出戏似乎就比其他剧团或作品来得丰富许多。

「戏中戏」的核心情节,其实是春秋时期的一段故事──吴越相争,越国大夫范蠡特意要用美人计来迷陷吴王夫差,即将江南第一美女西施作为献礼送给夫差,而后范蠡与西施则时常互通有无,范蠡因此而获得吴国许多重要的情报,西施也因此对范蠡产生了更多的情愫。

编导梁明智就像大厨调理烹煮一样,适时地在「核心情节」加油添醋,时而借由虚拟角色的介入,时而透过身分扮装与转换,时而玩弄戏与戏中戏的模糊与暧昧,时而也来段「伤它闷透」(sentimental)的氛围处理,至少在笔者所看过的戏班子剧团的自创剧当中,算是颇为成熟稳健的一个编导作品了。以下便分为几个层次来评介这出《东施眼里出西施》。

身分的扮演与转换

这出爆笑喜剧总共动用了七名演员(注1),分别为林美秀、林嘉莉、傅仰晔、庄心辅、林鸿麟、谢从华、黄维靖,其中前四位从去年的《我是一朵花》(「四度空间剧团」作品)、《假期愉快》(「亲爱的剧团」作品)到今年的《爱他的女人和男人》(「交互蹲跳剧团」作品)、《天亮之前我要你》(「创作社剧团」作品)等等,就陆陆续续有些合作演出的机会,已培养出某种默契。而后面四位(含庄心辅)则均为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前后期的系友或在学生,不管是在剧团风格的维续上或在系风与表演方法的传承上,也都有某些相似之处。基本上,这七位演员的剧场演出经验虽各有所异,但就表演学习与自我充实上,异中有同,所以整出戏看起来,至少在表演品质与水准,是蛮整齐的。

他/她们分别扮演的戏中角色为刘慧慧(林美秀饰)、周莺莺(林嘉莉饰)、谢善(傅仰晔饰)、邱杰(林鸿麟饰)、颜礼初(庄心辅饰)、周妈(谢从华饰)、Joy(黄维靖饰)。戏的开幕是一个剧团正在排练《西施的秘密生活》这出戏,由刘慧慧饰演东施、周莺莺饰演西施、谢善饰演夫差、颜礼初饰演范蠡、Joy饰演小兵,这出戏的情节正如前段所述。因为这场排练已进入彩排阶段,视同正式演出,但是东施、西施、夫差、范蠡等四个主要角色之间的紧绷张力迟迟未表现出来,身为导演的邱杰相当地紧张与懊恼,几近歇斯底里,周妈在一旁不断地安抚。

这群戏中角色,其所扮演的戏中戏角色的错置,主要和戏中角色的性格与角色之间的爱慕关系有关:刘慧慧对爱情的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就像戏中戏里的东施)、周莺莺的敢爱敢恨(就像戏中戏里的西施)、谢善的风流成性(就像戏中戏里的夫差)、颜礼初则太过理性(就像戏中戏里的范蠡)、邱杰则一直在寻觅真爱、周妈对邱杰的偶像崇拜,以及Joy与「小宏」(一直未在戏中出现,只存在于手机的另一头)的「出柜」(come out)。就是这些戏中戏以外的力量,将角色扮演的对位拉扯成错位,导致人戏不分,频频出错,屡屡尴尬难堪。

刻意的戏中戏与错中错

当然,这些「纰漏」都是在编导的设计之中的。前文曾提及,这出作品的「戏中戏」的戏剧技巧,要比其他剧团或作品来得丰富许多──不玩过多过杂的角色扮演,全部由七位演员所扮演的七个角色去延伸扮演;不将戏中角色的身分背景复杂化、至而失焦,几乎全部侧重在爱慕关系与议题上;叙事结构采取单一顺叙的向度,往前发展剧情,不搞倒叙、插叙、或者是循环叙事,保持叙事观点的精纯度;最后,在同一「核心情节」的基础之上,制造不同层次的主题变奏与角色错位,更能挑动观众审美的喜逗情绪。

最后,这种种的纰漏与错置,层层的混乱与反转,都在「寻得真爱」的意念与行动下被统一了:刘慧慧与谢善、周莺莺与颜礼初、邱杰与周妈、Joy与小宏,全都找到了另一半,「人都需要另一半,这种欲望根深柢固又源远流长,无非是要使『半侣』成为『伴侣』,结合两半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借以寻回本性」(注 2)。

表演风格的角力场

编导不但是透过角色来呈现彼此之间的爱欲纠葛,还刻意安排演员用不同的表演风格进行「戏剧扮演」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刘慧慧被颜礼初认为有戏剧表演的天分,但需要经过更多的琢磨;周莺莺则是在周妈的殷切期盼与细心的打点经营下,成为三级片的演员,以有点拙劣与夸张的表演,来诠释西施这个角色;谢善一直是个九点半档的连续剧演员,一切的演出以快速达到效果为原则,从不讲求什么角色心理性格;颜礼初则正好和谢善相反,纯然是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忠实信徒,一切讲求心理写实的方法演技与情绪记忆;邱杰则是个理想主义式的(或应称之为幻想主义式的)导演,就像《暗恋桃花源》一剧中,要求演员「演得像一株白色的山茶花」的导演;周妈是个歌仔戏迷,也算票友,因为平时每次排练或演出,都会跟著周莺莺前来,《西施的秘密生活》一戏早已了然于心,倒背如流,在邱杰因伤住院的公演期间,竟也可以上场串串开场的「说书人」角色;至于Joy,在剧场表演经历上,几乎只能算是个菜鸟,一心一意只想把类似螺丝钉角色的小兵演好就好了,因为他的心思根本已经被「要不要与小宏一起出柜」这件事所占满。

这么繁复多样的表演风格,倒是区隔鲜明,观众不至于被搞混。不管是连续剧的高效率表演,还是三级片的皮肉表演,抑或是步步讲求动作成因的史坦尼表演体系,通通都在「角色的真心话」里被统一了──这是邱杰理想中的表演最高境界,就像张曼玉所饰演的阮玲玉一样,透过导演关锦鹏的半纪实电影结构,张曼玉一下子成为三〇年代的中国电影女神阮玲玉,一下子又是张曼玉对她所饰演的阮玲玉这个角色所产生的心理冲突,甚至于还有张曼玉本身对阮玲玉这个历史人物的个人看法。有虚有实,有揣摩有批判,但是演员的自觉性与主体性却一直没有消逝,邱杰要的就是这个。所以在邱杰因伤住院后,团长谢善就遵循导演邱杰的创作理念,也要求每个戏中的团员在所饰演的角色第一次上场之际,要说出「真心话」,就像在整个扮演角色的戏剧情境之下,开出了一个窗口,让团员透过窗口向窗外宣泄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一刻,观众所看到的就是「戏剧扮演」与「生活真实」被整合统一了;当然,置放在《东施眼里出西施》与《西施的秘密生活》交叠不分的情境中,自然是对比突挤出许多笑料。

战国红颜施甘露,东施西施好英姿

战国红颜施乐园,东施西施好咸湿

这两幅对联分别是《东施眼里出西施》上半场与下半场的舞台两侧所挂的对句,有点像是元杂剧剧终的「题目正名」,巧妙地点出这出戏的「变奏」主题,从一桩春秋故事,变奏为公演前的彩排戏码,再变奏为角色的错置,再变奏为真实与戏剧的类同与混淆,最后再变奏为崭新的对位,结构层次均错落有致。走笔至此,才赫然发现编导梁明智在节目单里也有一段话:「一出戏,从头到尾都一直在赏自己巴掌,不断把好不容易建立的逻辑秩序全部搞乱,还大模大样、装聋作哑地继续演下去,是为荒谬,是为精采,是为魔术,是为骗死人不要钱的厉害勾当。」嗯!有点「后设」的味道!难道梁明智在编写该剧时,已经测知观众的反应?

无论如何,笔者认为一出戏要好看,其实很简单,掌握一至两个主题,好好结构经营,不至于叙事失焦,也不会收不了尾巴,只要创意够,诚意足,观众自然而然会产生兴趣,戏班子剧团这次所演出的《东施眼里出西施》应该可以是个好例子!

 

文字|于善禄  文字工作者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注:

  1. 这出戏所有演员的扮演层次与关系如下表:

演员

戏中的角色

《东施眼里出西施》

戏中戏的角色

《西施的秘密生活》

错置后的角色

林美秀

刘慧慧

东施

西施

林嘉莉

周莺莺

西施

东施

傅仰晔

谢善

夫差

夫差

林鸿麟

邱杰

 

南施

庄心辅

颜礼初

范蠡

范蠡

谢从华

周嫣

 

北施

黄维靖

Joy

小兵

小兵

2.引号内语句引自古希腊喜剧作家亚里斯多芬尼兹「论爱的本质」,吕健忠译,《利西翠妲──男人与女人的战争》,台北:书林,1989年,页99。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