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平稳的汰换率是维系一个职业团体演出水准的要素。反观今日台湾的合唱生态,各地山头林立,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使得台湾的合唱音乐在数量上虽然激增,但在品质上仍旧不足。
2000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
7月30日〜8月5日
国家音乐厅
第三届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已圆满落幕,对于热爱合唱的人们,此活动所造成的回响及讨论,让两千年台北的夏日变得「非常合唱」。在活动进行中,网站也汇集了许多合唱人的热烈讨论,这些来自不同背景及观点的评论,使得这个音乐节在结束后仍然余波荡漾。此音乐节的主办单位──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对于台湾的合唱风气之推广,以及培养国内年轻一代的音乐人才与引进国外优秀音乐团体等工作,向来不遗余力。自一九九六年起,每两年一届的「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不但开拓国人对合唱音乐的了解,也将台北推向国际合唱的舞台。
今年受邀来台的外国团体,有些是国际级的巨星团体,如英国的「泰利斯学者」(The Tallis Scholars),其他则多为业余团体。在为期一周的音乐节及音乐会中,以国内知名合唱团体搭配外国团体的演出,不仅让听众听到多变的演出,也帮助我们了解国内外合唱在风格、曲目及程度上的差异。这样的精心安排,无非是希望国内的合唱团体也能借由观摩而进步,同时亦安排了外国团体的全省巡回演出,使台北以外的地区也有机会参与此项活动。在音乐会的活动外,此音乐节还邀请了国内外著名指挥授课,让努力寻求进步的国内合唱老师以及爱好者,可以在合唱营及指挥营中学习到如基本指挥法、合唱风格及诠释、国际合唱音乐趋势等课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国内合唱教育有莫大的助益。
多色彩的立体效果
开幕音乐会(七月三十日)中以台湾新生代作曲家许雅民的《六月雪》最引人注目,故事内容改编自元曲名家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作曲家尝试将音乐、戏剧、舞台效果结合,以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和唢呐为伴奏,由女高音结合戏曲唱腔的方式演唱,配合数名口白朗诵者及混声八部合唱,其强烈的戏剧张力及诡谲的灯光设计,使全剧呈现出多色彩的立体效果。然作曲家虽有很好的意念及作曲技巧,但其作品风格变化不大,音乐架构略显单薄,也可看出作曲家的经验仍有不足。特别是最后乐章的结尾,当窦娥即将行刑前,此时的音乐张力已将观众与歌者的情绪带至最高点,就在一片凄厉声中,窦娥随即血溅满天,气绝身亡,应该可称为精采的结尾;但作曲家在其后尙加了一段评论性的合唱旁白,不但无法持续戏剧张力,而且合唱团的声音已显疲态,这个多余的部分便有画蛇添足之感。演出当晚由作曲家本人担纲指挥,其情绪表达有余但指挥技巧不足,使得合唱团亦无法百分百地表现出其音乐意念,幸而女高音刘雅文时而低声啜泣、时而凄厉哀嚎的精采演出,引领听众走入窦娥的情感世界中,其可圈可点的表现,多少弥补了指挥者的不足。
「红色巨星之夜」(七月三十一日)由「泰利斯学者」演出,此团体被誉为「无伴奏合唱超级巨星」,他们以纯净的音色及细腻的音乐线条闻名,成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最佳代言人。此次来台的歌手仅有十人,因为行程安排紧凑,使得歌手们在演出前仅有少许时间彩排及适应场地。虽然现场演出不如唱片中的精致完美,但却无损于音乐中的冷静及平衡,特别是以下半场的英国文艺复兴曲目,更令人激赏。这样克服旅途疲惫及其他客观条件的不足,仍有一定水准的演出,更表现出一个职业团体应有的水准。其指挥彼得.菲力浦斯(Peter Philips)从十九岁起便立志推动文艺复兴曲目,他以混声合唱的方式挑战了学术派的概念,重新来诠释此时期的曲目,经过二十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泰利斯学者」的表现方式已然成为一种经典。但菲力浦斯本人并非学习指挥出身,其独特的指挥方式,自成一格。在与他的对谈中,菲力浦斯坦承其指挥手势并无法表现出音乐线条,只是将移动最快的声部指示出来而已,这样的指挥方式恐怕只有其团员能理解。他也提到在他客席的经验中,许多团员都需花费相当的精力与时间来了解其手势所代表的意义,但菲力浦斯先生对早期音乐的品味,已通过其录音获得全世界爱乐者的一致认同。
入宝山空手而回
「黑色爵士之夜」(八月一日)相较于另一职业团体──「泰利斯学者」的演出,美国「洛杉矶裘比利歌手」(Albert McNeil Jubilee Singers)显得令人大失所望,此团体标榜其非裔美籍(Afro-American)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及生动丰富的表演内容,但与当晚的演出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的音乐基本上无音准可言,声音松散,舞蹈杂乱,使得听众对其盛名抱持存疑的态度。也让期待听到黑人灵歌的观众们,有入宝山而空手而回之感;虽然下半场的黑人音乐剧有相当程度的进步,但多数观众在中场却已离席,抱著遗憾离去。此演出背后所代表的问题却値得人深思,一个职业团的寿命,究竟有多长?以「国王歌手」(The King's Singers)及「泰利斯学者」为例,职业歌手的演唱寿命平均为十年,平稳的汰换率是维系一个职业团体演出水准的要素,因此在合唱团体中重要的是精神,而非个人。反观今日台湾的合唱生态,各地山头林立,这种个人主义的表现,使得台湾的合唱音乐在数量上虽然激增,但在品质上仍旧不足。
在八月二、三日两天的演出中,芬兰「维洛雅佩多合唱团」(The Veraiapetto Choir)及日本「伊丹混声合唱团」(Itami Mixed Choir)两团表现平平,其曲目多颇具特色的民谣。但「菲律宾室内合唱团」(Philippine Chamber Choir),其音色浑圆纯美,但其风格颇具菲律宾著名合唱团体「玛德利加合唱团」的影子,且其当晚曲目安排太过繁重,使歌者及听众皆有疲乏之感。
「蓝色德奥之夜」(八月四日)由德国「幕尼黑新浪潮合唱团」(Via-nova-chor Munchen)演出,其曲目及演出方式深具德奥传统,除此之外还致力于二十世纪的现代曲目推广。他们的声音扎实丰厚,但其巴赫的经文歌《唱一首全新的歌献给主》Singet dem Herrn ein neues Lied,因为无伴奏的特色及曲子的复杂度,使得音乐略显力有未迨之感。上半场最后一组的巴伐利亚民谣,为其单调的舞台表现增添一丝变化,但其曲目长度安排仍稍嫌冗长。德奥系统的合唱艺术表现时常受限于其呆板的演出方式,除非有绝佳的音乐表现力,否则已很难再吸引观众的注意,目前仅存优秀的德奥系统合唱团体大概也只有「斯图加特合唱团」(Kammerchor Stuttgart)。
《非洲圣哉经》的惊奇
整个音乐节的重头戏在其闭幕音乐会(八月五日),除了上半场各受邀团体的联演外,下半场的曲目──亚洲首演的《非洲圣哉经》African Sanctus更是令人期待,此曲为英国作曲家大卫.范晓(David Fanshawn)的作品。范晓先生深入研究非洲民族音乐、摄影及大众传播,更是一位探险家兼摄影师,以其多元化的身分,令他的作品有著丰富且令人惊奇之内涵。他从一九六六年开始,足迹遍及埃及到坦尙尼亚间,在为期八年的旅途中,他与各地的土著一同生活,学习他们传统的歌舞,并用录音、录影的方式记载了数以千卷的宝贵资料。他回到英国之后,将西方弥撒中的「圣哉经」歌词配合非洲各部落的民族音乐,完成了这部如同史诗般的巨作。因此在演出这个作品时,必须架设音响器材及混音设备,播放非洲土著的歌舞和大自然中无比奇妙的各种音响,再加上现场时而高亢、时而柔和的合唱歌声,为音乐史上的一大创举。
而在演出的当晚,主办单位请到作曲家莅临现场,亲自介绍此曲的创作过程及演出方式,而后他又担任当晚演出的混音工作,为此演出增添几许的惊奇感。担纲重任的「台北爱乐合唱团暨节庆合唱团」,由匈牙利指挥嘉保.豪勒隆(Gabor Hollerung)及国内知名女高音徐以琳小姐联合演出。预先录制的土著歌舞的录音及录影,结合现场原始而狂野的打击乐器,将观众带领到非洲宽广的草原上,合唱团以各种不谐和音表现出非洲原野的跃动,和宗教的狂喜。而女高音独唱时而以高亢的声音表现出弥撒的神圣,时而以柔和接近流行歌曲的唱腔诠释非洲细腻的景色,将现场的气氛带至最高潮。
从这一连串的活动中,可以感受到主办单位的用心及企图心,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致力于将国内的合唱音乐推至国际舞台,更结合社会大众及各大企业主之支持,为台湾的音乐工作扎根。在过去十年中,台湾合唱音乐水准已逐渐提升,合唱人口也逐渐年轻化,而从这次音乐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合唱团体的努力与用心,但仍可感受到其不足之处。这个音乐节也在网路上引起热烈讨论,由此可见合唱音乐并不是小众音乐,更应推广为全民运动。第三届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带来的不应只是刺激与冲击,更应扩大为国内艺术团体努力的目标。
文字|梁秀玲 指挥、东吴大学音乐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