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青春》是一出未来寓言式的戏剧,有趣的是,它却运用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创作手法呈现对未来世界高科技的恐惧与不信任,这种矛盾颇値得玩味。剧终由这些青少年操控了电脑程式,但是他们也只能逃避到「虚拟世界」之中。虽然青春反噬了,却透露出一种悲观的绝望。
艾雷那现代剧场《吞噬青春》
5月23〜27日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呑噬青春》Eat Your Young是一出未来寓言式的戏剧,有趣的是,它却运用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创作手法呈现对未来世界高科技的恐惧与不信任,这种矛盾颇値得玩味。剧中三位青少年遇到的家庭和社会制度问题,其实无关现在或未来时空。翻开报纸的社会版,每天都可以发现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子女的事件充斥在社会之中,而社会福利制度所产生的问题也是很受争议的。剧中的一切由电脑筛选、定位和控制,人类对情感和情绪的管理也由行为监督电脑给予判定赏罚,「虚拟实境」就像是合法的毒品,剧中三位青少年沉溺其中来逃避真实世界的冷漠和疏离。编导对于人类过度依赖高科技的忧心,对未来世界人类将受制于机器感到恐惧。尽管人类与机器相比显然脆弱不堪,但编导对于人性情感和意志力的力量还是稍具一点信心。剧终由这些青少年操控了电脑程式,但是他们也只能逃避到「虚拟世界」之中。虽然青春反噬了,却透露出一种悲观的绝望。
投影装置功能发挥不足
环形轨道投影装置是这出戏最吸引人的部分。两块投影幕和两台投影机因剧情变化而转动改变位置,只是在实验剧场里选择单面向舞台的关系,投影幕的位置因为视线不良受到限制,多只能以面向观众的方式运用,少数几次三百六十度多面向环绕的表现方法也因此大打折扣,无法发挥环形轨道投影装置的最佳优点。节奏强烈而快速的影像内容充满了MTV和电玩的影响,这也许是时下青少年对影像接收最直接的印象。此外,影像的呈现还有以三百六十度环绕平面影像来制造立体的错觉效果,或以预录影像对照现场舞台上演员来表现虚拟实境的幻影,或在后台同时间拍摄的演员影像出现在投影幕上与舞台上的演员之间的对话,或者现场以麦克风收音之后再经过效果器而拨放出来的声音与预录音效之间的搭配,以上种种,在在都在试探真实与虚拟之间界线的模糊和可能性。
配合舞台正上方的环形轨道投影装置,在舞台地板上以白色的瓷器碎片围绕成环形空间,这么简约的舞台设计却充满了象征。白色瓷器碎片围绕的环形不仅在黑色的舞台上区隔出表演空间,也有剧中角色被限制囚禁的意义,而白色瓷器碎片除了有家庭价値崩解的象征之外,更有现场音效上的功能,不管演员有意或无意地踢到都会发出尖锐令人不安的声音(现场以麦克风收音之后再经过效果器传出)。不知是笔者看戏当天机器故障还是原本机械装置的噪音,或者是音效设计的一部分,当投影机转动时就会发出噪音,某些时刻这些机械装置的噪音对于情境氛围是有帮助的,但是大部分时间对看戏或听台词是很大的干扰。
灯光未收烘托表演之效
就在这么简单乾净的舞台上,灯光是能让演员和影像之间取得焦点平衡的一个重要元素。比较影像内容的丰富多变,演员的肢体表演就显得单调贫乏许多,特别是在剧中角色进入「虚拟实境」的几个片段,焦点几乎全部被影像夺走,而演员在「虚弱的灯光」之下努力要表演出兴奋刺激或精神恍惚的状态,反而让人觉得尴尬和缺乏说服力。相对于影像与音效的技术性和 多样性,灯光就显得无力和无趣了。
三位青少年角色身著运动制服,是有助于观众对她们被囚禁管制身分的了解(如在保护管束下的观护所)。而社工这个角色身穿宽松的棉麻上衣、农夫裤和脚踏凉鞋,这样崇尚自然没有拘束感的服装,与他剧中身分的认同有些差距;对于他在一个庞大、僵化的制度之下的工作性质,与刚开始表现出的冷漠不关心,是有冲突的。未来的服装形式除了想像和合理化推论之外,也需要对于未来那个时空假设一些状况,如此才能在材质、形式和颜色上做出适当的选择与设计。
不管是在节目单里所介绍的「澳洲艾雷那现代剧场」(Arena Theatre Company)本身标榜的高科技创作组成元素,或是《呑噬青春》这出戏的表现手法,正显现出现代剧场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就是加入高科技声光特效的运用和包装。现代剧场的创作人不可能忽略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影响的重要性,电脑自动化的方便、通讯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等等,不管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它已经是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精神层面上日益加深对它的依赖。虽然我们极力辩解人类在这场「战争」里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思考。当它是人类生活里重要的一环,艺术创作者如何能逃避或忽略它的存在?当愈来愈多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和耗费庞大金钱与时间的科技设备开始进驻剧场,一个艺术家要担心的是,如何能运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创作出什么样的艺术表现?
文字|曹安徽 国立艺术学院剧场设计系专任讲师、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设计研究所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