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森身材壮硕,音乐却非常细腻,颇耐人寻味。(白水 摄)
音乐 评论/音乐

形体于外,内蕴细腻柔情千万

林望杰与当代钢琴俊杰盖瑞.欧森

欧森在这个诙谐曲中还展现最精微艰深的技术──弱音奏。第215小节的"sotto voce"只见钢琴家轻抚键盘,钢琴各个音域的特色便服服贴贴地流泄出来;这了不起的弱音仿佛鹅绒细致、菟丝花般绵延,能在现场协奏曲音乐会听到,恰如美梦。

欧森在这个诙谐曲中还展现最精微艰深的技术──弱音奏。第215小节的"sotto voce"只见钢琴家轻抚键盘,钢琴各个音域的特色便服服贴贴地流泄出来;这了不起的弱音仿佛鹅绒细致、菟丝花般绵延,能在现场协奏曲音乐会听到,恰如美梦。

林望杰与当代钢琴俊杰盖瑞.欧森

2001年12月16日

国家音乐厅

曾在莫斯科听过Natalia Trull(注1)演奏布拉姆斯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Trull是一位极为讲究细节、对钢琴了解深刻的杰出钢琴家。在控制音响非常困难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注2),体会到这个协奏曲对演奏家与指挥家的要求有多么严苛。

严苛的考验在长度、音乐内容的复杂与技术的艰难。

而欧森不但将以上三点做到滴水不漏,连音色都美得令人大呼神技;更重要的是演奏家诚心诚意将音乐与听者分享的用意。

笔者很幸运地坐在能够俯视钢琴的舞台右侧包厢,制音器(damper)的动静约略在视线之内。听到欧森的演奏,闭起眼睛就是清清楚楚的总谱──与其说欧森是钢琴大师,不如说他是一位音乐大师。欧森集惊人的技术、清晰的音乐思维、以及「尽读谱却能不囿于谱」的自信与自然。上个月来访的费亚多(V. Viardo)在不顶舒服的情况下以极为热切集中的正统俄式看法述说拉赫曼尼诺夫最「险恶」的一首钢琴协奏曲;而欧森所展现的是一种温和稳重的说服,布拉姆斯最「难缠」的钢琴协奏曲在欧森指下同样令人折服。

妙指生花,耳不暇给

欧森的条件傲视群伦,高大壮硕的身材、粗而有力的十指、既厚且宽的手掌,坐在小船一般大小的九呎史坦威钢琴前,稳如泰山。欧森的演奏亦宽厚扎实、泰然自若;如此复杂乐曲,欧森娓娓道来,如同太极挪移,阴阳轮转,好不自在!欧森最令人激赏,亦是他人无法模仿的特点之一,就是极为精确却自然的时间感。以第二乐章"Allegro Appassionato"为例,第五小节第三拍起的第一主题第二动机(第五至第十四小节连续有挂留音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动机)。第七小节以及第九小节这个动机在俄国钢琴家手下,传统上以较为饱满的音色与音値来弹这个四分音符(注3),虽然紧跟著第八小节的第一拍四分休止符,这个四分音符的张力仍在,也就能巧妙地化解钢琴无法持续音量的缺点,而令人有「抽一口气」、听来较为急切的感觉。仔细读谱可以发现,在钢琴这个「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简单动机中蕴含著多少音与音之间力的「牵扯」。这个重要的动机从第一至第十八小节维持在d小调上,以二度上下行,到第十八小节到第四十二小节钢琴直接以主题强行进入转到a小调上、扩大到减五度、减七度上行跳进,二度上下行的缠绕到减音程上下跳进的紧张感,第一主题述说的似乎是作曲家对尘世的不舍与不耐。大多数的钢琴家也朝这个方向诠释。

欧森则不这样做。他以极为饱满而坚定的音色来处理,好似战胜悲剧命运的巨人稳立大地,无视于这个音型可能的内在驱力。这可以理解为欧森尊重德奥音乐色彩传统的做法。欧森并不是做不到将拉扯的力量形诸于外,而是选择大的线条,其效果果然不同凡响,整个第二乐章不但让人折服于钢琴家宽广的音乐能力与指挥家的深厚功夫,欧森在这个诙谐曲中还展现最精微艰深的技术──弱音奏。第215小节的"sotto voce"只见钢琴家轻抚键盘,钢琴各个音域的特色便服服贴贴地流泄出来;这了不起的弱音仿佛鹅绒细致、菟丝花般绵延,能在现场协奏曲音乐会听到,恰如美梦。能弹漂亮弱音的钢琴家不多,能演奏有深浅不同色调弱音的钢琴家,更屈指可数。在强力要求体力与脑力的第一乐章之后,还要带起这个集跋扈不羁与易感脆弱于一身的第二乐章,对音乐思考力是一项挑战,对演奏者临场的肢体控制能力更是严苛要求。无论运动时如何放松,手掌与手臂肌肉在激烈重量运动之后,往往不易继续演奏有细小音群的弱奏乐段。布拉姆斯此阙钢琴协奏曲虽被批评为「以钢琴助奏的交响曲」,然以此为例,作曲家对钢琴家的要求与期许远远超过任何一首钢琴独奏部分光彩夺目的钢琴协奏曲。

紧盯著制音器与钢琴家的手指活动,张大耳朵紧跟著音乐,令人深深体认欧森是一位既深且广的音乐大师;他的音乐思维既精细又广博,在台上的自制力与爆发力皆优。此阙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人人皆惧,布拉姆斯对钢琴独奏家的苛刻转到大提琴首席身上,在充满变数的现场音乐会,有时甚至可以听到从指挥、独奏家、到大提琴首席都紧张得无法自己的不幸状况。当晚的演出幸赖经验丰富的独奏家与老成的指挥家,大提琴首席亦尽心尽力演出,在稍嫌紧绷的气氛下度过此乐章。第四乐章听来极为悦耳,对钢琴家已经疲惫的身心却是挑战,在钢琴家强韧的毅力引领之下,当晚的演出相当完整地结束。整首协奏曲的进行中,这种困难度一一臣服于钢琴家扎实的技术与精深的艺术之下,听到畅快之处,脑海中出现「知难行易」四个字,不过是「吾『知』其『难』,彼『行』之『易』」──如此艰刻篇章竟可这般美妙!

此外,欧森处处「妙指生花」的音色安排,令人「耳」不暇给,处处是精采,处处有惊喜。

声彩变化,惊艳全场

在全场上座约七成但热情沸腾的观众的执著掌声中,欧森演出两首安可曲:萧邦作品四十二降A大调圆舞曲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的作品三升c小调前奏曲,两曲皆令人惊艳。所谓「惊艳」在于欧森不囿于一般习惯或传统的诠释,信心满满地以自己对钢琴乐器性格的充分了解,安排出在将「那一部史坦威」放在国家音乐厅舞台的「那个位置」可以做到的绝妙音色。萧邦该首圆舞曲,在约九个月前李云迪与布达佩斯交响乐团演出时也曾经引以为安可曲,不过欧森使用踏板的思虑之圆熟精妙令人佩服;他特别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泛响来支撑此阙以回旋曲式构成的圆舞曲;而拉赫曼尼诺夫前奏曲,好似要粉碎蒲罗柯菲夫对此曲的不屑一般(注4),挑战场地的残响与钢琴低音弦的极限,乐曲起首的A音浑厚而不至于崩爆,欧森的分句法与呼吸显示他曾深硏俄系钢琴语汇的传统,其钢琴演奏的精髓质素:音色、音量、踏板则仅有「妙不可言」四字可形容。

値得一提的是,当天NSO上半场的舒曼第二号交响曲表现可圈可点,除了某些弦乐声部在第三乐章的节奏(附点)有显著的弱点之外,追求精细度的用心令人感动。

这是一场质量皆美的音乐会。

注:

1. 一九八六年柴可夫斯基大赛第二名。

2. 非莫斯科音乐院大厅。

3. 这是d小调主和弦的六四和弦下行二度到d小调二级七和弦的六五和弦的进行。

4. 李希特(S. Richter)在回忆劄记中曾提过蒲罗柯菲夫认为这个前奏曲「娘娘腔」。

 

文字|颜华容 莫斯科国立音乐院钢琴演奏博士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