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现象‧现场

台南艺文生态的「第一次」

从「大台南表盟」成立与官方公布补助要点谈起

到底公民选举的政务官与文化事务的专业考量,是否可以划上对等线?若是依照现行条款来看,补助条款的背后精神,依旧「人治」,而非「体制」!大台南表盟自我定位的监督、对话功能,能否具体发挥功效?公部门此番的「释疑」,能否真正排解地方艺文界的负面意见与情绪,达成后续的双向良善沟通与地方文化发展?都是一向和谐平静的府城在二○○三年有待时间检验的崭新课题。

到底公民选举的政务官与文化事务的专业考量,是否可以划上对等线?若是依照现行条款来看,补助条款的背后精神,依旧「人治」,而非「体制」!大台南表盟自我定位的监督、对话功能,能否具体发挥功效?公部门此番的「释疑」,能否真正排解地方艺文界的负面意见与情绪,达成后续的双向良善沟通与地方文化发展?都是一向和谐平静的府城在二○○三年有待时间检验的崭新课题。

一向温婉含蓄的古都艺文界,今年开春出现了一个表演团体自发结盟、发声抗议的大动作;一向付诸阙如的公开透明的地方官方补助机制,终于在今年二月由台南市文化局首次提出了一份「台南市政府艺文补助作业要点」,且分别寄达各个团体,展开申请征件工作。两者可说都是台南艺文生态的第一次,看似一片大好美丽希望的转机,却同时隐伏著若干危机,尤其补助条款中暗藏的灰色地带,令人除了乐观其成之外,不免心有忐忑。

成立联盟,直接对话

说起「大台南表演艺术联盟」的来由,是由在地资深剧场人、洗把脸儿童剧团创团团长许宝莲去年底发起,今年一月十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共有十三个团体参与,跨越了舞蹈、戏剧、音乐的领域藩篱,实属台南艺文界少见的场面。依照许宝莲的构想,大台南表盟初期计划是让地方上各个表演艺术团队借由定期聚会,分享彼此的经营理念与困境,互相扶持,携手面对摇摆不定的文化政策以及粥少僧多的文化资源,共商对策。

在二月下旬的第二次会议,与会成员决定在诸多的长程计划之中,先行聚焦于时效迫切、关系切身利害的议题,于是,首度公布的「台南市政府艺文补助作业要点」成了第一个具体施力的素材。会中经过逐条朗诵,一一讨论,赫然发现其中许多的不公平与不明晰,充满公部门对表演艺术的不尊重、不理解,决定采取正式行动,要求改善。不料,预定行动的时间未到,隔天有地方报纸表露了这样的抗议声音,立刻引起文化局的回应,主动召开了廿六日的对谈,结果,场面和谐落幕。只是,面对艺文团体指出的补助条款的疑虑与漏洞,文化局只有看似诚恳的解说,完全没有任何具体改善的成效或保证,也没有任何可能改善的工作时程,只有向艺文团体要求更多的信任、体谅与等待,唯一具体的改变即是,原本预定二月底截止收件的第一梯次艺文补助,当下被不明所以、很爽快地延期一个月──对照于前头会中各个问题条款的不动如山,此刻的民意又突然显得巨大有力,但是,粗糙的决策过程与方式,当场鲜明力证,而且对一年原有四梯次的行程可能的冲击或调整也没有清楚交代,徒然造成艺文界会后的不安。至此,台南少有的文化官民对话事件,暂时不了了之(换种说法,就表盟发起人许宝莲认为,至少开启了沟通之门)。

如齐头式平等的「乞丐条款」

其实,各地文化中心兴建运作以来,台南的艺文界大致很难理解公部门经费分配与表演场地规画的法门所在,行之有年的地方杰出表演团队,每年何时甄选如何产生,或者每年为何仅见部分舞蹈或音乐团体独获厚爱,加上有表演团队质疑为何曾经提送公部门的企画内容流见于他处等等大小疑惑,更别提从未见过明文规定的艺文补助条款,林林总总,总是犹如一层薄纱烟雾相隔,唯有识得门径之人得其门而入!就此,也许一如代局长许耿修所言,台南市文化局跨前了一步,值得肯定(或鼓励?)。只是,对于台南艺文生态长期的自生自灭而言,这一步叫人等得望穿秋水、心灰意冷,经过这一次的公开沟通动作,到底有无消音企图,苟且前进,便是值得观察的了。

或许眼见如是聚会、抗议、会谈,让人不免产生一种艺文团体争食大饼的联想,不过,笔者认为,毋宁可以解释成这是一种久旱难得遇甘霖的珍惜心态使然。根据报载,台南市文化局资料显示,今年列出的经费补助款高达三千余万元,与去年仅仅数十万元相比,可说天壤之别。其中的一千五百万元,在市议会的要求下,为免补助浮滥,落实补助机制,遂有了「台南市政府艺文补助作业要点」的公布,以为因应之道。

难道,这是一份迟来的「牛肉津贴」?!首先,遭到艺文团体攻击的第一个重点是,每个团体或申请案原则上每一年度补助金额不超过两万元,被认为形同齐头式平等的「乞丐条款」,同时,补助案件的审查程序,通过了文化局内部的书面资料初审,覆审乃是由市府副市长召集组成五人的委员会进行评审,而且,条文中明订「本府依各申请案件之评审结果,签请市长核准全部或部分之补助」。明显可见,评审机制的朦胧暧昧,并未赋予独立运作的超然基点,甚至,将评审结果的最后决定权无条件保留给市长,无异将评审委员们的尊严与专业置放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细细体察其中的精神意义或想像空间,真是叫人情何以堪。其他遭到质疑的细节还有,补助条文中多处模糊不明,诸如申请的时间「本府得视实际状况之需要,弹性延展受理期限」,或关于著作权的主张:「受补助者于补助成果完成一年后就其著作权不行使或不为相当行使时,本府得以各种方式之无偿使用,受补助者不得对本府行使著作人格权。」

是「人治」?而非「体制」?

如果回归这份补助申请表格模倣的来源,自是差异迥然──对照于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九十二年度补助申请基准的白纸黑字,评审委员会分类每期遴选,「其组合应力求兼顾地区均衡及艺文领域多元之观点」,提出补助名单与建议金额,由「董事会依据会审会议对个案补助之优先顺序,就该年度预算做最后分配」。

对于上述的异议,文化局代局长的说法是,既然市长为一市之长,是全体市民通过公民投票行为选举出来的,便应该拥有相当的公权力,他诚恳地请托艺文界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让市长也让文化局做做看。至于表盟提出的诸多疑点,至少等补助要点实施一年之后再视情况修正。

到底公民选举的政务官与文化事务的专业考量,是否可以如是划上对等线?到底台南艺文界此次的反应是否来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杞人之虑?但不容否认地,文化局让台南艺文界不放心的实例不乏,一如去年初风风光光的台南安平艺术村「树屋」,完成第一期的艺术家驻村活动,早有预算的第二期迄今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曾经拨款整理的树屋早已经荒烟蔓草地寥落可怜了。

简言之,若是依照现行条款来看,说穿了,补助条款的背后精神,依旧「人治」,而非「体制」!大台南表盟自我定位的监督、对话功能,能否具体发挥功效?公部门此番的「释疑」,能否真正排解地方艺文界的负面意见与情绪,达成后续的双向良善沟通与地方文化发展?都是一向和谐平静的府城在二○○三年有待时间检验的崭新课题。

 

文字|杨美英 南台科技大学讲师、剧场文字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