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音乐制作人史帝夫雷克所制作的音乐,几乎都以自由即兴、前卫爵士为主。他认为,欧洲的爵士听众年龄层逐渐老化,靑年乐迷的增加速度又太慢,一方面现代年轻人接触到更多不同的音乐型态,加上电脑、网际网路等等新的娱乐,更多样化的活动使得现在的人,放在音乐上的精神相对减少。另一方面,雷克说,我们现在没有偶像了!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英国,在离伦敦一个小时车程的大学城布莱顿(Bright-on)举行了ECM唱片公司的三十周年音乐节(Selected Signs--ECM 30th Anniversary Festival)。三十年来,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ECM公司发行了超过七百种音乐作品,风格包括爵士、古典、当代作曲家、欧洲民乐以及跨界音乐,世界各地的唱片销售场所,几乎都将ECM的音乐独立陈列,ECM以独特而难以归类的音乐品味,成功地吸引了无数的爱乐者。
ECM在当代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在于这个品牌一方面在一九七〇年代为苦于丧失故鄕市场的美国爵士乐手如唐杰利(Don Cherry)、芝加哥艺术乐团(Art Ensemble Of Chicago)、卡拉布雷(Carla Bley)、派特马西尼(Pat Metheny)等人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杰出的欧洲爵士乐手如伊凡帕克(Evan Parker)、杨葛柏瑞克(Jan Garbarek)、塔吉瑞朶(Terje Rypdal)等人,也都是在ECM的支持下崭露头角。更不用提钢琴家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著名的经典《科隆音乐会》Koln Concert也是ECM的作品。近年来ECM发展出较为偏向古典与民族音乐风格的系列作品,称为ECM New Series,成绩也相当杰出。
这一次的ECM三十周年音乐节,包括十六场音乐会,演出的乐手有伊凡帕克、保罗布雷、戴夫荷兰(Dave Hol-land)、凯泽尔毕扬斯坦(Ketil Bjorn-stad)、杨葛柏瑞克等人。同时从十一月一号到二十七号,在主办单位布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Brighton)举行静态的ECM封面艺术展览。
在音乐会与展览之外,有两场演讲活动,包括大会主办人,也是布莱顿大学的文学教授迈可塔克(Michael Tucker)介绍ECM的音乐,以及ECM总裁曼弗艾克(Manfred Eicher)首度对英国媒体发表音乐概念的座谈会。
遇见Steve Lake
到英国听ECM唱片公司的三十周年音乐节之前,怎么样都没想到,第一个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的收获,居然不是来自乐手。
刚坐车抵达旅馆Check-in,柜台就说:「ECM公司有位先生已经到了,他留言说等一下会和您碰面。」等我放好行李回到旅馆大厅,一名高瘦的中年男子走来和我握手:「我是Steve Lake,很高兴遇见你,我现在要赶到音乐会会场去了,也许晚上可以碰个面。」话刚说完,这位初见面的先生就离开了,留下还没反应过来的我,一个人在原地发呆。
发呆?当然会发呆了,我跟自己说:「刚刚那是史帝夫雷克?Melody Maker、Wire杂志的重量级乐评人史帝夫雷克?伊凡帕克、保罗布雷(Paul Bley)、约翰舒曼(John Surman)、霍尔罗素(Hal Russell)、NRG Ensem-ble这些乐手的专辑制作人史帝夫雷克?!天啊!」整个感觉实在不太真实,很多我所喜爱的音乐和评论文字,都出自刚刚这位先生的手笔,结果我还来不及跟他说话,他就走掉了,当时就决定,有机会的话,要好好跟他聊聊。
机会在第二天出现,在旅馆大厅撞见雷克,反正离音乐会还早,我表达了想和他聊聊爵士乐的意愿,他愣了一下,大概乐评人当久了,职业惯性还在,他先问我说:「你是怎么开始听爵士乐的?」这还真有趣,访问过这么多人,第一次遇到被人反访问的情形,我跟他说了自己原本听摇滚乐和蓝调,后来听到瑟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的音乐,发现爵士乐的世界更加宽广,才一头栽了进来,雷克露出一副完全了解的表情,开始谈起自己、欧洲的爵士乐概况,以及ECM这家公司。
探索音乐新境地
雷克在一九七〇年代加入ECM,几年之后离开公司从事乐评,九〇年代初期再回到ECM担任制作人的工作。他所制作的音乐,几乎都以自由即兴、前卫爵士为主,以我的看法,欧洲自由即兴的潮流发展了三十多年,似乎已经到了消退的时候。雷克倒是有不同的意见,他觉得音乐上的创新仍然持续在进行当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听众和乐手的心态,他说六〇年代真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冲劲与实验的年代,彼得布鲁兹曼(Peter Brotzmann)、伊凡帕克这些自由即兴乐手三十年前在pub演奏的时候,绝对不是什么受听众欢迎的人物,他有时就坐在台下,往四处一看,乐手比客人还多,可是当时不论乐手、评论者甚至pub的经营者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大家相信这是有价値的音乐,都愿意坚持下去。到现在,当初的靑年悍将都已经是一代宗师了,音乐会与唱片销售也有相当的成绩,可是支持大家实验创作的那股锐气却减弱了很多。
听到这个说法,我比较好奇的是,让乐手们失去冲劲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雷克的观察很有意思,他举了个例子,当年ECM的老板曼弗艾克为萨克斯风手杨葛柏瑞克录制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二十出头,当时的感觉真是一群年轻人在未知的音乐领域中冲杀,尝试找出一条新路,经过了二、三十年,乐手、制作人都老了,更重要的是听众群也老了,当初受到音乐感动的靑年们,现在至少都四、五十岁了,支持爵士乐的主要还是这批老乐迷,这么多年来,新加入爵士族群的年轻人实在不够多,整个老化的现象,让乐手与听众的互动越来越少。
「所以这次ECM远离德国总部到英国来办三十周年音乐会,目的之一,是想要招募一批新的靑年乐迷吗?」向雷克提出这个问题,他倒是回答的轻描淡写,他说ECM公司一部分人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雷克觉得这也强求不来,这次应邀演出的ECM艺人,从戴夫荷兰、保罗布雷、伊凡帕克、杨葛柏瑞克等人都有他们自己音乐上的主张,也有固定的支持群众,让这些音乐家改变自己,刻意去吸引年轻人的喜爱,不见得会有效,还是作自己的音乐吧。
在欧洲,爵士听众年龄层逐渐老化,靑年乐迷的增加速度又太慢,雷克觉得原因倒是蛮复杂的,一方面现代年轻人接触到更多的资讯,更多不同的音乐型态,加上电脑、网际网路等等新的娱乐,可能现在的人有更多样化的活动,放在音乐上的精神相对就少了很多。另一方面,雷克说,我们现在没有偶像了!三、四十年前,我们有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现在我们有什么?我们有很多演奏得「像」迈尔士戴维斯的乐手。雷克显得蛮遗憾地说,这些年听不到像以往一样带领著听众和其他乐手探索全新境地的伟大音乐家。我问了这位乐评前辈说:「那怎么办呢?」雷克的说法是,一切让音乐和听众自己决定吧,短期内想得到的,是一些罕见的乐器还有爆发新意的可能性,比如说,一直没有出现过伟大的爵士乐土巴号(Tuba)演奏者,也许从这一类的方向出发,还可以发展些既能吸引听众,又可以开创新内容的音乐。
问到ECM公司未来的音乐走向,雷克说,其实ECM的唱片可以有无限的可能性,雷克举自己作例子,他过去制作了数十张前卫自由爵士的作品,但手上的下一个案子,却是英国老牌民谣歌手罗宾威廉森(Robin Williamson)的新专辑,雷克说,都是音乐嘛,我也很好奇,和民谣乐手合作会创造出什么样的音乐。
聊著聊著,晚上的音乐会时间也接近了,于是与雷克道别去吃个饭,晃了一阵子,抵达音乐会现场,当天的音乐会比预定的时间延误了将近半个小时,等到终于要开始了,主持人上台向现场听众致歉,他说:「很抱歉这一场音乐会拖了这么久才开始,主要是因为今天伊凡帕克乐团电子共鸣(Electronic-Acoustic)的演出方式,对现场音效的要求非常高,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调整声音,还好刚刚有一位我们非常尊敬的先生来到现场帮忙,才顺利解决问题,很高兴他现在也坐在台下,这位先生就是史帝夫雷克。」话刚说完,客满的会场爆出一阵鼓掌欢呼的声音,许多人东张西望找寻雷克在那里。我坐在台下,嘴角不禁泛起微笑,心想,原来听到雷克的名字会这么高兴的人,不只我一个。
文字|苏重 电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