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之声」在合唱编曲上动了手脚,听起来反而不太热情却十分温暖,保罗‧赛门曲目更流向古典化的美声合韵,最轻松的反而是艾灵顿公爵曲目跟孟克的“Round Midnight”。这样用尽心思地新研究合音、编曲变化,证明「纽约之声」拿下葛莱美奖根本不靠录音效果。
「纽约之声」与专属三重奏
■ 演出时间:3月4日
■演出场地︰台北国家音乐厅
爵士乐入门乐迷最大的迷思,常是误用唱片厂牌自以为是的分类,造成错失好音乐的后果,诸如「GRP旗下的Fusion艺人欠缺深度,Verve某个时期以前的作品才够好,ECM旗下艺人风格必定冷峻」云云,三月四日应两厅院「呛声系列」来台的「纽约之声」(New York Voice),做了非常好的「反证」示范。
现在回顾融合爵士乐盛行的年代,真要感谢GRP这类包容万象的唱片厂牌,帮聆乐者护住爵士乐一丝自由、轻松、毫无忌惮的生命力,「纽约之声」便是如此,跟来台数次同以人声合音变化闻名的「国王歌手」相较,少了几分庄严肃穆的王者贵气,却多了许多聆听趣味。
歌手精采,展现应变才华
三月四日上半场的演出,在现场默契方面,虽然挑不出毛病,但音乐厅大厅正前方共振音效过窄的毛病,却让「纽约之声」这两男两女小编制的发声组合饱受煎熬,即使在交替乐曲间变换站位,也让音效颇有「含混」的瑕疵,不过,这样的演出环境,更能考验出「纽约之声」应变的才华强度。
身居全团灵魂人物的达蒙‧米得(Darmon Meader),除了在萨克斯风的间奏演出上令人惊艳外,诠释艾灵顿公爵曲目时的人声「独奏」,从长达八秒的爬音吐字,到间隙不过一秒的即兴「扫射」,都深深击中我心,但最令笔者意外又意外的,却是达蒙‧米得的高音,圆润温和酷似美国八○年代流行歌手克利斯多佛‧克罗斯(Christopher Cross),当他在三首裘宾(Antonio Carlos Jobim)曲目中接续两位女团员发声,真让人为之陶醉,仿佛回到廿年前的时光中,虽然曲风南美热情味减弱,但的确别有一番滋味。
另一位男声彼得艾尔‧卓吉(Peter Eldridge)的嗓音则非常有趣,坐下兼任钢琴伴奏时,想学的是老成世故的辛纳屈,听起来却像早年放荡不羁的少年辛纳屈,跟有「类似细砂纸磨过」质感嗓音的金‧纳萨然(Kim Nazarian)搭配合流,颇有一种浪漫兼具幽默的聆听感觉,笔者几度都被两人声音幻化的温暖搞得眼皮沈重,却全身舒泰。
倒是全团身材最惹火、挟著「自由之王」寇曼(Ornette Coleman)爱妾威名而来的女声萝伦‧金翰(Lauren Kinhan),有点令人小小失望,几首保罗‧赛门(Paul Simon)曲目的尾音,都让人觉得她嗓音有点没「拉开」,被在音高上原本该是配角的金‧纳萨然从头到尾都抢掉不少丰采,是唯一的可惜之处。
费心重新编曲,音乐会深具启发性
不过,对最需要期待无限「放松」的台湾乐迷而言,「纽约之声」小编制的精致演出,其实是非常足够的听觉精神治疗经验,尤其该团的诠释曲目特性非常「偏门」,一般爵士跨界团体最擅长拿来「哗众取宠」的裘宾曲目,「纽约之声」在合唱编曲上动了手脚,听起来反而不太热情却十分温暖,保罗‧赛门曲目更流向古典化的美声合韵,最轻松的反而是艾灵顿公爵曲目跟孟克的“Round Midnight”。
这样用尽心思地重新研究合音、编曲变化,证明「纽约之声」拿下葛莱美奖根本不靠录音效果,事实上,笔者非常庆幸没有听到他们拿出什么“Autumn Leaves”之类的曲目来搪塞台北乐迷,才有这场温暖、舒服而且还深具启发性的音乐会。
文字|朱中恺 音乐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