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五段由女性创作的舞作中,可以看到坚忍的母爱奉献、坚贞的男女情爱、现代女性的自我定位,以及内心欲望的探索,「在每段舞作中,都用不同的颜色主题营造不同气氛,深刻探讨女性的外形与内在。」台北民族舞团艺术总监蔡丽华表示。
PROGRAM 2005台北民族舞团新民族风创作展《牡丹红》
TIME 10.1〜2 7:30 pm
10.2 2:30 pm
PLACE 台北市社教馆城市舞台
INFO 02-85096695
一路坚持台湾传统乐舞传承与创新的台北民族舞团,集结五位来自舞蹈、剧场的女性工作者,共同打造二○○五年度新作《牡丹红》,以花朵的意象贯穿整场,描述女性身处亲情、爱情中的外在唯美形象,以及对于欲望及生命的内在反思。五段舞作分别以白、紫、红、黑、黄等五种颜色为主题,彷如五色牡丹花开竞艳,以风格化的诗意情境,反映女性所面临的不同生命课题。
美丽名字后面的沉重枷锁
「传统观念中,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很多女人便以『牡丹』为名,这样美丽的名字下,其实背负著沉重的宿命。」艺术总监蔡丽华表示,「牡丹」代表女人的美丽,也代表女人在传统中所承受的枷锁,在这五段由女性创作的舞作中,可以看到坚忍的母爱奉献、坚贞的男女情爱、现代女性的自我定位,以及内心欲望的探索,「在每段舞作中,都用不同的颜色主题营造不同气氛,深刻探讨女性的外形与内在。」
第一段的白色《无言歌》,由资深民族舞蹈创作者林秀贞编创,以「蚕」象征台湾母亲坚韧刻苦的奉献情操,辛苦竭尽身心、吐尽细丝自我束缚,为的全是迎接哺育新生命;第二段萧君玲的紫色《姹紫嫣红》,则以「牡丹亭」故事出发,混用昆曲与南管素材,探究爱情的虚幻与真实面貌。第三段登场的红色《牡丹红》,编舞者张梦珍大胆探讨何谓女性身体及情感的「忠贞」,一男五女舞者在舞台上互相追逐,当男人坐拥三妻四妾的同时,女性为何仍苦苦遵循三从四德?
而钻研民俗艺阵及剧场创作十余年的吴文翠,以传统祭典中代表主事者服饰的黑色为基调,舞作《心花处处》以车鼓形式肢体,探究意识底层错综复杂的欲望面貌;最后一段郭瑞林的黄色《艺阵人生》,则充满台湾乡土气息,以民间花鼓动作入舞,演绎艺阵表演者孤寂苍老的不为人知一面,强烈的草根性律动震撼人心。
「红牡丹」意象贯串全场
在每段作品中,代表女性精神的「红牡丹」皆会以道具、图像等不同形式出现,巧妙连结整场抒情脉络。而在配乐选曲上亦让人耳目一新,主要以闽南语素材入舞,南北管、台湾民谣、流行闽南语歌曲等多元交融,激荡出传统与现代交并的民族舞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