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园当家丑角陈胜与其所领军的日字团,选择在台北红楼剧场,塑造歌仔戏节奏快速、轻松戏谑的另类风貌,赢得了媒体、专家和观众一致的热烈回响,台大戏剧系主任林鹤宜盛赞,这是「外明华园」的诞生。
舍弃酬神庙会的戏路,摆脱文化场的评审眼光,明华园当家丑角陈胜在领军的日字团,在小剧场发现了歌仔戏市场的「新乳酪」。
九月三十日晚间七点,位于台北青少年地标「西门町」的红楼剧场,正要上演日字团年度新作《鬼菩萨》。只能容纳两百个观众的剧场,硬是挤进了三百人,放眼看去,有年过半百的欧巴桑,更多的是打扮时髦的年轻男女,不少人等在场外,为的是求一张站票。
七点三十分,戏正式开锣,开场炫人耳目的多媒体投影立即抓住观众目光,大量乾冰烟雾和光束,声光效果令人震撼,繁复的换景,如镜头跳接般节奏流畅明快的情节,两个半小时看下来毫无冷场,宛如一场声色俱佳的百老汇秀。
看到品牌扩张之后的市场排挤危机
这种大剧场格局的小剧场歌仔戏,在三年前,没有人想过可以这样搞,直到二○○三年十二月,陈胜在的日团领著天团小生陈昭香、三花陈进兴,在红楼剧场首役《青阳大大爷》一战成名,赢得媒体、专家和观众热烈回响。台大戏剧系主任林鹤宜盛赞,这是「外明华园」的诞生。
日团的经营宗旨原是为了替明华园第三代生力军找舞台,然而却意外走出一条、戏剧学者口中的「外明华园」路线。
八年前,明华园家族自创办人陈明吉过世后,兄弟分家,共区分天、地、玄、黄、日、月、星、辰八支「子团」,八年来,这个拥有七十七年历史的歌仔戏领导品牌迅速扩张,就像连锁超商一样,兵分八路,抢攻全台湾的庙会市场。团长陈胜福信心满满地表示:「全台湾有两万多间庙宇,平均一年要请两天的歌仔戏谢神,请一台戏四万元,一年就超过十六亿元的市场。」
照说这个市场足以容纳明华园「集团」,然而,执掌日团的当家丑角陈胜在,却看到品牌扩张之后的市场排挤危机。
陈胜在说,挟著明华园这块金字招牌,对各子团而言,是助力也是阻力。虽说歌仔戏的板块很大,八支团在南部野台戏市场的版图,各凭实力打拼,也凭多年人脉经营,绝不会恶意削价换取戏路,「竞争一定是有,但绝对是良性的。」这是最让陈胜福自豪之处。
但外界如何看待,又是另外一回事。今年七、八月间,国艺会「庙口歌仔戏专案制作」、传艺中心「外台歌仔戏汇演」,共享明华园品牌的「天」团、「黄」团出线,就让歌仔戏圈愤愤不平,直指明华园寡占市场。再加上绿色执政之后,公开挺蓝的明华园明显受到打压,陈胜在说:「各项地方补助案,怎么投就是拿不到钱,索性乾脆不投了。」
为明华园第三代生力军找舞台
看著子姪辈日益茁壮,庙会野台戏、地方小型公演、大公演,各有所长,陈胜在开始思索日团的优势与定位。
日团核心成员实际上只有陈胜在和他的另一半,即明华园公演团的当家小旦郑雅升,公演团三小〈小生、小旦、小丑〉里面,就有二小(包括陈胜在)在日团,挟著两人的知名度和实力,要另组一班,戏路实在不是问题。然而,「要继续跟台湾两百多个歌仔戏班在原有的市场竞争?瓜分自家人的资源?还是跳脱既有的竞争,经营全新的市场?」他长思的经营定位问题并没有立即得到答案。
二○○三年九月,执掌天字团的大哥陈胜典,不幸意外车祸身亡,拥有八个子团中最坚强阵容的天字团,一时之间群龙无首。这个突然其来的意外,让家族观念深厚的他不禁思考,「明华园第三代有很多优秀的演员,但公演团打明星策略,第三代难以突显;如果日团可以藉著我的力量,将优秀的第三代拉拔上来,被观众看见,不仅可以培养未来接班,壮大第三代,更可以借此打响日团知名度。」
陈胜在力挺第三代生力军,他打破歌仔戏市场向来在庙口野台和室内大剧场的二分,跳脱小型公演、大型公演的区隔,率先以大剧场的格局,在红楼剧场制作小剧场规模的歌仔戏。若依照美国百老汇商业剧场的运作机制,不少卖座长红的音乐剧,通常都经过制作成本低、观众人数少的外百老汇试炼,才能正式登堂入室,日团的「外明华园」路线,无疑是第三代日后登上大舞台的试金石。
展现歌仔戏节奏快速、轻松戏谑的另类风貌
选择红楼剧场,是陈胜在跑遍了台北市各大小表演场地,经过多次「试探」,观察了不少演出后,才作出定案。
他说,红楼有一股特别的魅力,那种「室内的外台观赏经验」,有内台的舒适感,也有外台那种台上台下鼻息相通的热络亲密,因为舞台离观众席很近,特别适合喜爱近距离接触偶像的粉丝们。今年《鬼菩萨》公演时,特别仿照外台形式贴赏金,来自各地的戏箱(编按:即歌仔戏小生的粉丝)给小生陈昭香的赏金加起来有三十几万,陈胜在笑说,比他一年拿到的补助金还多。
然而,红楼空荡荡的舞台,没有悬吊系统,没有侧台和穿场空间,只有简单照明设备,如何创造出以繁复的机关布景、舞台效果为号召的明华园特色?他说,就像明华园第一次登上国父纪念馆时,土法炼钢地将整座鹰架搬了上台,创造了瞬间变景的魔幻感,他在红楼运用大量的软景,解决没有侧台堆放道具的问题,每个暗场不过短短三秒钟,就可以从室内厅堂,变换成荒山野林,「今年,我原本想让主角鬼菩萨从观众席上空飞跃而过,但碍于红楼是古迹,怕天花板会垮,因而作罢!」
在题材上,不少观众发现,丑角本行的陈胜在编写剧本时,喜剧元素特别突出,如前年《青阳大大爷》大胆颠覆了「英俊小生挂帅」的歌仔戏传统,让丑角当家,幽默俏皮的丑角反客为主,展现歌仔戏节奏快速、轻松戏谑的另类风貌。在场次铺排上,他也借用电视、电影的分镜手法,这场灯光乍暗,随即以画外音衔接过场,下一场景立即灯亮,暗场不超过三秒钟。今年入选国艺会歌仔戏制作专案的《鬼菩萨》,情节线索更是曲折交织,扣人心弦,在国内主跑传统戏曲近二十年的民生报资深记者纪慧玲,以「出神入化」盛赞陈胜在的编剧功力。
陈胜在说,一个好编剧不需受学院派训练,因为观众就是最好的老师;与其称他是个编剧,不如说他是个说故事的人,因为他的剧本从来不讲主旨,只要能够吸引观众,「两个小时眼睛离不开舞台,舍不得去放尿」,那就成功了。
输了里子,却赢了面子
连续三年在红楼演出,每次都动员「天」、「玄」、「黄」、「月」团各团精英不计酬劳相挺,虽然如此,头一年,陈胜在卖了六张股票,换三十万元全部赔上,第二年赔少一点,也要二十来万,今年演出刚结束还没结算,不过也预计得赔个三十万上下。三年下来,陈胜在也许输了里子,却赢了面子,不仅专家学者口碑赞誉,老戏迷捧场,每场更平均吸引百分之十的新客群。如今,更多老戏迷带著新粉丝,期待明华园日字团,每年在红楼将带给他们什么样更动人的故事,更惊奇的舞台景观。
创新策略 舍弃野台戏路,转攻小剧场,加入轻松戏谑的喜剧风格
崭新价值 大剧场格局、小剧场规模的「外明华园路线」,成功吸引新客群
陈胜在:「为明华园第三代找舞台,经营全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