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台湾音乐奇迹

对很多人而言,朱宗庆是「可敬的对手」,去北投结束朱宗庆的访问,离开时办公室早已灯火通明,但电脑键盘的工作声依然此起彼落。朱宗庆打击乐团仿佛一座精力充沛的发电厂。

二 十年前,他把一个在管弦乐编制里坐在最后面的乐器打成了主流;朱团的成功让更多人有热情与信心学打击乐,现在音乐系里打击乐主修学生人数远高于其他乐器; 他攻占了原本以日系钢琴教室及高大宜系统为主的才艺班市场,朱宗庆打击乐教学体系成了新的品牌,而且今年更在澳洲设立第一个海外据点。

在累积数千场的演出纪录里,朱团的演奏曾让上万人的群众广场为之疯狂,也让临终病童嘴角泛出微笑曲线;有超过八万多的台湾民众,人生的第一堂音乐课是从朱宗庆打击乐开始;朱宗庆,以两根棒子创造出台湾的音乐奇迹。

我 记忆中的第一场朱团经验,是创团首年夏天在三峡祖师庙前的演出,锣鼓铙钹聚集了趿著拖鞋的父老们,来看这群不像一般卖艺团草莽奔腾,但却有著另一种活泼亲 切的年轻人表演,他们用来自中南美洲的马林巴琴,演奏都快听出油来的台湾民谣,竟令拘谨的欧吉桑们不禁跟著节奏点头,摇摆起身体。这样的演奏,一九九五 年,到了陕西西安的小村落里,一样引起民间父老内心里的澎湃热情,用几千人的县户鼓乐队来欢迎朱团。

说起来打击乐应该是过去二十年里,台湾 发展得最快的器乐。不管是主修人口、欣赏人口,以至于创作作品的数量,在国际上的活跃程度,都是惊人的成绩,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将开始的台北国际打击乐节, 以「新潮流」为主题,继续朱宗庆打击乐团引领击乐国际发展的企图。这一期我们除了有详尽的节目介绍外,本期的主题企画编辑郑淑莹同时也将打击乐在台湾的重 要纪事与发展做了一个详实的年表,在这个年表中,我们发现击乐「平民化」的崛起过程,是让台湾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点上」所负担得起的选择;此 外,朱团演出所提供的「热情」、「快乐」的价值,也很容易让忧郁指数越来越高的台湾社会引起共鸣,也是击乐普及化很重要的社会动能。

钢琴家波哥雷里奇上个月来台演出,和十年前第一次来台,他的人生与性情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钢琴家波哥雷里奇与陈毓襄、焦元溥的台北七天音乐课〉一文,透过波哥雷里奇的台湾好友焦元溥与弟子陈毓襄的亲身经历,以采访的方式独家披露来台七天幕后点滴。

延伸阅读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百变打击乐」专题企划。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叶绿娜〈钢琴怪杰波哥雷里奇〉。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潘世姬〈令人无法预期的许博允〉。

对很多人而言,朱宗庆是「可敬的对手」,去北投结束朱宗庆的访问,离开时办公室早已灯火通明,但电脑键盘的工作声依然此起彼落。朱宗庆打击乐团仿佛一座精力充沛的发电厂。

二 十年前,他把一个在管弦乐编制里坐在最后面的乐器打成了主流;朱团的成功让更多人有热情与信心学打击乐,现在音乐系里打击乐主修学生人数远高于其他乐器; 他攻占了原本以日系钢琴教室及高大宜系统为主的才艺班市场,朱宗庆打击乐教学体系成了新的品牌,而且今年更在澳洲设立第一个海外据点。

在累积数千场的演出纪录里,朱团的演奏曾让上万人的群众广场为之疯狂,也让临终病童嘴角泛出微笑曲线;有超过八万多的台湾民众,人生的第一堂音乐课是从朱宗庆打击乐开始;朱宗庆,以两根棒子创造出台湾的音乐奇迹。

我 记忆中的第一场朱团经验,是创团首年夏天在三峡祖师庙前的演出,锣鼓铙钹聚集了趿著拖鞋的父老们,来看这群不像一般卖艺团草莽奔腾,但却有著另一种活泼亲 切的年轻人表演,他们用来自中南美洲的马林巴琴,演奏都快听出油来的台湾民谣,竟令拘谨的欧吉桑们不禁跟著节奏点头,摇摆起身体。这样的演奏,一九九五 年,到了陕西西安的小村落里,一样引起民间父老内心里的澎湃热情,用几千人的县户鼓乐队来欢迎朱团。

说起来打击乐应该是过去二十年里,台湾 发展得最快的器乐。不管是主修人口、欣赏人口,以至于创作作品的数量,在国际上的活跃程度,都是惊人的成绩,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将开始的台北国际打击乐节, 以「新潮流」为主题,继续朱宗庆打击乐团引领击乐国际发展的企图。这一期我们除了有详尽的节目介绍外,本期的主题企画编辑郑淑莹同时也将打击乐在台湾的重 要纪事与发展做了一个详实的年表,在这个年表中,我们发现击乐「平民化」的崛起过程,是让台湾中产阶级家庭「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点上」所负担得起的选择;此 外,朱团演出所提供的「热情」、「快乐」的价值,也很容易让忧郁指数越来越高的台湾社会引起共鸣,也是击乐普及化很重要的社会动能。

钢琴家波哥雷里奇上个月来台演出,和十年前第一次来台,他的人生与性情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钢琴家波哥雷里奇与陈毓襄、焦元溥的台北七天音乐课〉一文,透过波哥雷里奇的台湾好友焦元溥与弟子陈毓襄的亲身经历,以采访的方式独家披露来台七天幕后点滴。

延伸阅读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百变打击乐」专题企划。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叶绿娜〈钢琴怪杰波哥雷里奇〉。

《表演艺术》杂志第三十七期,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潘世姬〈令人无法预期的许博允〉。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