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会中的种种歧视待遇,美国黑人族群莫不感到愤怒非常。在爵士乐的领域里面,黑人爵士乐手们也用音乐创作来表达他们对这个议题的看法,既有的和弦结构与其他任何音乐规则都被视为一种社会宰制,所以他们想突破,想要超越。于是,「自由爵士」就在这样的反抗精神下诞生了……。
想像一下你是一九六○年代以前的美国黑人……。
你不能跟白人上同一间大学。在公车上、剧院与餐厅里,你不能跟白人坐在同一个区域。就连饮水机,也要喝黑人专用的。面对这种歧视与羞辱,你能不愤怒吗?在爵士乐的领域里面,黑人爵士乐手们也用音乐创作来表达他们对这个议题的看法,既有的和弦结构与其他任何音乐规则都被视为一种社会宰制,所以他们想突破,想要超越,简而言之,就是想掀起一场舖天盖地的大规模革命!
两组人马像吵架的专辑《自由爵士乐》
欧涅.柯曼(Ornette Coleman)在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找了两组四重奏人马,为「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录制了一张全新概念的爵士专辑,专辑名称就是《自由爵士乐》Free Jazz,这两路人马里面包括艾瑞克.杜菲(Eric Dolphy)、查理.海登(Charlie Haden)等当时第一流乐手,使用左右两个不同声道进行录音,但两组人马所吹奏的音乐长达卅七分钟,就好像两群人在打架叫骂似的,没有和弦、没有节奏、也没有旋律,音乐没有任何交集,听来一点也不和谐,但却充分展现出自由爵士乐所要求的精神。
这种精神对当时硬式咆勃阵营中的次中音萨克斯风大师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1926-1967)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柯川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一个艺人——他曾经是个毒虫,如果没钱买毒品就靠酗酒来减轻药瘾发作的痛苦,常常在演奏时就不由自主浑身颤抖,一九五七年还曾经因为这问题而被他老板迈尔斯.戴维士(Miles Davis)赏了一巴掌,老迈甚至还把他痛打一顿,逐出乐团。不过就在这一年,当他在纽约混不下去而必须搬到费城的时候,他声称自己感受到上帝的召唤,不但断然戒毒,技术也因此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约翰.柯川彻底发挥反抗精神
柯川的作品往往能反映出他的生命体验。例如,他在一九六二年认识了小他十岁的钢琴家女友艾莉丝.麦克丽(Alice McLeod,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同年他也发行了抒情经典之作《叙事曲》Ballads,专辑中每一首曲子都充满著爱情的甜蜜语汇。一九六五年发行《至高的爱》A Love Supreme时,正是他的宗教体悟到达颠峰之际,有段时间常把自己关在家中斗室,四五天不见人影,试著把脑中冥想的画面化为圣诗般的乐曲——柯川去世四年后,有对住在旧金山的夫妇因为长年受其音乐感召,为他开创了一个至今仍屹立不摇的「圣柯川教会」,把柯川当成基督教的「圣人,」更为这位伟大乐手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从一九六○年代初期受到欧涅.柯曼影响后,柯川就加入了「自由爵士乐」阵营,他那漫长而无章法的萨克斯风独奏往往引起乐迷与乐评的两极反映——有些人喜欢这种不拘泥形式的演奏,但是也有些人把柯川当成仇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反爵士」(anti-jazz)。不过,这时期的柯川把自由爵士的反抗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每首曲子也充满故事性。例如一九六三年阿拉巴马州的某间教堂发生爆炸案,四个黑人小女孩罹难,马丁.路德.金恩博士为此发表演说,柯川在报上看到演说内容后,融合金恩博士的演说节奏,谱写出名曲〈阿拉巴马州〉,他那悠扬低调的萨克斯风演奏,不但是小女孩的挽歌,也诉说著许多黑人的苦难,堪称自由爵士乐的经典。
自由爵士革命精神无限绵延
一九六四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禁止旅馆、餐厅、公园与其他公共场所中的种族隔离措施,同样的法律规定也适用于商业机构与工会。但是,种族歧视与暴力事件就这样终止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黑人民权领袖麦尔坎X在一九六五二月被人在纽约暗杀,当时还有三个月才满四十岁。一九六八年,金恩博士也遭到暗杀;一直到一九七○年,都还曾传出黑人学生在抗议事件中遭到警察与国民兵误杀的悲剧。于是黑权运动必须不断奋斗下去,自由爵士乐的革命精神也早已渗透植入爵士乐的艺术本质中,无限绵延……。
陈荣彬推荐碟
约翰.柯川《至高的爱》A Love Supreme
一张伟大而「神圣」的专辑。一九六五年的柯川在创作上受到宗教信仰的深刻启发,这张《至高的爱》娓娓道出他对宗教的体悟以及对上帝的大爱,或许在宗教中可以让他获得真正的「自由」。正如他所说:「让我们依循正道跟随他」,这「正道」……就是爵士乐。
《爵士大跃进》Jazz Advance
这张发行在一九五五到五六年间的自由爵士唱片,是钢琴大师西索.泰勒(Cecil Taylor)领导自由爵士潮流的经典四重奏作品,合作者是高音萨克斯风手史蒂夫.赖西(Steve Lacy)。他最擅长的就是狂野的「击琴」方式,正如他说:「钢琴不是弦乐器,而是打击乐器。」
艾瑞克.杜菲《外出用餐》Out to Lunch
一九六四年艾瑞克.杜菲(Eric Dolphy)的经典五重奏作品,录音时间就在他去世前几个月。杜菲可以说是爵士乐坛的管乐天才,中音萨克斯风、长笛与低音簧管都是他擅长的,在这专辑中的表现兼有自由不拘的的格局与前卫而高深莫测的况味,只有天才才能用这方式向世人告别。
约翰.柯川《鸟园现场演奏专辑》Coltrane Live at Birdland
柯川于一九六三年在纽约「鸟园」俱乐部现场录音的经典作品。黑人文学家Leroi Jones在介绍这张专辑时,说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哪里录制的,「都有一种容易让人感动而亲近人性的特质。」前文介绍的〈阿拉巴马州〉也出现在这专辑中。
《查理.海登与解放管弦乐团》同名专辑Charlie Haden & Liberation Music Orchestra
〈联合战线之歌〉、〈战争孤雏〉……,轻易就可以看出这张唱片的反战主题,阿根廷籍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也成为专辑歌颂的对象。这张在一九六○年代末期发行的专辑是由贝斯大师查理.海登带领「解放管弦乐团」一起演出的作品。谁说只有黑人才能玩自由爵士乐?
文字|陈荣彬 爵士乐评人。政大哲学系硕士,目前就读辅大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班,研究兴趣为「非裔美国作家的爵士文学」与「批评文学」。著有《当电影遇上爵士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