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小说家费兹杰罗提出「爵士时代」(The Jazz Age)的说法(本刊资料室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酷!爵士年代 VIVA JAZZ ERA 一种精神.八种风格-摇摆大乐团爵士

治疗萧条人心的仙丹妙药

「摇摆」(SsssSwing),指的不是嚣张游街的恶少姿态,而是一九三○年代左右在美国兴起,或说由路易.阿姆斯壮所创造的音乐「感觉」。「摇摆爵士大乐团」就是以大编制乐团演奏适合跳舞的摇摆爵士乐。而在「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下,摇摆大乐团爵士的摇摆乐音,神奇抚慰了战乱与萧条下无助人民的情绪。像是盏心灵明灯,陪著人民走过了大萧条时期的死荫幽谷,也暂时忘却股票变壁纸的痛苦。

「摇摆」(SsssSwing),指的不是嚣张游街的恶少姿态,而是一九三○年代左右在美国兴起,或说由路易.阿姆斯壮所创造的音乐「感觉」。「摇摆爵士大乐团」就是以大编制乐团演奏适合跳舞的摇摆爵士乐。而在「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下,摇摆大乐团爵士的摇摆乐音,神奇抚慰了战乱与萧条下无助人民的情绪。像是盏心灵明灯,陪著人民走过了大萧条时期的死荫幽谷,也暂时忘却股票变壁纸的痛苦。

话说纽奥良乐师们搭著火车北上来到芝加哥,开启了美国作家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笔下灯红酒绿的「爵士时代」(The Jazz Age),随后乐手们继续东进,来到了纽约。先说说纽约的人口组成,这不必读历史书,从电影《教父》、《纽约黑帮》,或是《海上钢琴师》等,都可以约略得到「纽约是由全世界共同建造的城市」这个结论。也因此,相较于纽奥良,纽约是个更为复杂的文化镕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带来五花八门的习俗,其中当然以欧洲为大宗。回到音乐上,爵士乐从纽奥良北上来到纽约,碰上了欧洲音乐文化后会出现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却合理的逻辑来发想:当爵士乐手上音乐厅看了场古典音乐演奏会,看著编制庞大的交响乐团,突然灵感一来:「用大型编制来玩爵士乐也许不错」。于是爵士乐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阶段,大乐团爵士开启了三○年代的「摇摆时代」(The Swing Era)。

什么是「摇摆爵士大乐团」(Swing/Big Band)?

「摇摆」(SsssSwing),指的不是嚣张游街的恶少姿态,而是一九三○年代左右在美国兴起,或说由路易.阿姆斯壮所创造的音乐「感觉」。其节奏和一般打拍子时以奇数拍为重音的习惯刚好相反,它的重音在偶数拍。或许可做个实验:以标准的4/4拍为例,数到一的时候动肩膀(或点个头),二的时候拍手,三的时候再动肩膀,四的时候拍手。以这种方式打拍子,习惯后会发现整个身体随音乐节奏动了起来,这就是「摇摆」的感觉。

「摇摆爵士大乐团」就是以大编制乐团演奏适合跳舞的摇摆爵士乐。大乐团里通常有十数位乐手,其中最特别的成员编制就是「乐团领班」,就像是古典音乐里的指挥家,主导整个乐团的风格与方向。「摇摆时代」里最有名的领班包括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贝西伯爵(Count Basie)与班尼.固德曼(Benny Goodman)等人,他们所带领的大乐团盛极一时,在爵士音乐史里占有非常重要的篇幅。

摇摆爵士救经济!?

音乐反映时代,顾名思义,三○年代开启的「摇摆时代」是摇摆爵士大乐团最火热的时期。但是在一九二九年十月,美国股市彻底崩盘,不仅结束了过去十年的繁荣光景,更开启了引起全球恐慌的的「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在大萧条期间,美国超过四分之一人口失业,全球贸易总值下滑二分之一。更增强了极端主义势力,纳粹趁势而起,人民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信念开始动摇。

在这哀鸿遍野的当下,摇摆大乐团爵士的摇摆乐音,神奇抚慰了战乱与萧条下无助人民的情绪。像是盏心灵明灯,陪著人民走过了大萧条时期的死荫幽谷,也暂时忘却股票变壁纸的痛苦。因此,「摇摆爵士救经济」这句话,在三○年代的美国是绝对成立的。

谁才是摇摆时代的帝王?

「摇摆之王」(The King of Swing)一般指的是爵士大乐团领班班尼.固德曼。他的竖笛演奏技巧高明,然而经营乐团的企画能力与宽广的眼界,才是成功的真正关键。身为白人的固德曼用人唯才,打破肤色限制,黑人乐手如钢琴手泰迪.威尔森(Teddy Wilson)、歌手比莉.哈乐黛(Billie Holiday)与艾拉.费兹杰罗(Ella Fitzgerald)等,都是经他提携而声名大噪。固德曼于一九三五年在芝加哥「国会大酒店」(Congress Hotel)的演出为他赢得了「摇摆之王」的美称。同年八月在洛杉矶「白鸽夜总会」〈Palomar Ballroom〉里的精采表现,更被音乐史学家誉为「开启摇摆时代的关键」。然而更重要的,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固德曼率领他的乐团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爵士乐自此登入大雅之堂。

不过,黑人们对于「摇摆之王」到底谁属略有微词。在他们的心目中,代表著纯正蓝调血统的贝西伯爵才是真正的摇摆帝王。贝西生于一九○四年,从堪萨斯城发迹,而那里正是经典爵士乐手的大本营,比方说萨克斯风手「菜鸟」帕克(Charlie Parker)就是在此诞生。摇摆时代三大次中音萨克斯风手Coleman Hawkins、Lester Young与Ben Webster先后都曾替贝西效命,可想见当年乐团阵容之梦幻。贝西曾说:「我的乐器就是我的乐团」。他用最简单的钢琴演奏点燃了整个乐团的能量引擎,音乐里充满著原始的动感与蓝调的草根性。整齐划一的合奏加上强弱分明的段落,难怪有人形容贝西的乐团是「来自堪萨斯城的发电厂」(Kansas City Powerhouse)。

但是,在美国前总统尼克森的眼里,他将「摇摆之王」的头衔给了艾灵顿公爵。他曾说:「在千万人的见证下,艾灵顿充满睿智与优雅品味的音乐作品,让他成为美国最杰出的作曲家」。艾灵顿在纽约「棉花俱乐部」(The Cotton Club)里奠定了天王地位,而在那个充满种族歧视的年代里,也只有他敢于挺身而出,用音乐为黑人同胞争取正义。艾灵顿利用大量的非洲节奏元素创造了招牌「丛林风格」,让黑色音乐魅力席卷白人世界。此外,艾灵顿也是爵士史上创作速度最快、数量也最多的作曲家,生涯里量产了数千首经典作品,成就无可比拟。虽然「没有摇摆就没有爵士」(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 Ain’t Got That Swing)是艾灵顿的至理名言,但他在演奏上充分授与空间,让团员畅所欲言,也直接影响了爵士乐后来以「即兴」(Improvisation)为重点的特色。

 

沈鸿元推荐碟

艾灵顿公爵Ellington And His Mother Called Him Bill

1967年艾灵顿公爵乐团里的左右手Billy Strayhorn癌症病逝,艾灵顿悲痛之余也立即录制这张追思作品。专辑里演奏的全是Strayhorn生前的经典创作,摇摆乐音里藏著淡淡的哀戚,同时将Strayhorn与艾灵顿数十年合作的鉴定情谊完全表露。

艾灵顿公爵Ellington At Newport 1956

Duke Ellington大乐团在西元1956年的新港爵士音乐节里创造了一个音乐神迹。乐团里左右护法之一,萨克斯风手Paul Gonzalves,他在〈Diminuendo and Crescendo in Blue〉一曲中仿佛神灵附体般的即兴演出,被誉为史上最精采的即兴片段之一。

班尼.固德曼Ken Burns Jazz

导演Ken Burns在千禧年推出的Ken Burns Jazz系列纪录各方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爵士入门者因为这套纪录看到了很好的入口。班尼.固德曼人称「摇摆之王」,作品数量庞大,这张Ken Burns Jazz将他最经典的作品及录音收录在内,适合入门朋友服用。

贝西伯爵Count Basie Swings, Joe Williams Sings

相较于其他大乐团领班,贝西伯爵偏好邀请男歌手来搭配乐团那充满爆炸性的音乐能量,而歌手Joe Williams一直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这张专辑是Williams首度与贝西合作的录音,里面〈Everyday I Have the Blues〉与〈Alright, Okay, You Win〉等作品都成为后来传唱的超级经典。

贝西伯爵April in Paris

这张专辑里标题曲〈April in Paris〉充分展现了贝西伯爵的玩心,注意结尾时他连续要求乐团加演了二次Ending,他喜欢这样逗弄听众。此外,由乐团萨克斯风手Frank Foster所谱写的经典名曲〈Shiny Stockings〉也是重点,摇摆乐音加上起伏强烈的动态,难怪大家称贝西乐团是「来自堪萨斯城的发电厂」。

 

文字|沈鸿元 台北爱乐电台「台北爵士夜」主持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