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秋天,德国高尔基剧院导演卡斯登穆勒和他的搭档从繁忙的行程中,抽出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来到一个他们陌生的城市──台北,选出了两位新生代年轻台湾女演员,谢俊慧和王晓音参与演出,并拍摄了他们眼中的台北作为舞台上的背景。于是,取材自弗利兹.卡特(Fritz Kater)的作品《那一夜,在曼谷》ABALON, one nite in Bangkok 因为这两个来自台北的女孩,成了《那一夜,在台北》。
四个漂泊的灵魂相遇在城市中
两兄弟、两姊妹、一个夜晚,四个漂泊的灵魂相遇在自由定义的任何一个大城市,大部分时间漫无目的地在夜晚飘荡著,沾点情欲、配上一罐啤酒,以及一点点的自怜自艾,不管自己眼前筑起的藩篱,是否还能随著全世界的Anything Goes……。哥哥曾在非洲被卷入一桩种族屠杀之中,那场记忆让他无法逃脱心灵上的折磨,台北是弟弟阿巴侬的停泊之地,在他自我放逐的生活中,以画科幻漫画,在图书馆打工度日;说到底,他不过是想找到一种结束生命的方式。另外还有两个女孩琳和米亚,性工作者,既玩世不恭且卑微、冷漠却又充满著对爱的渴望。
卡特的剧本,自诩为「写作中的我」,持续改变风格样貌,多数作品在语言和结构上均带有碎裂的诗意,因而被定位为在剧场拼凑流行文化及舞台美学的DJ,向来都不像卡斯登穆勒搬上舞台的《那一夜,在台北》,那样具流畅的对话线条及浅显易懂的著作手法那么容易理解。二度诠释卡特的剧作,卡斯登穆勒同样以简洁明快的手法浓缩了卡特的意境,将东方元素融入于作品中,像是日本漫画颓废美学与亚洲B级小电影风格,舞台上闪烁的大城市之梦与漫画旅程的影像碎片、超大声的音频律动,整个画面相当五彩缤纷,但不管是否完整清晰,因为视觉上的支离破碎,恰恰呼应了自我放逐的青春生命。
不需了解就已感觉到的孤独与疏离感
故事以孤寂和渴望开始,以性爱和充斥著血腥作为结束;整场演出伴嘈杂大声播放的音乐,以及一再出现、投影在各个角落的透明帷幕上的破碎影像。全剧中、德文穿插,舞台上将台湾女演员的中文对白翻译成德文投影在布幕上,但或许就像《南德日报》在文章标题写到〈Lost in Translation〉, 其实这一切都是多余,对白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看完该剧后,虽不全然了解剧情,但却有一份不需要了解、就已感觉到的孤独与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