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戏」为什么「新」?
只是因为没有动物、只有人在表演吗?
没有动物的马戏团,有什么好看的?
传统马戏用动物吸引你,新马戏除了一样有杂耍特技与小丑,更用剧场魔幻让你看得目不转睛。
想知道哪样比较好看,趁著十月新旧马戏汇集台北城,何不来个现场亲睹超级比一比!
1.新马戏是怎么出现的?
「新马戏」(Cirque Nouveau)是在一九七○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另类马戏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新型马戏,完全摒除动物的演出。那时是反战、学运、同志出柜、妇女上街头的反抗年代,动物保育也是燎烧的议题之一,「华盛顿公约」(CITES)在一九七五年生效,管制野生动物的国际买卖。这股风潮也影响到了马戏团,人们开始发现马戏团训练动物的方式非常不人道,鞭子、热水、踢打、禁食等各种残酷手法震撼了许多人,新马戏便在此社会气氛中诞生。
作为一个反传统的运动,新马戏与七○年代风起云涌的表演艺术结合,剧场的表演元素渗透进马戏,许多马戏学校成立,小型的马戏团纷纷冒出来,影响开始往各国扩张。到了八○年代初,法国著名的政治人物Jack Lang当上了文化部长,热爱表演艺术的他大力补助新马戏的发展,更多专业的马戏学校开张,新马戏风潮开始风起云涌。法国「巴罗克特技剧场」(Cirque Baroque)就在一九七三年创立,澳洲的「奥兹马戏团」(Circus Oz)成立于一九七七年,而最有名也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一九八四年成立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
2.新马戏「新」在哪里?跟传统马戏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在大帐篷里表演,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动物与没动物的区别。传统马戏通常有主持人串场,在他的介绍连接之下,驯兽师、踩高跷、小丑、马术等鱼贯出场,美国著名的「大苹果马戏团」(Big Apple Circus)至今都还保存这种传统,主要的对象则是中产阶级的家庭。而新马戏整合各种表演的方式则充满剧场调度,一个具体或抽象的故事线牵引著整场表演,在现场乐队的煽动乐曲当中,几个角色明显的人物贯穿全场,软骨、爬竿、扯铃、水上芭蕾等特技巧妙融合其中,艺术成分更浓厚。以「太阳马戏团」的《某人》Quidam(台湾出版的DVD译为《跨世纪巡礼》)为例,舞台上小女孩与爸妈的角色很分明,他们并不做杂耍特技,但是却带领著观众一起穿越每一段令人惊叹的特技演出,乐队现场演奏特别为此表演而谱的乐曲,加上色彩绚烂的夸张戏服与灯光,创造出一个奇丽的舞台,感染力很强。所以所谓「新」,最主要是表演形式的艺术性提升与挖掘,整体性很高,不会有传统马戏的破碎凌乱。
3.传统马戏也很精采,新马戏少了动物,还有什么好玩好看的?
少了动物,表演者的特技变成表演中心,音乐、戏服、舞台都是娱乐观众的筹码。我刚在赌城看到的「太阳马戏团」的KÀ,完全就是一个西方剧场与马戏结合的惊叹号:镜框式的舞台看似传统剧场,其深与广却可以容纳各式超大型的活动舞台快速飞升下降旋转,当一艘大型船只搭载著特技表演者在舞台上剧烈晃动表现暴风船难时、当一个铺满沙子的平面舞台忽然翻转成九十度把沙子全部倒入舞台下方时、当一群特技表演者吊钢丝在垂直的舞台上表现两军沙场征战时,史诗的配乐,七彩的灯光,东方情调的鲜艳戏服,一个双胞胎兄弟离散的故事快节奏上演,观众就只能惊叹连连了。
4.看传统马戏和新马戏,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官经验?
我居住的德国柏林,每到圣诞节就会有许多马戏团搭起帐篷,趁著节庆之热,吸引人们买票进场。而在节庆时进马戏团看看狮子跳火圈、老虎骑大象、小丑与骏马翻滚,依然是许多德国家庭过节的活动之一。看到探索频道上的凶猛动物宛如小狗般温驯任人搔肚抓痒,闻到空气当中飘来动物皮毛的腥骚味,甚至可以伸手摸摸长颈鹿、大象、马,小丑的表演让观众席的小朋友哈哈大笑,这个神奇的世界提供了老少咸宜的感官娱乐。虽然许多国家(新加坡、芬兰、奥地利等)都已经明文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动物进行表演,但传统的马戏团例如德国的「皇冠马戏团」(Circus Krone)依然受到欢迎,每年的「蒙地卡罗马戏节」也都一定会包括传统的动物马戏,新马戏的风潮虽然壮大,却没有完全取代传统。
新马戏则不见得适合阖家观赏,儿童不见得有耐心欣赏标榜非洲部落律动的「猴面包树马戏团」(Circus Baobab)黑人表演者的力与美,「太阳马戏团」的赌城新秀《动性》Zumanity,性感的成人表演,就直接禁止十八岁以下观众入场。
新马戏给予观众的是提炼过的特技,表演者透过化妆、音乐、戏服、舞台的整体搭配,站在舞台上缩张、跳跃、翻转躯体,每晚创造惊叹号。观众的眼神被这戏感浓厚的表演拉扯著,身体随著惊险的特技紧绷,耳朵里溢满磅礡音符,观者可以尽情体验感官的夸饰。当年原本是另类的新马戏运动,在观众的喝采声,如今跃居主流,马戏缺了「马」,「戏」比例增大,已是成熟的表演艺术了。
延伸阅读《表演艺术》杂志第103期,特别企画「新马戏大观」17-44页
文字|陈思宏 旅德剧场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