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王子与狐狸(林铄齐 摄)
戏剧

残缺的肉眼.折扣的心灵

评法国音乐剧《小王子》

可惜的是,在台北的演出,且不论因巡回而减少的场景,上述极美而撩乱的视觉眼见带来的却是表面、制式且空洞的表演,缺乏最重要的心灵感动。台湾观众付出了一流的高票价,欣赏到的却是打折的演出。

可惜的是,在台北的演出,且不论因巡回而减少的场景,上述极美而撩乱的视觉眼见带来的却是表面、制式且空洞的表演,缺乏最重要的心灵感动。台湾观众付出了一流的高票价,欣赏到的却是打折的演出。

法国音乐剧《小王子》

8/4~25    台北国家戏剧院

圣修伯里的《小王子》被改编成音乐剧,八月来台演出近一个月,由于对原著的无限想像,以及法国音乐剧《钟楼怪人》和《罗密欧与茱丽叶》不同于百老汇音乐剧的印象,音乐剧《小王子》有著令人期待的诱因。

改编忠于原著,赋予视觉性脉络

从小说对比演出文本,可说相当忠于原著,但改编者仍然做了不少努力,例如:透过序场〈献辞〉将圣修伯里和故事中的飞行员交互影射以建构全剧视角;将大人对「蛇吞象」童画想像的嘲弄发展成〈这是顶帽子〉及〈大人们就是这样〉歌曲,让观众直接面对成人世界的世故;在小王子来到地球后,历经城市重回沙漠,以镜位复制和飞行员初见的场景,表现出叙事的回旋结构等等,创作者透过延伸的表现,将原本松散的小说结构加以连结并赋予视觉化的思维脉络,强化了飞行员/圣修伯里的生命经验,并消化了原著的文字描述转化为歌词与对白,企图在音乐与歌声里呈现原著所强调的童稚心灵、哲思和趣味。

在导演的处理中,将飞行员与小王子的相遇、小王子与蛇、狐狸甚至与玫瑰(伸缩道具)的初见等等人际关系的建立,均巧妙地运用演员一进一退的互动与熟识后的身体调度,呼应全剧最重要的「驯养」意义和过程;同时,利用摄影将现场观众投射在舞台上,突显「大人都曾是小孩」的意义;而小王子用放大镜观看道具玫瑰之后,真人扮演的玫瑰便出现在庞大的布景放大镜中,这种镜像与实像、舞台与影像、缩小与放大的诸多对比技法,在在呈现出导演手法上极度流利的线条与华丽的美感。

本剧的舞台景观表现也是极富诗意,透过绘景、灯光和投影交叠,以及镜面翼幕的处理,将沙漠的棱线和浩瀚辽阔做了极美的诠释;而各个星球及诸多人物的造型都相当抢眼,富有童趣且能表现各自的性格特质。

台北巡回空洞制式,高票价买来折扣演出

可惜的是,在台北的演出,且不论因巡回而减少的场景,上述极美而撩乱的视觉眼见带来的却是表面、制式且空洞的表演,缺乏最重要的心灵感动。台湾观众付出了一流的高票价,欣赏到的却是打折的演出。以剧中灵魂人物「小王子」而言,他的笑声毋宁是一种象征而非实体,更重要的是属于孩子特有的忧郁、悲伤与敏感,但是台北演出的演员,其超龄的表演顶多遵循了导演所指示的走位、动作和技巧,缺乏情感表达的细节,完全忽略了对玫瑰的牵绊和思念、对蛇与狐狸的好奇与玩伴渴求等内在情感的渗透。至于乐曲与灯光衔接节奏的仓促、麦克风与音响音量的拿捏等等专业演出不应该出现的许多缺陷,都像是剧终前由霓虹灯在天幕勾勒出来的小王子的轮廓,因为技术精准的轻忽或是损坏了却未修补,而让此形象始终缺了一只手臂。

肉眼所见尚且如此残缺,那些看不到却至为重要的心灵感动,我们恐怕只能从法国演出版本的光碟里去找寻了。

 

文字|王友辉 国立台南大学戏剧创作与应用学系副教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