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歌仔戏全盛时期,歌仔戏明星常常到各地公演作秀,图为当年的公演宣传海报。(蔡欣欣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电视歌仔戏的黄金年代 说电视歌仔戏的冷暖枯荣

千山我独行 何需相送?

电视歌仔戏的兴起是因为电视这个媒体的出现,但正当电视媒体日新月益,如日中天之时,电视歌仔戏却悄然退场。其烟视媚行、颠倒众生的盛况,看样子是再也回不来了。个中原因看似顺理成章,却也有许多「如果怎样,就不至于怎样」的思考空间。

电视歌仔戏的兴起是因为电视这个媒体的出现,但正当电视媒体日新月益,如日中天之时,电视歌仔戏却悄然退场。其烟视媚行、颠倒众生的盛况,看样子是再也回不来了。个中原因看似顺理成章,却也有许多「如果怎样,就不至于怎样」的思考空间。

歌仔戏在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落地扫」、「内台」、「广播」、「电影」、「电视」、「外台」、「现代剧场」等不同表演型态,其中,「广播」、「电影」和「电视」都透过媒体呈现,而不是在一个「台上与台下共同呼吸」的真实剧场演出。

广播电台的歌仔戏,始于民国四十三、四年间(1954-1955),到了一九六○年代达到最高峰。因为空中传送的只有声音,为了把握感动观众的唯一手段,带给歌仔戏的影响是磨练了一批注重唱腔的演员。到一九九○年代,还可以在卖老人药品的电台听到广播歌仔戏。

「电影歌仔戏」则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光荣历史。台湾的商业电影是以台语片为起点的,而台语片又由歌仔戏电影打前锋。民国四十五年(1956),内台剧团「麦寮拱乐社」老板陈澄三拍摄了第一部成功的歌仔戏电影《薛平贵与王宝钏》。因为大受欢迎,又陆续开拍续集和其他影片。一时,歌仔戏电影被抄热了起来,许多剧团都和制片公司合作,抢攻市场,而以民国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962-1963)数量最多,到五十四年(1965)消歇,总计超过百部。这都是歌仔戏在内台极度风光之际才能够缔造的局面。

然而,诸多媒体中,对歌仔戏影响最大的是电视。

电视放送,造就歌仔戏极盛风华

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第一个电视台「台视」开播,标志著表演娱乐型态跨向新的里程,意味著电子媒体娱乐进驻家庭的时代来临。「台视」在开播后不久后即有歌仔戏节目,却因为播出的时间太晚(晚上九点半),且拥有电视的家庭有限,尚处暖身阶段。直到民国五十八年(1969)「中视」开播,接著,民国六十年(1971)「华视」成立,电视人口才多了起来。杨丽花、小明明、叶青、柳青四大天王尽出,真正带动了电视歌仔戏的观赏热潮。这么一来,确实加快了歌仔戏在内台衰退的速度,各地剧团数量遽减;却也因为电视歌仔戏大受欢迎,欣赏人口不减反增。

一九七○年代到八○年前中期,是电视歌仔戏的巅峰期,许多相关表演和制作人才都被网罗进这个圈子,推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戏。八○年代后期到九○年代,大抵采取名角组团的方式,分别由杨丽花(「台视」)、黄香莲(「中视」)、,叶青(「华视」)领导,以「连续剧」方式陆续制作,但演出数量已大不如前。到了九○年代末,歌仔戏愈显疲态,即使有天王巨星和天王团队推出最好的阵容,也无力回天。

电视让歌仔戏在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却也使它丧失不少戏曲的表演元素。主要因为电视使用的全是写实布景,且利用镜头特写强调脸部表情及动作细节,无可避免必须减省传统虚拟性的身段。加上为了拼收视率,迎合工商社会的快节奏,唱词被缩短减少,其结果使得电视歌仔戏在不多的唱腔和身段之外,和电视连续剧的差别变得较为有限。不过,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新时代新感受,常为新的戏出编创新的主题曲和插曲,成为所谓「电视调」,却也在唱腔的多样性上,丰富了歌仔戏的内涵。

未能与时俱进,只好从历史退位

传统戏曲剧种透过电视形成新的表演型态,营造举国若狂的盛况,大概唯有台湾歌仔戏能够,包括大陆在内的所有戏曲剧种都望尘莫及。而时移势迁,它竟被迫从媒体流行列车退位。从历史上看,也许可以说是戏曲发展的必然,但若以几个「对照组」来思考,它的衰落原因至少可以归纳为:

一.未能及时发挥电视的媒体优势。歌仔戏在电影阶段,基本上除了出外景和强调脸部表情特写,表演方法就只是将内台搬进摄影棚,使视觉更为新鲜(实景),看戏更为方便而已,并没有善用新媒体的优势,开创出新的美学经验。电视虽然对武打动作进行设计和剪辑,甚至在「神怪剧」中运用所谓「电子特效」,制造飞天入地、魔幻打斗、移山倒海的画面,其拍摄手法,大抵跟著台语连续剧走,水准较一般略低。直到新世纪前后,天王巨星杨丽花淡出又复出,分别以整齐的阵容,推出精致制作《洛神》(1994)和《君臣情深》(2002),都引起一时瞩目,戏迷得以短暂重温电视歌仔戏的风华,但毕竟独木难以擎天,节目播完后又回到低迷不振。歌仔戏提高成本,拍制超越同时代水准的制作时机太晚,当它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整个风潮却已经过去了。

二.未能脱离「庶民」性格,跟著社会转型。作为戏曲的歌仔戏,原出自农业社会,带著强烈的庶民性格。当社会走向工商化,民众教育水准普遍提升,电视歌仔戏也曾力图向上,「台视」在一九七○年成立的「歌仔戏研发小组」就是一例,也看到良好的成效。但正当它走下坡之际,夹杂在台语综艺节目中低俗化、低制作成本的搞笑单元如「笑魁歌仔戏」、「庙口歌仔戏」等,却掩盖了有心人士的努力,陷歌仔戏于「粗俗」的形象,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

三.未能与时俱进,注入新元素。进入电视的歌仔戏,或曾有「电视古装连续剧」之讥,这些批评的著眼点只在程式表演身段和唱腔的多寡,它再怎么变,其实还是在这范围内打转,并未借助电视这样的媒体,和剧场的歌仔戏分道扬镳,发展出全新的内涵。以「霹雳布袋戏」或「日本宝冢歌剧」作为对照组,电视歌仔戏在媒体运用、人物造型、表演审美各方面创发都嫌太保守。「戏曲」,也许加上「古装连续剧」的故事模式、表演方法、造型等程式,对它的束缚仍然是太大了。

种种「未能」,电视歌仔戏只能成追忆

电视歌仔戏曾经是台湾最ㄏㄤ的「偶像剧」,因为种种「未能」,它将慢慢为人们所遗忘。不过,我很矛盾地要说,以上所论也许没有太大的意义,它并不能带给我们「积极的反省」。历史证明,很多了不起的创发或改革,背后往往没有什么伟大的理由,纯粹可能只是某人偶然突发奇想,率然付诸实践,而竟然成功了!于是成就了一番文化盛事。属于电视歌仔戏的偶然、率然和竟然都没有发生,只是这样而已。这也许就是它的命运,就如同它当年风起云涌,势不可挡一般。

 

文字|林鹤宜 台湾大学戏剧系教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