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求学期间,谢宜静因缘际会加入阳光剧团,在《河堤上的鼓手》、《奥迪赛—最后的驿站》两个制作中担任音乐设计尚-贾克.勒梅特的助理,前后时间长达五年。谢宜静接受本刊采访,除了谈及阳光剧团的营运模式,也提到外界对其「同工同酬」的误解,以及该团因获取庞大资源而受到的争议。采访时,谢宜静透露,因莫努虚金的霸道独裁和专横,让许多团员在离开阳光剧团之后,都有所谓「莫努虚金情结」,包括她亦然。
四十多年来,阳光剧团究竟如何维生,同时接连创造出令人惊奇的作品呢?首先,可归功于它的既有优势:剧场空间与地理位置。一九七○年阳光剧团率先进驻「弹药库」(la Cartoucherie, the old Cartridge factory)之后,即坐拥自有剧场、排练室。每出戏进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在简单的仪式之后告别排练场这个「子宫」,全体搬入剧场工作;或者必要时一开排就用上剧场,许多设计想法能够从容试行,不受限于一般「进剧场周」的档期;当国外客席表演者来访,剧团还能提供演出场地,由是根基稳厚。
垄断资源的争议
弹药库位于「凡仙森林」(Bois de Vincennes)深处,属巴黎第十二区,距市区近,虽须支付市府租金,代价却很低廉,这是一大优势。其实法国专业艺术团体存活多半得依靠政府补助,加上其以其泱泱大国,可供艺术团体申请赞助的单位所在多有,从阳光剧团建立起艺术声望与社会地位后,公部门对它的补助就很慷慨,自不愁领不到分配款。但多年来剧团每月须养活六、七十位支薪人员,填饱所有肚皮,又要造出够水准的作品,财务只好一直在刀口上紧张。即便如此,仍免不了其他团体发出不平,抗议莫努虚金「占去太多资源」,这种将阳光剧团视为「既得利益者」的声音在法国艺术团体间一直让人对此「大团」持有争议的看法。
比起其他同性质的表演团体,阳光剧团成员的待遇算是不错,就我在剧团工作期间,正式团员净薪大约一七八○欧元。剧团与不同团员间的工作合约并不相同,条件决定权全由莫努虚金掌握。她一手打造自己的阳光王国,外界法律对莫努虚金而言是当用则用,与她的王国无益者则设法制造「不犯法的档」。好恶分明、霸道的莫努虚金,灵活地游走于制度内外,对于想帮助的对象从不吝于伸出援手,曾经在与部长级人物的饭局中,助仅仅旅法三年的巴西演员被「特许」拿到十年居留签证。相对地,也有团员受到天壤之别的待遇。
同工同酬非事实
以我在剧团工作五年的经验,一般而言,团员最迟在第二次参与制作时便应升为正式团员的薪水,甚至有人入团三个月后就已领取正式团员薪水,或一加入便领全薪的技术人员;我入团五年,负责两出制作的重要工作并全职参加演出,却一直以实习团员身分支薪,比起正职每月足足短了四百九十欧元。「同工同酬」的传说只是表面。
在世界各地经营剧场皆属不易。阳光剧团之营运其实可视为一「私人艺术公司」。除了领取公家补助,演出票房收入及巡回收益相当重要。由于舞台与人事成本极高,卖座若未超过八成,就要赔本;兼以莫努虚金创作常扣合当前社会议题,有其时效,故剧团并无常年存在的压箱戏。剧目必须票房够亮眼,才有机会到国外巡回。
对于以短期合约维生的艺术工作者,法国政府提供较其他行业优惠的失业津贴,阳光剧团也运用这项福利制度,与应该算是长期合作的团员签拟短期约。团内常态工作大致区分为「创作期」、「演出期」、「巡回期」与衔接到下出制作间的「过渡期」。演出、巡回期间给薪与排练时相同,到了过渡期,或当剧团快要发不出薪水,就会让有资格领津贴的团员领救济金维生。
在莫努虚金的经营理念下,剧团极少接受私人企业金援,除非提供的是像食品这类实物。但与各类民间机构交流合作,举办戏剧体验活动或戏剧节,非常频繁。
从排练到演出
莫努虚金的创作过程,只有她要不要做,其他都不一定。阳光剧团的工作坊大名鼎鼎,也并非每回新制作开排前必然举办。不过工作坊后,通常会留下一些演员。
阳光剧团人事可分为:演员、导演组,音乐组,技术组,行政组与厨房。演员约有三十多位,彼此竞争激烈;音乐组以尚.贾克(Jean Jacques Lemêtre)为首;导演组成员之一专司逐字记录莫努虚金的导演笔记;技术组包括舞台、灯光与服装间约十来名;行政约七人,人事、公关、巡演、票务、美编,各有专职;厨房四人,另常有实习生人力无酬支援。
每日剧团排演行程,以一九九八年《河堤上的鼓手》排练为例。早晨八点半,所有团员都要在剧场集合,迟到是很严重的行为。莫努虚金先讲话,内容大至近来国际要闻,小至推荐某部电影,并无一定。接著交代今日工作事项,各组带开。演员去暖身,练习剧情需要演奏的乐器,在服装间协助下打理角色所需行头,为下午排戏作准备。厨房会告知大家约几点可用餐。中午所有人飞快吃完餐点,饭后半小时莫努虚金与导演组开会。等到演员组著装完毕,在排练场坐好,鸦雀无声,准备开排。
莫努虚金素有「铁娘子」称号。在她工作的前三十年,每日准时到剧场,从不生病。随年岁渐长,身体开始有时微恙,才理解别人为什么会生病。
仪式感十足,戏班子味浓厚
在莫努虚金的剧场,仪式感是很强烈的。没有人穿运动服来排戏,演员一律为自己的角色设计造形,再用服装间现有物件搭配,穿著角色装扮排练。日常鞋子不准踩进排练场及舞台;就连莫努虚金上台前,也必定先脱下便鞋,再碰一下舞台,以示敬意。
直到从排练场移师进剧场那天,莫努虚金会率领演员走上那小小一段路。伴随尚.贾克的吹打,演员带著自己的妆盒或其他对角色有意义的东西,办公室和技术组的人全部出来看热闹。浓厚的戏班子味道也展现在剧团开演时。由于帐篷戏不划位,演出前一小时就放观众入场,先到先选位。剧院开门前,莫努虚金会敲一只木槌,叫喊:「我们的剧院要开门了!」只要莫努虚金在,开演与终场时她一定立于观众席上方,看观众反应,但不参与谢幕。
观众进场,把部分票根放到位置上表示「此座有人」之后,可转往一处很大的空间等候。其内陈设与吧台贩售的食物,皆与演出内容有关。比如在《河堤上的鼓手》之前有过一出西藏戏,等候区便画成千佛窟,还另找来西藏餐馆现场作糢糢。观众除了饮食,也可以去看演员化装准备,中场休息时甚至会有著装演员出来卖食物,这全是阳光剧团的著名卖点。
阳光剧团可以说是莫努虚金一人打造的王国,要参与这个团体的工作,就得服从她的游戏规则;她就像是那颗太阳,整个地球就围绕著她运转,她带来温暖,但一不小心,也可能被她的炙热光芒灼伤。
口述|谢宜静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表演艺术系戏剧组硕士,1999~2004曾于阳光剧团工作
采访整理|廖俊逞、郑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