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旋转舞台的反转速度,观众不但能感受角色心情,最关键的是呈现了有如电视镜头「溶入」、「溶出」的效果与节奏。(台南人剧团 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Think Big,my friend!何不壮怀未来?

这出戏所展现的市场实力,应该不只限于这次不到廿场场次,其中有太多制作行销的尝试与选择需要探讨;如果能以更大的市场规模来规划──这也与当初能投入的资源有关,《K24》应该可以创造更多罕见的成绩。

这出戏所展现的市场实力,应该不只限于这次不到廿场场次,其中有太多制作行销的尝试与选择需要探讨;如果能以更大的市场规模来规划──这也与当初能投入的资源有关,《K24》应该可以创造更多罕见的成绩。

台南人剧团《K24》第一季

05/10/8日午场  08/1/6午场

源自社区剧场的台南人剧团跟高雄的南风剧团一样,一直以来都毫不吝于培养后进,并以全力支援的人力与资源,协助新一代导演实验与挑战自己想做的表演形式,而不用在乎市场大小;有趣的是,这回台南人剧团培植的编导蔡柏璋,反而与艺术总监吕柏伸走著不一样的路:市场。

自称迷上悲剧的蔡柏璋,破天荒地为台湾剧场创作了一季六集、模仿美国电视影集节奏的《K24》。既有香港编导林奕华以同样班底创作四大奇书系列的《水浒传》和《西游记》,又有法国阳光剧团以数百人力创作长达六个多小时的《浮生若梦》,这显得我必须为《K24》制作记上一笔;因为它既不同于前者的明星卡司,也不在乎如后者描绘的世代文化写实,却能为台湾小剧场创作树立一个产业想像的愿景。

应该可以创造更多罕见的成绩

长达近七个钟头的观赏时间(中间却有近两个钟头不同长度的中场),编导创作群几乎是卯尽全力施展技巧,彻底实践美国电视影集的快速节奏与肢体喜剧的模拟和嘲讽。这次舞台的色泽厚度与地板质感大有改善,道具零件的变化也很灵活;整个制作仅以一座旋转舞台和中间一道至少能变换十三道门的轨道线,变换全剧至少五十几个场景。

透过旋转舞台的反转速度(这里,我真是要为负责舞台旋转的stage crew们致意,不管是这出还是《浮生若梦》),观众不但能感受角色心情,最关键的是呈现了有如电视镜头「溶入」、「溶出」的效果与节奏。由于全剧的视觉想像有强烈企图,对于期待「电视特效」的观众来说,整个制作似乎仍还承受著现实条件的局限,以致我有「衣服太小」的感受画面。

不过,这(六)出戏所展现的市场实力,应该不只限于这次不到廿场场次,其中有太多制作行销的尝试与选择需要探讨(这也决不是一个台南人剧团的功课而已);如果能以更大的市场规模来规划──这也与当初能投入的资源有关,《K24》应该可以创造更多罕见的成绩。

首先、整出剧作使用的语言呈现了如蔡柏璋这一代被美式文化洗涤的背景,甚至是思考逻辑;举凡所有剧中使用的典故、剧目,甚至是表演段落,有多数源自剧场界的「圈内笑话」,这很可能将一般中产阶级观众摒除在外——虽然熟知这些笑话和讽刺的我,实在笑到捧腹。这是有趣的文化隔阂与殖民问题。再者,快节奏的情节处理,以及编导对演员的「钟情」,使得许多表演桥段似乎都是为了凸显演员特色或其长处而发挥,并非剧情铺陈而推动情节前进;当我们被演员表现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有很多段落的戏剧情节仍是处于「放大」的停滞状态里,例如第五、六集的〈星光大道〉和那场〈音乐剧〉等等。这样的危险是,整出戏无法富含恒久普世的深度,同时,也让这出戏的卡司变得有点「难以取代」,在诉求影集式的创作型态下,反而让《K24》无法及时冲出市场票房。

未来,只能如此而已?

试想,难道非要这一座或只能这一座旋转舞台而已吗?

话说回来,从演员台词中使用的各种中外戏剧典故(包括征选演员或排练等等),与最后那场颁奖典礼的「盛况」,让我感受到编导创作群对欧美剧场产业毫无包袱、甚至天真而骄傲的认识与崇拜,这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台湾的剧场工作者不也曾有这样的情怀?然而从现代剧场发展至今,台湾戏剧界从未曾有过像剧中所假设的这项Shakesward颁奖典礼、这种「众星云集」的社交事件。我们是否可以壮怀未来?!若是凡事凡处小心翼翼、谨慎自限,我们的未来很有可能真的就是「如此而已」。是吧?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