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双年舞蹈节」是国际舞坛的重要盛会,每次的举办都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工作者与舞迷到场,一探最新的舞蹈趋势。今年的双年舞蹈节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将许多久未搬上舞台的经典大师舞作改编与重演,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经典,更企图要为它们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本文除了介绍本届双年舞蹈节概况,更专访艺术总监基.达梅,一谈双年舞蹈节的发展近况。
法国里昂(Lyon),这个于欧洲的心脏、由索恩河(Saone)与隆河(Rhone)共同交会冲积而成的迷人的城市,在不同的年代与不同人士的心中,都对它有著不同的印象。
你可能不知道,在历史上它曾是罗马人前进高卢时的古城、中世纪时丝路的终点,亦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金融重镇。你也可能不知道它是继布拉格之后,被世界文化遗产组织第二个列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的城市。它拥有壮阔的古罗马剧场遗址、保存完整的古街道遗址与湿壁画建筑。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里昂就是《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安东尼.圣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家乡。而嗜食美食的老饕,一定也听过:「里昂是法国米其林星级大厨的故乡」这句话。但是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每年在当地交错举办的「里昂当代艺术双年展」 (Biennales d'art contemporain Lyon)与「里昂双年舞蹈节」(Biennale de la danse Lyon),则是它在小王子与大厨故乡的盛名之外,得以媲美巴黎、享誉欧洲的另一个原因。
「回顾与展望」重新诠释经典舞作
创办迄今已有十三届的「里昂双年舞蹈节」,今年总共有来自十九个国家、四十二个舞团、六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投身其中。在持续一个月的展期之内,除了有专业的舞蹈家参与演出之外,在主办单位的大力推动之下,今年也在里昂的街头举办了一个动员约四千五百人次参与的「全民舞蹈大游行」。当天你可以感到整个里昂就是一个开放的舞蹈盛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被音乐的律动所消消弭,舞蹈的欢愉充斥在近万人被解放的肢体身上。
由于今年的舞蹈双年展的主题是「回顾与展望」(Retour en avant),所以本届舞展照例有许多首演的舞作吸引观众的目光之外,更难能可贵的,就属许久未搬上舞台的经典大师舞作的改编与重演了。例如:高龄八十八岁的美国舞蹈大师安妮.哈普林(Anne halprin)名作《游行和改变、重现》Parades & Changes, replays这次就由旗下年轻舞者安妮.寇罗德(Anne Collod)重新编舞,以全新的风貌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而六十五岁的卡洛琳.卡森(Carolyn Carlson)也不失当年的前卫作风,让一位男舞者重新诠释她在一九八三年编演的自传性独舞《蓝色女子》Blue Lady。曾在二○○○年来台演出,同样是六十五岁的德国舞蹈大师苏珊.琳卡(Susanne Linke),在本次舞展中,亦把她在一九八五年上演的自传式独舞《重建》Schritte Verfolgen II – Reconstruction重新编排,并且仍然由她亲自上台担纲演出,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演出加入了三位新血,打破了当年独舞的形式。由以上的节目安排看来,读者们就不难发现,本次的双年舞蹈节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经典,更是企图要为它们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然而近年来逐渐成型的经典呢?当然也自是在本次舞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台湾观众熟知的罗莎舞团(Rosas)、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玛姬.玛汉(Maguy Marin)、萌荷舞团(Compagnie Montalvo - Hervieu)等,也都在本届舞展中向观众展现出他们的成果。
而一向让观众为之错愕的杰宏.贝尔(Jérôme Bel),在本届也推出了于二○○二年首演《非跳不可》The Show must go on。虽然这出舞码没有像上次来台演出,在舞台上裸体撒尿的惊人之举,但他却成功地打破、甚至反转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线,也让观众体会了「非跳不可」的感受。
在这整出作品中,完全没有任何观众所认知的舞蹈动作,演出开始时只是由一个肥胖的DJ持续地放著震耳欲聋、人人都能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用大家熟知且狂野的节奏考验著观众的耐性,挑逗观众跳舞的欲望。舞者至多只是和模特儿一样,面无表情地紧盯著台下,透过音乐不断地挑衅著观众,看谁敢上舞台释放舞蹈的基因。随著演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情绪高涨的观众鼓噪与喧嚣不断,甚至有些观众不耐地离席!但二十分钟后,整座剧院就像是爆炸了的压力锅,八成的观众都被音乐所感染,或站或坐地扭腰摆臀,观众席忽地变成了一个疯狂的大舞厅,甚至有人在暗场时激动地冲上舞台,表演了一段脱衣秀,让被过度压抑的肢体一逞解放后的快感!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就是在演出的尾声,全场音乐乍停,舞者一律挂上耳机,以轻微、重复的肢体摆动,配上他们不时交错地唱出单一且重复的歌词,让舞台成为安静但又充满无声之音的奇妙场域,在沉默中律动的节奏逐渐形成了莫名的张力,一股单纯的、想要听到音乐与跳舞的渴望,再次撼动观众。编舞家似乎想要用这支独特的舞码,和前日的「全民舞蹈大游行」相互呼应,宣示每一个人都有站在舞台上,享受舞蹈的权利。
《醮》等华人舞蹈作品惊艳展现
此外,来自台湾的无垢舞蹈剧场,也把当年在亚维侬艺术节演出时艳惊四座的作品《醮》,带到了里昂。十年前在亚维侬,十年后在里昂,不同的场域、不同的观众,不变的只有《醮》所营造出独有的空灵氛围,依旧将欣赏者带入一个独特且神奇的空间,让舞者有如宗教仪式的肢体呈现,化为舞台上风格鲜明的美学。而来自中国编舞家文慧的《记忆》Memory,却以极压抑及低限的舞蹈动作,为法国的观众陈述她对文革的时代体认。另一位在欧洲相当活跃的新加坡导演及编舞家王景生,将舞蹈结合偶戏、音乐,藉舞作《延续:在杀戮的原野之外》The Continuum:Beyond the Killing Fields,向曾经历红色高棉恐怖统治时期的前柬埔寨皇家舞团的编舞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