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才是威尔森作为导演的创作主力,他的剧场较接近华格纳的「总体剧场」。图为他执导的《尼贝龙指环》,2005年十月巴黎Chatelet剧院。(Pascal Pavani 摄 法新社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两厅院特别企画Feature of NTCH/罗伯.威尔森 唤醒东方《欧兰朵》 R.W.的听觉美学

唤醒多元并存的心灵景观

罗伯.威尔森的听觉美学,就是将语言、音效、音乐等,当作是一种声音景观,一种可以在空间感受到的物件。威尔森像是室内设计师般,针对某一出戏的室内空间,摆设他的声音家具,然后邀请观众来欣赏品味这个空间。

罗伯.威尔森的听觉美学,就是将语言、音效、音乐等,当作是一种声音景观,一种可以在空间感受到的物件。威尔森像是室内设计师般,针对某一出戏的室内空间,摆设他的声音家具,然后邀请观众来欣赏品味这个空间。

许多人都认为罗伯.威尔森是意象剧场。但殊不知听觉在他的作品里,跟视觉一样重要。在创作过程中,他的视觉脚本(visual book)和听觉脚本(audible book)是支撑他作品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二○○八年五月他在国光剧场排练《欧兰朵》的时候,罗伯.威尔森花最多时间实验把玩的,就是声音。国乐团和声音设计师,几乎都被他对听觉的讲究,搞得人仰马翻。

唤醒心灵空间的听觉世界

从他早期的创作,声音就扮演著特殊的地位。例如同样属于无声歌剧的《佛洛伊德的生平时代》,剧中就有许多声音设计,而当结尾佛洛伊德的孙子在濒临死亡前,他喊叫了十三次,然后有一块玻璃破掉,戏就结束了。他的无声歌剧从来都不是真的无声,就像他很喜欢引用约翰.凯吉(John Cage)说的:「没有所谓真正的寂静。」只要你愿意去听,就像凯吉的《4分33秒》一样,你还是会听到那寂静中充满声音。无声只是一种手段,让观众的感官意识都重新被调动起来。无声与缓慢动作的作用,都是为了唤醒观众内在的心灵空间。

不过,声音设计非常依赖技术,罗伯.威尔森的整个听觉美学的成熟关键,主要还是受到德国声音设计师汉斯-彼得.孔恩(Hans Peter Kuhn)的影响。他是在七○年代末期到柏林作《死亡、毁灭与底特律》时,认识了孔恩。之后孔恩几乎在他所有的戏剧制作中出现,我们也经常会在相关纪录片中见到孔恩的身影。

直到九○年代末为止,两人合作作品已高达廿二部;而且不只是舞台制作,罗伯.威尔森的装置作品或艺术展,通常也会找孔恩作声音设计。例如一九九一年在法国庞毕度中心办的回顾展,罗伯.威尔森就说:「我的这个作品回顾展,如果没有了汉斯-彼得.孔恩的音乐,就会变得非常的平。」罗伯.威尔森于一九九三年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记忆/遗忘》,孔恩的音乐设计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加分作用。

他们两人的合作模式,也反映了罗伯.威尔森擅长结构、拆解与组合的过程。他说:「让人好奇的是,我所想像与创造的世界,经常会因为加了汉斯-彼得.孔恩独立创作出来的音乐后,而变得截然相反。我非常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因为这会让我的作品产生令一种不同的意义,如果一切运作妥当,每个独立的不同层次会彼此强化,创造出一种只能被观众经验到的东西。于是,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我们该看的,我们所听到的就是我们该听的。这两种对立的面貌构成了一赞美诗。」以上这段话,浓缩了罗伯.威尔森的剧场特色,那就是舞台上,声音与视觉是独立而各不相干的。

所以美国定目剧团(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的音效设计师马莉贝特.班克(Maribeth Bank)就称赞说:「威尔森与孔恩的携手合作是令人赞叹的。他们是开拓者。很多剧场人不知道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音效。从八○年代中期以来所发展的新科技——例如数位音效的取样与编辑器——让我们可以对声音讯息做更多细致的掌控。但是大多数的导演还是落在传统的窠究里。他们认为音效就是放音乐而已。他们像电影一般使用声音。当场面是悲伤时,他们就放哀戚的音乐,或是反讽的对比,放点开心的音乐。威尔森与孔恩对声音的使用却不会如此陈腐。威尔森与孔恩解放了声音,发现可以更剧场性地使用它们的许多新方式。」

多元并存的音乐品味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罗伯威尔森的创作年表,从《沙滩上的爱因斯坦》的开创性突破,九○年代游走各大歌剧院,到千禧年终于挑战华格纳尼贝龙指环系列,我们会发现歌剧才是他作为导演的创作主力。意象剧场或视觉剧场的说法,都始于七○年代末,其实已经不能涵括罗伯.威尔森的创作生涯。从早期无声戏剧时代,他就将自己的作品视为歌剧(opera),但不是传统歌剧之意,而意指演出中所有元素都同等重要的作品(opus)。所以到了八○年代,人们就开始说他的剧场比较接近华格纳所谓的总体剧场,而他自己也不否认。罗伯.威尔森说:「我觉得每件事都享有相同的价值。关于人们将我的作品称为『视觉剧场』的作法,对此我总是感到很讶异。因为听觉对我来说也很重要。听和看是我们知觉沟通的主要工具。在剧场上,一般来说,由口语和语言所统治著。至于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不过是对语言的装饰、重复或图解而已。我希望可以在听与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存在理由。」

在音乐品味上,从菲利普.格拉斯开始,就可以看的出来罗伯.威尔森非常喜欢跟当代作曲家合作,而且荤膻不忌。如果作品一开始就是和作曲家一同创作,而不是单纯为某位古典大师的歌剧作品执导(例如莫札特《魔笛》),那么我们就发现威尔森对通俗音乐也是情有独钟。从一九八四年《南北战争》找来当时正红的美国新浪潮浪潮天团《说话的头》(Talking Heads)主唱大卫.拜恩(David Byrne)负责配乐;一九八六年执导希腊悲剧《爱尔赛斯提斯》时,配乐是实验电子音乐天后劳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en);一九九三年的摇滚音乐剧《南北战争》则是地下摇滚教父汤姆.威兹(Tom Waits)作曲;一九九六年《时光摇滚客》与庞克教父路.瑞德(Lou Reed)合作;一九九九年的《死亡、毁灭与底特律III》由日本新音乐教父坂本龙一负责……我可没有乱用形容词(都是网路上大家使用的),这些人都是开创性的音乐工作者,成绩有目共睹。

对于这种创作素材的取向,罗伯.威尔说:「我的作品是在古典与当代作曲家或作者之间取得平衡。我的作品充满了多样性的风格与品味,这种多样性一直是个常数。」

贴近内感受幕的声音景观

在执导《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时,罗伯.威尔森就已经提出「内感受幕」(interior screen)的理论。所谓的内感受幕,是和一般对外在事物感知的「外感受幕」(exterior screen)相对。外感受幕来自感官经验,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听觉与视觉世界,我们不自觉而毫不保留地接受我们所看到与听到的一切。但是内感受幕则是来自内在经验,像是做梦就是最好的例子。内感受幕是一种完全源自于心灵感官的内在感受。对罗伯.威尔森来说,他的剧场就是透过极慢的动作、重复的声音,将观众从外感受幕引导到内感受幕。

这或许就是为何观看罗伯.威尔森作品会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因为他发展了一种有别于他批判主导观众的法西斯剧场的民主剧场,让观众可以自由漫步在他的剧场景观中。罗伯.威尔森的听觉美学,就是将语言、音效、音乐等,当作是一种声音景观,一种可以在空间感受到的物件。威尔森像是室内设计师般,针对某一出戏的室内空间,摆设他的声音家具,然后邀请观众来欣赏品味这个空间。罗伯.威尔森将戏剧视为景观的做法,自然是受到美国女文豪葛楚.史坦因(Gertrude Stein)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他自己公开承认的:「早在六○年代初期时,我就开始读葛楚.史坦因的作品……我觉得自己和她进行了一场创造性的对话,特别是她关于将一出戏看成是一个景观(landscape)的想法。结果,不论是建筑、结构、韵律、幽默——它们都被邀来创造心灵图像。」

结论

在排练《欧兰朵》时候,我经常看到威尔森闭上眼睛,认真地站在国乐团面前听他们演奏,然后再给出指示,要京二胡或锣鼓伴奏做出有违传统或令人发笑的弹奏方式。但说也奇怪,经常这样点拨一下后,整个音乐就非常具有现代感。这大概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原因吧,德国哲学家康德不就这么说过吗——天才自己创造规则!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那些和罗伯.威尔森合作的音乐家们

整理  廖俊逞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

一九三七年一月卅一日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从小接触音乐,学习大提琴,长笛和钢琴。大学主修数学与哲学,但他决定成为一位作曲家,随即搬到纽约,进入茱丽亚音乐学院,接受了当时前卫作曲家影响,开始学习当代作曲技法;在巴黎时,他开始接触印度音乐的作曲技巧及精神,之后旅行各地并理首研究北非、印度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音乐,回到纽约后,格拉斯放弃之前的音乐,开始在自己的作品添加东方音乐的技巧,成为极限乐派重要代表。一九七六年与威尔森合作长达四个小时的歌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成为二十世纪音乐剧场的指标,也使他的音乐生涯到达巅峰,两人合作密切。他创作的舞台触及交响乐、室内乐、戏剧、歌剧、舞蹈、电影等各领域,为导演戈弗雷‧里吉欧(Godfrey Reggio)的电影「人生三部曲」配乐,并以《时时刻刻》、《楚门的世界》、《达赖的一生》等作品获得葛莱美奖、金球奖、奥斯卡奖等多项大奖提名及得奖。

 

大卫拜恩(David Byrne

一九五二年生于苏格兰。一九七四年成立「说话的头」合唱团(Talking Heads),为歌曲创作主力,刻意古怪的唱法与嘲讽的歌词,乐风不断融合与实验新的音乐元素,使得乐团自一九七七年发行首张专辑及与名制作人Brian Eno合作以来,尤其是八○年代的几张专辑都深受好评,是为最重要的后庞克/新浪潮乐队之一。除乐团专辑外,他也发展各项才华,身兼舞台设计/编舞家/摄影师/小说家/剧作家的头衔,不过音乐上却还是与乐团息息相关,例如一九八六年该团专辑True Stories 收录的就是他第一次执导的同名电影里的歌曲。一九八七年,与坂本龙一、苏聪三人合作为电影末代皇帝所写的配乐为他赢得一座奥斯卡。一九八八年最后一张乐团专辑Naked 之后,他投入个人事业,隔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Rei Momo

 

劳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en

一九四七年生于芝加哥。年轻时曾学习小提琴,大学就读于美术史系,毕业后在大学教授艺术史和埃及建筑学。这些学历成为她音乐创作的养分。一九七六年开始音乐创作演出,将另类的表演艺术带进主流市场,也将流行文化带向前卫的境界,堪称前卫艺术表演家,演出地点遍及南美和欧洲各类博物馆、音乐厅和各地艺术节。一九八二年发行首张专辑,以其非常规的实验风格成为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她的音乐主要结合人声,电子小提琴及现场混音的科技,并在现场演出中融合视觉艺术、肢体、装置、摄影、文字创造、电影、电脑动画等元素。

 

汤姆.威兹(Tom Waits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七日生于加州西南部的波姆那。一九七○年代崛起乐坛,他的音乐混融了纽奥良爵士、欧陆酒馆歌谣与蓝调音乐,低沈沙哑的嗓音,以低下阶层为题材的作品,在摇滚当道的年代成就深厚浓浊的音乐风格。一九七三年发行首张专辑Closing Time,此后开始尝试各种音乐形式,除了浓重的爵士气息,亦开始了各种乐器的实验,并以不同的录音技术制作完成。八○年代开始与电影导演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合作,在One from the Heart 担任配乐及幕后主唱,并获得奥斯卡提名,自此便成为柯波拉及贾木许(Jim Jarmusch)电影的常客,在电影《斗鱼》、《棉花俱乐部》和《吸血鬼》、《法外之徒》、《咖啡和烟》等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九九三年,他为罗伯.威尔森所写的音乐剧《黑骑士》专辑发行。

 

路.瑞德(Lou Reed

一九四二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九七○年代开始走红的摇滚乐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一九六五年,组成地下丝绒乐团(The Velvet Underground),担任主唱、吉他、钢琴手与词曲创作,被摇滚乐界尊为摇滚艺术的先驱。他的音乐多描述当时社会具争议性的议题,例如男女倒装 、妓女、和毒品,其作品的意念、反动、自省的词句,堪称为庞客的精神导师。一九七一年,他来到伦敦,受到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支持,为其制作专辑Transformer成为他最畅销的一张专辑唱片。虽然他在摇滚乐界的影响力一路攀升,却使他沉溺在毒品和酗酒之中,健康和演艺生涯几乎停摆。近年来,他勤练中国太极拳,潜心西藏禅修;现在的他仍不断地用摇滚乐写美国社会的历史。最新专辑是《纽约客的狂喜》New Yorker's Ecstasy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