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泰然在淡水马偕教会前留影(庄传贤 提供)
艺号人物 People

萧泰然 以生命谱写动人心声

有「东方的拉赫玛尼诺夫」美称的台湾作曲家萧泰然,今年一月时获颁台湾位阶最高的行政院文化奖,可谓实至名归。他的作品动人心弦,每每能触发聆赏者的深刻感动,浓烈的土地情感,更是令人动容。而在这些直入人心的音符背后,萧泰然却是经历了波折苦痛的人生,但纤细善感的心灵却不因此而颓靡消沉,他将生命的经历和苦痛,化为乐曲,传递出来的,不是哀怨,不是苦毒,却是满满的爱和希望。

有「东方的拉赫玛尼诺夫」美称的台湾作曲家萧泰然,今年一月时获颁台湾位阶最高的行政院文化奖,可谓实至名归。他的作品动人心弦,每每能触发聆赏者的深刻感动,浓烈的土地情感,更是令人动容。而在这些直入人心的音符背后,萧泰然却是经历了波折苦痛的人生,但纤细善感的心灵却不因此而颓靡消沉,他将生命的经历和苦痛,化为乐曲,传递出来的,不是哀怨,不是苦毒,却是满满的爱和希望。

纪录片《深情台湾—萧泰然的家园恋歌

9/12  15:55~16:55  非凡新闻台(CH.58)

9/19  16:00~17:00  东森财经台(CH.57)

 

「咱拢是出外人,对遥远的台湾来,虽然我会讲美国话,言语会通心未通。

  咱拢是出外人,在遥远的台湾彼,有咱的朋友与亲人,不时互相在思念。」

短短几句简单的歌词,几行悠然的旋律,却字字句句钻进人的心底,每每让乍听此曲的人感动落泪,这就是萧泰然的音乐。在他的音乐里,你听到的不是繁复的和声变化,不是创新诡谲的作曲手法,你听到的,只是一种「心声」,一种单纯诚挚的「心声」,在你的心里,激起阵阵悸动的涟漪。

萧泰然的音乐,一如他的人,在温和的眼神和淡然的笑容之中,有著一股倔强的热情和生命力。他壮年时被迫离开家乡,晚年至今承受病痛的折磨,纤细善感的心灵却不因此而颓靡消沉,他将生命的经历和苦痛,化为乐曲,传递出来的,不是哀怨,不是苦毒,却是满满的爱和希望。

苦难,是为了提炼出更灿烂的生命火花

萧泰然于一九三八年出生于高雄,父亲是齿科医师,母亲是钢琴家,父母皆为虔诚的基督徒,他自小在教会长大,很早便接触到西洋音乐,在母亲的教导下,小小年纪就在音乐上展露过人的天赋,七岁时已经可以公开演奏。原先希望他继承衣钵读医的父亲,在长荣中学校长戴明福的努力争取之下,也终于同意让萧泰然就读师大音乐系,主修钢琴。

在师大就读期间,萧泰然除了钢琴之外,也跟随当时甫从法国学成归国的许常惠学习作曲,成绩优异的他,从师大毕业之后,更远赴日本武藏野大学留学,返国后,接受母校师大音乐系的聘任任教,他在教学之余,也不忘作曲,期间并与萧兹博士结为好友,作曲的长才也开始受到国内乐坛重视。除了事业上得意,他并迎娶出身台南望族的妻子,此时的他,前程似锦,又怎会料到即将临到他身上的变故?

然而,此时回顾以往,我们才惊觉,看似诅咒的苦难,却是为了提炼出更灿烂的生命火花。

一九七七年,萧泰然三十九岁的那一年,因为妻子做生意被骗负债,他只得远走美国,赚钱偿还债务。失去一切,意志消沉的他,在朋友经营的艺品店工作。原本以为自己得就此放弃音乐之梦,却因为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使得他重新燃起梦想,回到音乐的路上。

当时,他因看店无聊,便在艺品店弹奏电子钢琴自娱,三位美国老妇经过,听见琴声,受到吸引而驻足聆听,一曲奏毕,其中一位老妇忍不住说“Young man,why are you here?”(年轻人,你在这里做什么?),一句简单的问话,却一语惊醒梦中人。萧泰然仿佛大梦初醒,以往的追求与坚持,在那一瞬间通通回到他的脑海里,他自问“Why am I here?”(我在这里做什么?),痛定思痛,中年的他决定重拾书本,申请进入了加州大学攻读作曲硕士。这段故事,成为他生命中的转捩点,从此以后,萧泰然的音乐生命迈向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预料的高潮。

只有最真实的情感,才能感动人心

在这段期间,他也认识了许多在美国从事台湾本土运动的朋友,他对故乡台湾的浓厚爱恋,有家归不得的感同身受,使得他与许多台湾民主人士结为莫逆,此时他写下了许多本土意识强烈的歌曲,其中一首《出头天进行曲》,更使得他的名字被当时的政府列为黑名单,返家之路遥遥无期。

萧泰然怀抱著对家乡的情感,在异乡求学,此时他仍孜孜不倦地创作一首又一首的乐曲。学习作曲的他,对新的作曲手法和技巧也勇于尝试,然而,现代乐派的和声与曲法,在萧泰然的心中,却无法激起共鸣,这些创新的乐曲固然在艺术上有其成就及价值,但听众却不一定能够理解,更别说是被音乐感动。而十九世纪浪漫派的和声与曲式,却更能贴近萧泰然的心里,也更为听众所接受,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此时萧泰然的老师鼓励他,与其为了他人的认同而写作,倒不如写出真正动人的音乐,又何必在乎用何种手法作曲呢?萧泰然于是恍然大悟,撇弃各种表面的浮华,从而追求更内敛的情感表达,一切从「心」出发,在乐曲中分享他最深的,对土地、对上帝、对人的感情,只有最真实的情感,才能感动人心。萧泰然的风格,就在他停止追求作曲风格后悄然成型,有人听到他的作品后,将他比喻为「东方的拉赫玛尼诺夫」,乍听之下,似乎颇有道理,然而除去写作技巧,仔细地聆听,却发现俄式外放的激情,与台式内敛的温柔,大有不同。萧氏擅长以管弦乐音色变化来渲染和声色彩,乐句绵长却不予人压迫感,乐段之间的变化较为细腻,层次的堆砌也较为小心铺陈,他也擅长将台湾歌谣的旋律编入,使得音乐走向更为委婉动人。萧泰然的作品充满著台湾本土的风味与婉约,与俄国浪漫派所共同的,也许就是对家乡那一股浓烈的深情与爱恋吧。

乐曲中呈现对这块土地的怜悯和思念

一九九三年,萧泰然因大动脉肿瘤开刀,一度生命垂危,正在写作《一九四七序曲》之际的他,向上帝祷告,至少让他写完这首序曲——而上帝也听到了他的祷告,在大病初愈之后,他对生命有更深的一层体悟,并且将这个感动谱写在《一九四七序曲》当中。《一九四七序曲》是为了纪念二二八事件,聆听这首有如台湾史诗的乐曲,当听见小提琴娓娓奏出的恒春调时,大多数的台湾人在心里都会涌现思乡的情绪,而当女高音唱出「种一欉树仔 在咱的土地,不是为著恨 是为著爱……」的旋律时,很少人能够不被其温暖的讯息打动。在《一九四七序曲》当中,我们听见的,是经历伤痛分裂之后,台湾人对土地特有的疼爱与宽容,也是萧泰然心中对这块土地的怜悯和思念。

萧泰然童年时所接触的基督教信仰,在他成年以后成为支撑他生命的力量。经历远离家园、颠沛流离,两次严重的疾病,都几乎让他丧失性命,然而他从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当中,深刻地体会生命的可贵,以及上帝所赋予他的使命,也因此谱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圣诗,虽然都是小品,却深受大众的喜爱。有人说,萧泰然的大型作品很伟大,但这些歌曲却更能贴近一般人的心灵,简单的旋律,动人的信息,萧泰然的圣诗,已成为台湾教会经常吟唱的乐曲。

将爱与希望的讯息透过音乐传递给大家

萧泰然为人谦逊、温和,温柔的目光中隐隐含有对音乐生命的热情与坚持,他的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他的个性,一位不浮夸、不自我中心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从不突显自我的荣耀,而仿佛只是一个忠实的仆人,将爱与希望的讯息透过音乐传递给大家。今年七十一岁的他,身体虽大不如前,眼力也变差了,也许不能够像以往那样地创作,然而他爱台湾的心仍然支撑著他,至今仍然努力不懈地为台湾的音乐尽心尽力。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萧泰然重要年表记事

1938年

1月1日出生于高雄

1945年

第一次登台演奏

1953年

考进长荣中学(高中)

1955年

求教于留日钢琴家高锦花女士、声乐家高雅美女士。

1956年

进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

1958年

担任澎湖县立白沙中学音乐教员、教导主任。

1961年

对作曲产生兴趣,私塾于甫由巴黎返台任教的台湾作曲巨擘─许常惠教授,开始谱写小品与合唱曲。

1965年

赴日留学,就读于日本武藏野大学键盘专攻科。

1970年

正式求教于萧兹教授(Dr. Robert Sholz)

1973年

8月获聘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专任讲师

1975年

「萧泰然作品发表会」于台北中山堂举行

1977年

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暂居亚特兰大,隔年移居洛杉矶。

1983年

任「北美洲台湾人文艺协会」会长

1985年

首度指挥北美洲台湾人文艺协会室内乐团巡回美国十大城市演出,并赴新加坡演出。

1986年

进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CSLA)音乐研究所

1987年

受「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委托,完成《台湾诗篇》录音,收录七十一首萧泰然作品。

1988年

应「南加州台湾人联合基金会」邀请,完成台湾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989年

荣获「台美基金会人文科学奖」

1992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由小提琴家林昭亮与圣地牙哥交响乐团,于美国圣地牙哥柯普莱交响乐厅举行世界首演。

1993年

因大动脉血管瘤破裂住院开刀

1994年

完成《1947序曲》、荣获纽泽西关怀基金会「台湾文化贡献奖」

1996年

应文建会聘请担任青年音乐家基金会驻团作曲家

1997年

于台北国家音乐厅亲自演出《福尔摩沙三重奏》

1998年

萧泰然文教基金会成立

1999年

获第十届金曲奖非流行音乐作品类最佳作曲人奖

2002年

以清唱剧《浪子》获第十五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作曲人奖

2004年

获第八届国家文艺奖

2005年

获第二十八届吴三连奖(艺术类音乐类奖)

2009年

获第二十八届行政院文化奖

 

 

制表/李秋玫、戴国旭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