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林肯中心

相關文章 16 篇
  • 林肯中心廣場變身為紐約最大戶外舞池,圖為活動現場示意圖。
    紐約

    林肯中心廣場化身紐約最大舞池

    5月到8月,林肯中心廣場變成了紐約最大的戶外舞池,有個直徑10英呎、1,300磅重的吸睛迪斯可閃光球。這是新任藝術長唐柯(Shanta Thake)上任後第1個大節目《夏日我城》(Summer for the City)的核心,讓林肯中心所有戶外場地,都活化成有音樂、舞蹈、表演,讓紐約人可當觀眾也可當表演者的大舞台。 長達3個月的《夏日我城》邀請了上千名表演者,排出超過300個節目,分布在10個戶外場地和3個室內場地。以迪斯可球為中心的舞池是最亮眼的地標,林肯中心稱其為「綠洲」(Oasis),說明了主辦單位的期望:這會是個讓紐約人在酷暑中駐足停留的地方。不同的樂團或DJ在「綠洲」現場提供音樂,讓人跳舞,涵括舞曲、爵士、搖滾、拉丁、嘻哈、鄉村等,有的場次可讓闔家共舞,有的是戴了耳機的「無聲迪斯可」,據說能讓人緩解焦慮。 另一個別出心裁的設計是把地下車道改裝成Speakeasy,這原是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的地下非法酒家,酒客邊喝酒邊看爵士大樂團、脫衣舞等表演,現在變身為節目的一部分,也為林肯中心增添了鄉土味。其他演出還有歌唱、現代舞、印度舞、佛朗明哥、原民舞蹈、韓國鼓舞、古典樂、流行音樂、脫口秀、親子節目、說故事、同志節目、聽障節目、戶外電影、視覺藝術等。 《夏日我城》有很大一部分與過去的林肯中心戶外節、莫札特再現音樂節、Mid-Summer Swing雷同,唐柯表示目的就是要打破不同節目的疆界,希望為某一類型表演而來的人,也可能剛好看到其他表演就留下來。所有節目不是免費就是自由樂捐,鼓勵大眾的參與。她的使命就是要讓林肯中心親民化,現在就看後疫情的紐約人捧不捧場了。

    文字|謝朝宗
    第347期 / 2022年07月號
  • 改建後的葛芬廳大廳示意圖。
    紐約

    林肯中心葛芬廳將在10月重啟面世

    在紐約的藝術活動因疫情而停擺的18個月中,林肯中心葛芬廳(David Geffen Hall)的改建工程未停,因此近期表演重啟時便宣布,工程不但控制在預算5億5千萬內,而且將提前1年半完工,今年10月就要以全新面貌面世。

    文字|謝朝宗
    第346期 / 2022年05月號
  • 劇場人士唐柯將出任林肯中心藝術主管。
    紐約

    多元背景劇場人出任林肯中心藝術主管

    唐柯對藝術多樣性與民主性的關注對不同表演類型與風格的深刻理解,以及對不同傳統、相異背景的藝術家們所具備的淵博知識與尊重,令人印象深刻。

    文字|謝朝宗
    第341期 / 2021年09月號
  • 改建後的葛芬廳示意圖。
    紐約

    再提改建新計畫 林肯中心葛芬廳翻新露曙光

    林肯中心對改進「葛芬廳」的提案,近期又提出了新的改建計畫,預計要改成現在最流行的四面環繞式,讓整體容客量降為兩千兩百個,大廳整體動線規劃也重新規劃。重點在於兩階段施工的工期,將讓以此為家的紐約愛樂可以不用流浪太久。

    文字|謝朝宗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 林肯中心莫札特再現音樂節慶祝50周年的千人戶外合唱,表演者與觀眾一起在廣場上聚合。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千人共襄盛舉 酷熱下演出《公共場域》

    《公共場域》是林肯中心「莫札特再現」音樂節今年慶祝五十周年特別策劃的節目,該曲是作曲家郎大衛的千人無伴奏合唱作品,邀請了來自紐約市五區(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布朗士、史泰登島)的自願參加者,在紐約今年最濕熱的這天,共襄盛舉一同演出,現場更吸引了近兩千人聆賞,氣氛熱烈。

    文字|謝朝宗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
  • 前林肯中心總裁伯恩斯坦之前忽然離職,最近爆出內幕,原來與桃色事件有關。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新聞未結又生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城市藝波單元每月一次,就新聞來說時間跨距比較長,希望是能在事情告一段落後再來總結。但總有些事的發展綿延不絕,看似完了,但暗潮洶湧,在後來又爆發出來。這裡就要把幾個之前談過的事其後續發展再來談一談。

    文字|謝朝宗
    第284期 / 2016年08月號
  • 列汶宣布退休,結束在大都會歌劇院40年的光輝歷史。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大都會列汶終於下台成真 林肯中心總裁突然離職

    四月中林肯中心的人事地震連兩發,而且都是重量級,一是傳說已久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列汶,終於確定退休,二是才就任三年的林肯中心總裁伯恩斯坦,竟然毫無預警地離職,令人錯愕。前者的接班人會是誰,是之後大家關注的焦點;後者則令人好奇這次閃電般的分手,背後到底有什麼內情?

    文字|謝朝宗
    第281期 / 2016年05月號
  • 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無心插柳匯一地 非華人觀眾也青睞

    今年夏天的紐約,兩個月內有四檔不同中國表演團隊的演出,有國家京劇院與「中國第一票房青衣」張火丁、中央芭蕾舞團,及中國製作單位在美國原創的多媒體舞劇《春江花月夜》。這四檔節目可看作是個無心插柳的中國表演藝術節,相較於之前到紐約演出的中國團隊,藝術品質與宣傳都更佳,亦獲得紐約英文媒體的報導,且在不送票的前提下,票房也都不錯,顯然有吸引到華人以外的觀眾。

    文字|謝朝宗
    第275期 / 2015年11月號
  • 雷維回憶錄《他們告訴我不要接那個工作》書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林肯中心前總裁出回憶錄 直言不諱大算總帳

    二○一四年卸任、擔任林肯中心總裁長達十二年的雷諾.雷維,在新近出版的個人回憶錄中,一吐在職時不能說的真實感受。為了經營林肯中心與大規模的翻新工程,雷維使盡外交手段,只求能整合「異見」達成最後目標,而在書中她終於能說出心中想法,超有自信的他,也將回憶錄寫成商業案例研究,而最成功的就是他自己的管理方法。

    文字|謝朝宗
    第272期 / 2015年08月號
  • 郭文景的歌劇《鳳儀亭》把川劇青衣和京劇小生放上西方歌劇舞台。
    紐約

    林肯中心邀演 中國藝術家展演多元創作道路

    今年七月的林肯中心藝術節排出三檔中國藝術家的節目:郭文景的室內樂歌劇《鳳儀亭》、陶身體劇場的兩支舞蹈和布袋戲師傅楊輝的《操偶師的故事》。三個表演固然各有不同,他們的創作者不同的生命歷程,更反映了中國藝術家愈來愈多元的藝術道路。

    文字|謝朝宗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紐約市歌劇團上季演出叫好不叫座,很多人認為是黑色風格的行銷策略,嚇跑了觀眾。圖為該團官網首頁。(取自網路)
    紐約

    離開林肯中心 市立歌劇團危機中求脫困

    因為財務困窘與票房乏力,老招牌的紐約市立歌劇團決定離開原本長駐的演出場地林肯中心,另謀出路,新樂季的節目分別在布魯克林音樂學院、John Jay College、中央公園Delacort露天劇場等地演出。但調整與演出人員「新的工作關係」的做法,也造成勞資衝突可能一觸即發。

    文字|謝朝宗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 由SITI劇團演出的本屆「下一波藝術節」開幕戲《世界與世界之戰》War of the Worlds,已先現身於去年八月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中。
    紐約

    紐約與世界表演藝術的接軌

    還好台灣還有雲門舞集,讓我們不至於在下一波藝術節缺席。但是,什麼時候才能在台灣也可以每年看到與下一波藝術節同等級的表演,恐怕是另一個無法實行的夢幻劇。在這樣的夢幻劇實現之前,大家還是只好多存點旅費出國來看藝術節吧!

    文字|張明傑
    第98期 / 2001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表演場所音響技術研習會開始報名 鑒於國内劇場技術研習多忽略了音響技術部門,國立藝術學院展演藝術中心便特別針對此部分,於八月廿六日至三十日舉辦了「表演場所音響技術研習會」,供各表演場所的舞台技術人員在職進修,並給有志於音響技術者一個學習管道。研習内容包含「音響學與室内聲學」、「音響系統構成」、「數位式錄音DAT及迷你碟片MD的編輯操作實習」等課程,名額限定三十名,修課完畢並可獲頒結業證書。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七月三十日止,詳情可洽:(02)28938745 (編輯室) 〔大陸〕 「桃李杯」舞蹈賽七月舉行 由中共文化部主辦、上海廣播影視管理局承辦的第六屆「桃李杯」舞蹈賽將於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舉行,屆時將有來自大陸與海外的五百六十名選手參加。 自一九八五年創辦「桃李杯」舞蹈賽之後,推出了大批舞蹈新人新作,知名舞者如黃豆豆、華雯等就是在此脫穎而出的金牌得主,所以舞蹈界都將此賽視為檢視舞蹈專業教學成果的重要指標。本屆參賽人數也比在廣州舉行的上一屆多了二百人左右。 此外,文化部並更改原本只能由公辦藝術學校學生參賽的規定,民間自辦的藝術學校學生,也將首次與賽;同時還增設了群舞的比賽項目。比賽場所已確定為逸夫舞台等三處劇場,將採公開售票,由上海演藝公司統籌負責有關事宜。據悉,屆時將有超過一千五百名舞蹈專業人士與會觀摩,加拿大、美國、澳門、台灣等地區,已有不少報名選手參加。 (李翠芝) 〔日本〕 漫畫家松本大洋編寫舞台處女作 近十年來在日本漫畫界異軍突起的松本大洋,五月下旬發表了他的處女劇作《光源盡處抑或天堂樂園》,並由黑帳篷劇團(Black Tent Theater)於東京下北澤的「鈴生劇場」進行首演。松本大洋的作品不多,在日本漫畫界卻享有著極高的評價,在台出版作品有《惡童當街》等;他擅長描繪現實生活中的希望與虛無、

    文字|本刊編輯部、李翠芝、張明傑、文天元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
  • 林肯中心動土儀式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林肯中心歡慶五十 重新塑造親民面貌

    走到全世界,林肯中心都已經成為最高檔級表演藝術的象徵,表演藝術家,也把進入林肯中心,作為是藝術生涯的一項標竿。 然而就在全世界不斷套用林肯中心這種整合藝術中心模式之際,走過五十年的林肯中心,卻在重新檢視當初創立的宗旨是否還適用於今天的社會?表演藝術與社區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文字|謝朝宗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 阿巴多將帶領柏林愛樂造訪紐約。
    藝術節 Festival

    紐約音樂遊

    紐約是個龍蛇雜處,各路好漢雲集的國際大都會。只要你想得到的,它都提供。假始你剛好是個古典樂迷,你的麻煩可能是經常面臨「魚與熊掌」的困境,不知如何取捨──好節目多到超乎想像!

    文字|王立德
    第12期 / 1993年10月號
  • 高雄市實驗國樂團。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高雄市實驗國樂團赴東歐巡演 高雄市實驗國樂團經白俄羅斯文化部長Mr. Vladimir Rylatkp力邀,並得到中華民國文化推展協會的全力協助及外交部指定前往莫斯科參加「臺灣節」音樂系列的演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亦在邀請之列)。該團已擬定東歐巡演計劃,將於九月十七日出發,行程包含了白俄羅斯(明斯克)、莫斯科以及東歐的波蘭(華沙)、拉脫維亞(里加)、捷克(布拉格)和奧地利(維也納)等國家,並訂於十月八日返國。 (演出單位) 〔美國〕 「賈寇伯的枕頭」舞蹈節 美國東北岸每年最重要的現代舞蹈節「賈寇伯的枕頭」舞蹈節(The Jocob's Pillow Dance Festival),已於八月份結束演出。 位於麻塞諸塞州的伯克郡(Berk-shires)是美國現代舞先驅泰德.雄(Ted Shawn)於三○年代之後的落脚處。在七○年代以前,這個舞蹈節都是由泰德.雄擔任藝術總監,而節目的主要演出場地也是一個以他爲名的劇院。該舞蹈節以現代舞爲主要發展宗旨,也是許多前衛舞蹈家新作發表的重鎭。 今年參加的舞蹈團包括摩斯.康寧漢舞團、比爾.T.瓊斯、阿尼.禪舞團、馬克.模里斯舞團、保羅.泰勒舞團、德頓當代舞團及高絲.斐根舞團。 除了上述重要舞團在泰德.雄劇院演出之外,伯克郡裡的小劇場也是繽紛熱鬧,包括來自紐約的莎拉.斯凱各、史蒂芬.寇普洛維茲、日裔美籍的Eiko Koma夫婦及來自加拿大、巴黎及西班牙的現代舞者。 「賈寇伯的枕頭」舞蹈節除了演出之外,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參加作品的發表、給予編舞家經費做年度的創作。  (盧健英) 林肯中心年度「戶外表演」 林肯中心一年一度的「戶外表演」(Out-of-Doors)已於八月二日展開,擔任首演節目的是日前赴英參加「愛丁堡藝術節」的比爾.T.瓊斯舞團。 在長達三個禮拜的節目當中

    文字|盧健英、李立亨、蕭勇、周凡夫、張誌瑋
    第11期 / 1993年09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風起不止」音樂會 首演陳可嘉《雙路之際》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障音樂家,後來怎麼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Touch the Sound 摸得到的音樂之旅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