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东市北方,衔接台东与花莲的「台九纵贯线」贯串聚落,属于南王里的南王部落,在多位金曲歌手接连诞生后,已成为台湾流行乐坛的小地标。而所属的卑南族,虽然在人口上来说,不算是一个大族,但却是个骁勇的族群。在清康熙年间,以南王为首的卑南人,曾平评定了朱一贵之乱的余党,因而被策封为「卑南大王」并赐领朝服,邻近的族群都要纳贡、赋税。对他们陌生吗?十个面向让您立即深入神秘的卑南聚落。
一 起源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起源说,卑南族也不例外。传说太古时期有一位女神Nunurao,右手握石头,左手握竹子。将石头掷出后出现一人,后又把左手的竹子竖立在地上,上节出现女神Pakosiseru,下节出现男神Pakomarai,成为卑南族的起源。
不同的分布有不同的系统。八个部落中,以南王里为主的系统相信祖先是由竹子所生;而包括知本、建和、利嘉村等村民则认为是由巨石裂开所生,发源地就在太麻里乡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上,为此他们还建立了一块纪念碑作为发祥地的纪录,并且还有石棚祭祀著渡海来台的先祖名字。
二 婚姻
卑南族传统也有嫁娶婚的方式,但大多以招赘婚为主。男方家是求婚的主动者,如果遇到爱慕女子,就会秘密以头巾、槟榔袋相赠,如果女子接受即为定情,但若男子后悔还可以讨还。定情后,男子就会常采薪送至女家,女子也会到男方帮对方母亲做汲水、舂米等家务。订婚后,男方就会请媒人向女方家致送聘礼,即使男子入赘到女方家也一样,女方也会相对答礼。
成亲之日,女方亲属就会到新郎所属的会所迎亲,双方亲友到女方举行欢宴舞蹈,当晚新郎还是回会所居住,次晚新郎由媒人陪同到女家,向祖灵祭拜,新郎从此在女家生活。
三 母系社会
卑南族属于母系社会,因此承袭的氏族姓氏以母亲为主,即使分居后,承自母亲的姓氏也不会改变。此外包括土地的继承、祭祀权的管理等事务也都是母亲方面的女子来承担与继承。一般来说,长女肩负的责任最为重大,终其一生都要留在出生的家庭里,接受家长的权力,以及负责对妹妹们的养育监护。而长女以下的女性后辈婚后仍与长姐同居共财,直到母亲死后才「分家」独立。
虽然是属于母系社会,但社会关系并没有「女尊男卑」的现象。卑南族女性在部落饰物上没有评议的空间,所能掌握的地方在家庭、农田方面,基于这样的性别关系,因此性别角色可以说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层关系。
四 斯巴达式的会所训练
卑南族勇士们的养成非常特别,按年龄分及的「会所」制度,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生命阶段。卑南族语称「巴拉冠」(palakuwan)的「青年会所」,不仅是军事组织中心和部落财产单位,也是部落青年知识教育、公共事务推动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卑南族男子在大约十二、三岁时就会永远离开出生之家,进入「少年会所」,与同年龄的族人过团体生活。到青年时期转进「青年会所」,接受严苛的斯巴达式训练,如跑步、摔角、胆量、抵抗饥饿、不睡觉……等武士训练及生活教育、谋生及狩猎技能。巴拉冠的教育大约分四到五个阶级,每一次的晋阶都需要挨过鞭打屁股的仪式。会所内阶级制度分明,服从、守纪律成为必要的条件,只要不服从,高阶者得以给予体罚。一生中当然会经历结婚而住进妻子家,但若离婚或妻子过世,则要回到青年会所终老。
五 服饰
服装的颜色大多为红、黄、绿夹杂著黑,突显像蛇鳞的多层棱形、人形纹与细致的十字绣纹,是卑南服装最常见的绣法。
不同的年龄阶层间,穿著的服饰也会有些差异,尤其是青年男子多半穿著简单,表示他们正在接受严格训练,生活应力求简朴。等到迈入适婚期,才能换上华丽夺目的衣服、配戴古琉璃珠或银胸饰等各式装饰品来吸引异性。
男子典型的打扮为深蓝色或黑色长袖短上衣、黑色短裤、腰带、头巾与花环、银链、佩刀还有只挡住前方的后敞裤等。女子则是头巾、窄袖、刺绣长裙束膝裤、胸兜、短裙、长裙、白、黑色为主的腰带。
六 花环
节庆活动时,卑南族人穿上盛装后,头上必须配戴花环,虽然不是只有卑南族才戴花环,但形制的一致性及花环所代表的男子成年意义是其他族群所没有的。花环大多以红、白、黄搭配绿叶衬托。大猎祭用的花环是卑南女性在男子狩猎凯旋夜所编制的,各家族的编制顺序略有不同,但是都要严格遵守。不论花环的长短,编制的花数都是单数,配戴的时候才能将白色花朵置于前额中央,其余的花以对称方式向外延伸。
花环的意义代表著家人们对凯旋家人的迎接与慰劳,而长老们顶上的花环数量代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愈受族人爱戴的长者花环数量愈多,而献花的仪式也由女性扮演,主控著她们对长老的敬重和认定。
七 巫术
卑南族的巫术在早期十分盛行,过去女性多半有习巫的风俗,而巫师平常就有固定传习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巫术又分为白巫与黑巫,白巫替人治病,黑巫则施咒害人。巫师主要的工作是负责部落性的祭仪、治病,或者为族人祈福驱邪、执行生命礼俗。巫师不限男女性别都有。但女巫必须长年住在自己的女巫屋内,确保她的灵力不受破坏,到她死亡后,一切法器也需要随她陪葬。
巫师的占卜非常特别,「鸟占」是在固定的占卜场所,以鸟声来分辨吉凶;「竹占」是专门的法术,凡家人生病或连续有人死亡,就必须由占卜师判断疾病轻重和应该施行的消解方法;「梦占」则是在日常生活或重大行动前,以梦境来占卜祸凶。
八 领导人物
社会有两大领导人物,一位是男祭师,称为Rahan,另一位则是政治的领袖,名为Ayawan。前者主持部落性的重要祭仪,后者则是由村子里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部落里重大事情的协调者,亦是大猎祭、争战的领导人物。
男祭师依然沿续传统的职责,在部落里受人敬重;政治领袖则因现代行政体系的介入在各村的职权消长也有所不同。以南王为例,「里长」的职权有凌驾传统领导人之趋势,但长老群依然受敬重。建和则恰好相反,头目的领导地位居高不下。有些村落的年轻人有感于传统文化的式微,近年来极力鼓吹延续传统命脉的活动,呈现了年轻人拉著老人往前跑的现象。不管任何形式的演变,族中长老的生活体验与传统智慧依然是族人咨询的对象与精神支柱。
九 多采多姿的祭典
时代的变迁与地理位置的差异,卑南八社已经各有不同的面貌。其中最特别的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元月二日的年祭,是对「猴祭」、「大猎祭」、「联合年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青少年驱邪活动」在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晚上全村小孩赤裸上身,脸上涂抹炭灰,手拿芭蕉叶至各家户驱除不净,迎接新的一年来临。「少年猴祭」(mangamangayau)则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卑南族人训练青少年杀敌的猴祭仪式。现由于动物保育,以改以枝叶扎成草编的猴子代替。「大猎祭」(mangayau)原意为年度狩猎,可长达数个月,目前改为定点式(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由长老主导在野地扎营抓田鼠。大猎祭回来的当天,村人在卑南新站前立凯旋门,全村妇女小孩盛装列队欢迎,并为长老们戴上花环,吟唱传统古老的史诗(bailalao)、聚餐等一连串的活动,是温馨感人的一天。元月二日举行的「联合年祭」由八社轮流举办表演及竞赛,活动内容包括表演传统舞蹈、技艺等,是全卑南族人共聚之日。
十 歌舞合一
在传统的祭典中,吟唱古调和古诗都是必须的,因此卑南族人从少年就开始唱歌和体验音感、音律,音乐已经和部落结合一起。卑南族的传统音乐,基本上是与舞蹈合而为一的。歌谣(snay)可分成一般性的歌谣和特殊性的歌谣,舞蹈也可分一般欢乐性、休闲性场合中使用的「不牵手舞蹈」(malikasaw)和祭典中使用 的「牵手舞蹈」(mualah)。一般性的歌谣大部分有少量的即兴歌词及大量的虚词母音歌词,在任何聚会欢乐的场合或年祭之后的歌舞之夜都可使用;而特殊性的歌谣及舞蹈,仅用于特定祭仪中。
由于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的分工,因此有专属的男性的歌与专属于女性唱的歌,也有专属于男性的舞步与专属女性的舞步。两性虽同在双手交叉的舞队中跳舞,舞步却因祭仪中两性间社会秩序结构的差异性而有所不同。